鮑文娜 丁 放
(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00)
?
獨立學院貧困生“能力式”培養(yǎng)探索
鮑文娜 丁 放
(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00)
隨著近年來國家及地方對貧困學生資助工作的高度重視,獨立學院也被逐步納入貧困生資助管理體系,獎、勤、助、貸、補、減及社會捐助等項目為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高等學校教育提供較大幫助,但單純的資金支持只能幫助貧困大學生緩解生活中的經濟困難,卻無法深入解決心理、能力貧困問題。如何幫助貧困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在心理健康、專業(yè)學習、人際交往、感恩誠信、社會實踐等方面的能力在當下獨立學院學生資助管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旨在立足獨立學院現(xiàn)行資助管理工作體系,探索如何開展能力培養(yǎng),更好的幫助貧困大學生陽光成長,順利完成社會角色轉變。
獨立學院貧困生;能力式;幫扶;培養(yǎng);探索
1.獨立學院貧困生資助政策體系現(xiàn)狀
隨著獨立學院招生量不斷擴大,生源構成從早期單一地方省份拓展為全國招生,貧困生比例逐年增長,隨著貧困生問題的逐漸凸顯,教育部、各省教育廳對獨立學院的資助工作也越來越重視,現(xiàn)行資助體系對獨立學院開展的幫扶政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獎助學金:目前獨立學院可以給學生評比的獎學金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學院自籌優(yōu)秀學生獎學金等,基本以評優(yōu)為主,覆蓋面較??;助學金一般僅有國家助學金,以助困為主,相比較獨立學院貧困生數(shù)量也略顯不足。(2)校園地或生源地助學貸款:隨著近幾年中央政府對扶貧力度的加大,助學貸款一改往年固定名額,且需要申請后多次審核的狀態(tài),本著應貸盡貸的原則,只要符合申請要求,就滿足申請人的貸款需求,政策的更新給貧困生家庭帶來福音的同時,也給高校及地方政府帶來了較大催繳還款的壓力。(3)特殊困難補助:此項補助主要針對貧困生在特殊情況下需要資金支持或突遭重大事件的專款,一般無固定數(shù)額,獨立學院此項經費完全從事業(yè)經費中提取,因此金額很難保證。(4)勤工助學:各大高校為緩解教職工過大工作壓力,更為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會在校園中特設勤工助學崗招募貧困生前來工作,但因部分崗位需要較強工作能力,勤工助學崗位數(shù)量始終受限,且崗位工資遠低于市場金額,造成大部分貧困生無法或不愿參與其中。(5)學費減免:2016年,教育部對“精準資助”提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的目標,各大高校紛紛對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做足功夫,但獨立學院因沒有中央財政補貼,一直采取自負盈虧方式經營,所以對學費減免慎之又慎,唯恐減免過多金額后當年度事業(yè)收入不足以支付各項學院建設、發(fā)展費用,所以在獨立學院中貧困生能接受到“學費減免”這項政策幫扶的少之又少。(6)社會捐助:隨著獨立學院社會聲譽的提高,獨立學院一直主動出擊找尋能夠促進就業(yè)的有效法寶,校企合作面越來越廣,為樹立企業(yè)良好形象做好宣傳,更為了幫助自立自強的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部分企業(yè)向家庭經濟特別困難但能自助助人的貧困生伸出橄欖枝,有的在經濟上給予支持,有的為學生提供就業(yè)工作崗位,幫助獨立學院完成部分資助工作,但數(shù)量相比較公辦高校仍有較大差距。
2.獨立學院現(xiàn)存貧困生資助問題
從以上各項資助政策來看,國家、省及地方給予的貧困生幫扶政策對于獨立學院并不完全適用,獨立學院作為民辦高校,依靠事業(yè)收入提取的資金并不能解決所有貧困生的經濟困難問題,且單純的經濟幫扶帶來一部分負面影響。
(1)獨立學院普遍學費收取較高,學生貧富差距較大,因家庭經濟困難認定體系還在逐步完善中,造成個別并不貧困的學生鉆空子,通過找關系、假裝貧困等方式偽造貧困生身份以套取幫扶資金,給貧困生認定、精準扶貧都帶來較大難度。合理的貧困生認定要必須要求地方開具“家庭經濟經濟情況登記表”的部門守住原則底線,為認定過程提供最真實數(shù)據;另外急需中央相應部門出具權威、可行性強、便于調控的認定體系進行指導。
(2)因中央、地方近幾年不斷加大扶貧力度,貧困生在校期間可受到的資助越來越的,且多為無償,這給部分懶惰的貧困生帶來不想摘掉貧困生“帽子”享受資助的情緒,不利于對大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有甚者在申請了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畢業(yè)后,出現(xiàn)惡意欠還款的情況,誠信、感恩意識淡薄,給資助工作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帶來困擾。
(3)貧困生的經濟困難緣由既有地域客觀因素,也有家庭多方主觀因素,但通過觀察總結發(fā)現(xiàn)貧困生普遍存在自卑、社會活動能力差、專業(yè)學習水平較低等負面特點,更有個別案例出現(xiàn)心理失衡造成的幸福感缺失和人格缺陷等心理問題發(fā)生,單純、無償?shù)妮^少經濟扶持并不能完全滿足貧困生解決現(xiàn)有困難需求,反而滋生了部分貧困生不經過個人努力等待資助的情緒,對這些學生在大學期間的自主學習、獨立生活、就業(yè)成才均產生消極影響,長此以往,更難幫助貧困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無法幫助貧困生有效提升個人各方面能力,會減弱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方針的實施。
