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琳
鍛造堅強政治定力 鑄就心中“定海神針”
○劉 琳
所謂定力,是指把握自我、規(guī)范言行、理智自控、篤定剛毅的意志力量。所謂政治定力,是指黨員干部對黨的信仰、宗旨、使命、道路、理論、制度和規(guī)矩矢志不渝地堅信、堅守,歷經(jīng)苦難、利益誘惑、哪怕犧牲而意志彌堅、永不背叛的道德情操,畢其一生跟黨走的恒心、膽識、魄力和擔當。
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無數(shù)革命先驅(qū)不知戰(zhàn)勝了多少艱難險阻,應對了多少血雨腥風,丟掉了多少個人得失,犧牲了多少年輕生命,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對真理、信仰的執(zhí)著追求和畢生堅守,靠的就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歷史擔當,靠的就是對黨、國家和人民的赤膽忠心,靠的就是在那血與火、生與死、成與敗、得與失、名與利的歷史洪流中歷練而成的堅忍、堅毅、堅定、堅固的內(nèi)心定力。
在先驅(qū)者隊伍中,不乏李大釗、夏明翰、趙一曼、劉胡蘭、董存瑞、江姐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面對敵人的屠刀、機槍寧死不屈、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不乏錢學森、朱光亞、谷文昌、焦裕祿、雷鋒、孔繁森、楊善洲等為代表的“黨的好兒女”、“人民的好公仆”,他們在艱難困苦中鞠躬盡瘁、無私奉獻、死而后已。這是何等的大愛情懷,何等的超然之力。這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不為艱難所困、不為犧牲所動、不為名利所擾、不為假象所迷,坦蕩無私、光明磊落、處變不驚、從容不迫的人格光芒,這就是信仰、胸襟、毅力的光輝。
世間萬物,惟其定力,才至超然脫俗,堅毅篤行;惟其定力,方顯人性本色。這是任何力量所不能征服的,這是浸潤在中國共產(chǎn)黨人血脈與骨髓之中的基因。它深含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崇高信仰的執(zhí)著追求與畢生堅守,深含對國家和民族的真摯熱愛,深含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誠。
當前,我國改革發(fā)展正處在攻堅期、深水區(qū),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內(nèi)社會矛盾多發(fā)疊加。前進的道路看似閑庭信步,風平浪靜,但平靜之下有暗流,坦途之中有險灘。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偉大斗爭,對于身處偉大斗爭實踐的每一名黨員干部來說無疑更是一場政治定力的角逐。
(一)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一刻也未停止過
意識形態(tài)領域歷來是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圖謀的重點。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正通過文化擴張和滲透,極力向我國人民宣揚所謂“普世價值”,在國人大腦中播下思想的種子,以期有朝一日開出“和平演變”之花。境內(nèi)外敵對勢力也乘勢蠢蠢欲動,不乏以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等新興媒體散布有害信息,大肆炒作我國改革發(fā)展中的熱點敏感問題,顛倒是非、混淆視聽,歪曲事實、放大矛盾,極力抹黑我們黨和國家的形象,與我爭奪陣地、爭奪人心、爭奪群眾,千方百計遏制我國發(fā)展、破壞我國穩(wěn)定。然而,在嚴峻斗爭面前,仍有個別黨員干部不覺醒,只看到合作與發(fā)展,看不到背后的較量與博弈;有的對轉(zhuǎn)型期出現(xiàn)的不良社會思潮,對黨員干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生活情趣出現(xiàn)的“另類”,不僅不敏感、不作為,反而與之茍同;更有甚者處心積慮,妄議中央,妄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黨的要求漸行漸遠。如此等等,已到了危險的邊沿。
(二)“糖衣炮彈”的攻勢與威力依然未衰
毋庸回避,當前在我們隊伍里已有為數(shù)不少的黨員干部被各種“糖衣炮彈”擊中落馬。為何“糖彈”有如此威力?毛澤東早就說過,在我們隊伍里可能有一些共產(chǎn)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他們經(jīng)不起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習近平總書記在同縣委書記們座談時指出,縣委是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各種誘惑、算計都沖著你來,各種討好、捧殺都對著你去,往往會成為‘圍獵’的對象”,“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如果沒有對黨忠誠作為政治上的‘定海神針’,就很可能在各種考驗面前敗下陣來”。在社會激烈競爭的當下,人們不僅把注意力集中到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上,同時也把眼睛盯在權力對資源的調(diào)控上,因此手握資源調(diào)配大權的黨員干部必然成為討好、捧殺、圍獵及其萬千“糖彈”攻擊的對象。這是一場權力與欲望、人性與黨性、正義與邪惡、誘惑力與意志力的博弈與較量。
