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梅華
著名京劇藝術大師尚小云在上世紀40年代后期,為同行仗義疏財,至今令人難忘。
1948年8月的一天,當時最負盛名的花臉演員金少山因病去世。尚小云與金少山曾多次同臺演出,可謂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因此深受觀眾的喜愛和歡迎。聽到金少山病逝的噩耗,尚小云忙來到金少山家中,只見金少山的尸體停放在屋中的一扇破門板上;妻子守坐在尸體旁,滿臉淚痕和愁云;年幼的孩子蓬頭垢面,哭得有氣無力。此情此景,使尚小云悲從心來,潸然淚下。過了一會兒,只見尚小云慷慨解囊并派人買回棺木、葬衣等,才使金少山入土為安。之后,他拿出500塊錢塞給金少山的妻子說:“吃飯要緊,先拿去買米買面吧!”金少山的妻子一下跪倒在他面前,尚小云忙把她扶起來,說:“不要這樣,這是我應該做的。以后有什么困難盡管講?!逼鋵?,金少山在患病期間,尚小云就曾救助過他。
1948年春天,由于北平經(jīng)濟蕭條,一些戲院紛紛關門,使得演員們無法演出,一時斷了生活來源。對此,金少山因愁得病,不久便病情加重,臥床不起。由于手頭拮據(jù),無錢治病,金少山只得在家里慢慢等靠著。尚小云得知這一情況,既心疼又著急,忙雇車把金少山送到附近一家醫(yī)院救治。尚小云不僅為金少山出了5000塊錢的住院費,還送給他1000塊錢作為生活費。躺在病榻上的金少山感動得淚水直流,并緊緊抓住尚小云的手說:“太感謝你了!即使我到了陰間,也不會忘記你對我的大恩大德?!鄙行≡普f:“別說這些了,等你治好了病,我還要和你同臺演出呢!”雖然那時的金少山已病入膏肓,但由于尚小云的傾力相助,得到了治療,才使他的生命延續(xù)了半年之久。
安葬了金少山后不久,上海的麒麟童周信芳來北平演出受挫,尚小云毅然伸出有力之手,才使其很快擺脫了困境。
1948年10月,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率他的移風社來北平的哈爾飛戲園演出,雖然他博采眾長,唱腔酣暢樸真,蒼勁渾厚,表演真實生動,念白韻味醇厚,但由于不同地域的觀眾對藝術各有偏愛,因而觀眾不多,收入很少。這對周信芳打擊很大,一連幾日愁眉不展,寢食不安。之前,尚小云與周信芳并無深交,當他去天津演出回到北平的第二天,得知周信芳在演出中遇到困難時,就趕來安慰:“你該怎么演就怎么演,一切有我呢!”接著,尚小云拿出在天津演出時的部分收入,當即買下了兩場戲票,發(fā)放給觀眾,無償看周信芳的演出。這在當時的戲班中叫“撒紅票”。此舉,無論從經(jīng)濟上還是精神上,都給了周信芳有力的支持和幫助,不僅使周信芳很快渡過了難關,還使他的表演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周信芳再次在這里演出時,場場爆滿,收入大增。對此,周信芳緊緊握著尚小云的手說:“你對我這樣好,叫我怎么感謝你呢?”尚小云微微一笑說:“有什么可感謝的?誰叫咱們是同行哩!”
自古以來同行是冤家,然而尚小云的所作所為令人贊嘆和敬佩,留下一段段佳話。
(編輯 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