獨立學院由于各項收費普遍高于普通高校,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確實急需各項資金支持以便順利完成學業(yè),部分學生為了滿足升學心愿,不得不花費更多時間和金錢用于提升自己略顯不足的專業(yè)知識,這樣他們相對于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承受著更大的經濟及心理壓力。因此經濟資助在獨立學院中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獨立學院現(xiàn)存的經濟幫扶資金有限,對于貧困生大量的需求只是杯水車薪,只能暫解一時之需,長久推進還需要調動起他們的主觀能動新性,從等待幫扶轉變?yōu)樽灾耍瑥臒o償資助變?yōu)橛袃攷头觥?/p>
“能力,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xiàn)出來的素質。人們在完成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有所不同,是指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蹦芰κ侵苯佑绊懟顒有?,并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能力式”培養(yǎng)模式指的是以促進貧困生能力提升為主,經濟助困為輔的方式,用于改善貧困生心理狀態(tài),提高獨立學院貧困生的自主學習實踐能力、自我心理調試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感恩誠信意識以及就創(chuàng)業(yè)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補足了單一經濟資助方式帶來的各種弊端。在當下這個“能力本位”的社會環(huán)境中,具有能力的大學生不僅可以很快的融入社會,還會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有用之才。
貧困生資助應堅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理念,經濟幫扶與“能力式”培養(yǎng)在獨立學院貧困生資助中缺一不可,要“輸血”更要“造血”,獨立學院可以通過經濟助困為貧困生搭建一個提升、完善的機遇平臺,再通過有針對性的開展“扶志、強能”手段,“以人為本”的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兩個抓手同時落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理論支撐,對貧困生開展學業(yè)提升、心理脫困、實踐助推、校企合作等形勢的各種活動,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自信,開闊視野,真切的鍛煉動手能力,培養(yǎng)貧困生成長為思想進步、能力突出的優(yōu)秀人才,讓貧困生在接受經濟資助改善個人生活的同時體會到來自學院和社會的關注,推動獨立學院貧困生資助體系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獨立學院對貧困生塑造的“能力式”培養(yǎng)方式應立足在“以人為本”上,契合獨立學院學生的發(fā)展訴求和原有的資助工作情況,開拓科學、系統(tǒng)的工作思路,在經濟幫扶的基礎上,完善體系建設,促進貧困生全面發(fā)展,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生成長成才問題。
1.鋪墊思想引領基礎,幫助貧困生端正三觀,實現(xiàn)健康發(fā)展
思想引領是獨立學院培養(yǎng)學生的根本職能之一,在當前意識形態(tài)嚴峻的形勢下,獨立學院更應該在日常校園學習生活中通過不斷的滲入理論學習,以和諧、規(guī)范的校園環(huán)境為載體,利用積極的育人環(huán)境滲透功能,用良性輿論做引導,科學、系統(tǒng)、創(chuàng)新的開展校園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貧困生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端正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最終向形成共同理想——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2.提供心理援助,幫助貧困生建立自信心,脫離身心“雙困”
經研究表明貧困生受成長環(huán)境、家庭教育、經濟壓力的影響,在學習方法、生活方式、人際交往、興趣愛好等方面均有較強烈自卑感,如果獨立學院針對于這類學生不提供有效減壓途徑方法,很容易發(fā)生嚴重后果。近幾年,各大高校對所有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來越重視,但對于貧困生的特殊心理關注仍略顯不足。獨立學院應加大對貧困生的心理關懷,正確分析并掌握他們的心理問題和特點。首先引導貧困生正確看待當前經濟困難,培養(yǎng)堅強意志,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和挫折;其次引導貧困生正確認識自我,通過朋輩指導產生情感共鳴,悅納自我;再次引導貧困生培養(yǎng)廣泛興趣愛好,加快融入校園環(huán)境及社會生活,從而塑造健全人格。
3.提升學習能力,幫助貧困生樹立遠大目標,推動自我進步意識
貧困生受家庭及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接受到的教育資源有限,盡管大部分寒門學子有知識改變命運的強烈學習動機,但在物質、精神匱乏的環(huán)境中成長,適應高速信息充斥的大學校園都相對比較慢,對一些需要個人實踐技能的基礎學科相對較薄弱,且由于經濟能力有限,也很少添置更多的參考用書,參加更多的課外輔導班補足,另外個人視野、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限,對發(fā)展的問題往往不知如何解決,對未來的遠大愿景模糊不清,造成大學生活迷茫的情況。獨立學院在完善教學制度中對基礎知識梯度和層次建設的前提下,對于學業(yè)成績相對較差的貧困生,可以通過增加校園公益輔導班、知識講座、學業(yè)提升競賽等文化活動,既能滿足貧困生和其他學生的求學愿望,也照顧到貧困生的自卑心理,融入大學學習氛圍的同時切實得到實惠。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就是獨立學院輔導員對貧困生學業(yè)的教育引導和朋輩之間的指導作用。貧困生往往都比較愿意聽從老師的安排和建議,優(yōu)秀朋輩的熱心幫扶也會給他們樹立奮斗目標帶來前進的動力,對貧困生穩(wěn)步提升學業(yè)大有裨益。
4.改善人際交往能力,幫助貧困生建立好“人緣”,促進良性成長空間
良好的為人處事能力和人際關系能幫助大學生更快的融入社會生活,為學習互助、樹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盡快走上工作崗位加分。獨立學院學生家庭經濟差距較大,貧困生的吃穿用度與家庭經濟較好同學無法相比,造成部分貧困生不敢、不愿融入集體的情況,與班級同學感情較淺,且因內心需要安撫,依賴性較強,希望通過感情生活緩解,因此容易引發(fā)校園情感危機。在此情形下,獨立學院需要首先從每一個貧困生入手增加關注度,通過班主任、輔導員或心理指導教師對貧困生進行深入談話溝通,了解他們的為人處事方式方法、個人情感現(xiàn)狀等等,有針對性的開展個人幫扶;其次,獨立學院可以加大朋輩指導方法,幫助貧困生多認識一些有相同遭遇或者家庭情況相當?shù)耐瑢W,采取座談會、團體輔導的方式增快熟識度,邀請自立自強的貧困生來“講經說法”,提高貧困生對人際交往的認知度;最后還可以聘請人際交往禮儀方面的專家來給學生開展講座,讓貧困生直觀了解、對比自的不足之處,及時調整人際交往方式方法,幫助貧困生建立好“人緣”。
5.強化感恩誠信能力,幫助貧困生樹立回饋意識,提升責任感
感恩情緒即為對他人的幫助表示感激,產生一定的回饋意識,而誠信更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美德之一,即為真誠、老實、講信用。感恩誠信是在社會生活中安身立命的根本,獨立學院不僅要教育引導貧困生在校園中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還要幫助他們順利走入社會,感恩誠信意識的提升教育在貧困生“能力式”培養(yǎng)中必不可少。對于獨立學院貧困生而言,正是因為有了國家各級政府的政策和社會各界的幫助才能真正順利的完成學業(yè),更應該按照要求按時歸還助學貸款本息,促進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健康發(fā)展,另外感恩曾經給予幫助的部門及個人,回饋并傳遞愛心,最終有責任有擔當?shù)娜谌肷鐣*毩W院對于貧困生的感恩誠信能力培養(yǎng)應從人生觀、價值觀的高度入手,以科學理論知識教育為基礎開展主題班會、專題講座,以感恩誠信實踐活動為契機開展走訪企業(yè)、關愛社會弱勢群體,將感恩誠信教育落到實處。
6.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幫助貧困生開拓眼界,為順利就創(chuàng)業(yè)做足準備
隨著全國大學生不斷擴招,就業(yè)壓力日趨嚴峻,獨立學院貧困生由于個人閱歷偏少、學業(yè)情況稍弱、家庭人際網略小等因素,相比較普通同學就業(yè)壓力更大,更不易尋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近幾年江蘇省對此項工作也高度重視,對家庭貧困學生特設求職補貼,為貧困畢業(yè)生做好求職準備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各獨立學院也針對貧困畢業(yè)生開展心理幫扶、一對一談話指導等工作,提高貧困生抗挫能力和自信心,為成功就業(yè)提供心理幫扶。就業(yè)作為一項貫穿整個大學生涯的工作內容,貧困生的就業(yè)能力提升應從入校開始,獨立學院可以針對相關專業(yè)的職業(yè)能力開展培訓、實踐,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讓所學理論知識不與社會發(fā)展脫軌;另一方面,隨著“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口號響亮的傳播,創(chuàng)業(yè)成為減輕就業(yè)壓力、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方向,獨立學院較公辦高校辦學模式更靈活,在教學過程中增設創(chuàng)業(yè)培養(yǎng)、校園環(huán)境中增加創(chuàng)業(yè)基地、校園活動中增設創(chuàng)業(yè)主題都相對更方便,獨立學院應抓住優(yōu)勢,幫助更多的貧困生在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越走越有自信,最終實現(xiàn)人生理想。
[1]任會來,李冰,張寧業(yè);獨立學院品勝人才培養(yǎng)策略研究.學術界.2013。
[2]秦俊敏,張文源;淺談獨立學院貧困生“能力式”資助模式的構建.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1.11。
[3]張楠;獨立學院貧困生“能力式”資助教育體系研究.教育現(xiàn)代化.2016.21.098。
[4]王寧;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獨立學院貧困生自助能力提升研究.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03。
鮑文娜,女,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外語系、生化系學工辦主任;丁放,男,江蘇省師范大學科文學院經濟系學工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