論商標評審程序中“一事不再理”原則的適用............................................................................................周麗婷 06.38
(三)改革發(fā)展的“硬骨頭”愈發(fā)難啃
我國改革發(fā)展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30多年,可以說是成就輝煌,但辯證地分析也積累了不少如體制機制、資源環(huán)境、結(jié)構效益、利益分配、人文法治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問題。今天,面對的全是“硬骨頭”、攻堅戰(zhàn)。而要取得這場“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zhàn)的決定性勝利,不僅取決于參與這場戰(zhàn)斗的每一名共產(chǎn)黨人的技戰(zhàn)術,而且也取決于他們各自的戰(zhàn)斗意志和作風。是成竹在胸、指揮若定,還是手忙腳亂、盲目冒進?是鍥而不舍、步步為營,還是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是忠貞不渝、英勇頑強,還是落荒而逃、變節(jié)投敵?現(xiàn)實的考驗何止這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困難得多、艱巨得多。胸中雖有萬千腹案,但前進道路上的矛盾和風險仍難預料。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永遠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把握機遇、迎接挑戰(zhàn)不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凝神靜氣、處變不驚、剛毅篤定、矢志不渝的內(nèi)心定力,惟有心地清靜、氣定神閑、正念堅固,方可覺悟真理、開啟智慧、明辨方向、決勝千里。
政治定力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政治修養(yǎng)的崇高境界,是克制情緒、站穩(wěn)立場、把握方向、穩(wěn)定行為的精神力量,務必潛心修煉,點滴積累。
(一)堅固正念、覺悟真理,錘煉黨性
人的大腦中有正、邪兩種力量,二者彼此碰撞,促成人們對人生的抉擇。正念不足,則邪念叢生,人生扭曲;正念堅固,則腦清目明,坦蕩人生。
堅固正念,核心是學習真理,覺悟真理,開啟智慧,啟迪人生。因為真理是人類思想、智慧和理念的精髓,是人類的精神家園,是人之正念的內(nèi)核。作為黨員干部,一是要學習真理,信仰真理。要把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當成一種追求、一種責任、一種興趣、一種習慣,用心攻讀、細心思考、潛心研究,真心覺悟蘊含其中的世界觀方法論,切實校正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始終堅信只有馬克思主義及其一脈相承的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才能解決當代中國的一切問題,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真正把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化作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步伐。二是要堅持真理,捍衛(wèi)真理。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凡是違反規(guī)律的事不辦、違背群眾意愿的事不做。善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和處理各類現(xiàn)實問題,始終以人民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為原則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不僵化、不虛偽、不浮躁、不懈怠、不折騰,把踐行黨的宗旨篤定在辦實辦好人民群眾的一切事情上。敢于為真理而斗爭,始終從政治上分析問題、把控形勢,不輕信、不盲從、不跟風,不犯政治上的自由主義,對詆毀黨的形象的謬論予以堅決回擊,真正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轉(zhuǎn)化為一生為真理而斗爭的實際行動,時刻以真理的力量抵制邪惡、秉持公道、捍衛(wèi)正義。
(二)自信勤奮、寬容堅忍、深思慎取,涵養(yǎng)德性
人之定力既取決于政治修為,也取之于德性涵養(yǎng)。
黨員干部如何修養(yǎng)個人道德品行,強化內(nèi)心定力,重要的是認真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是要自信勤奮。自信是成功的精神力量。自信絕非自負,也非癡妄,自信是建立在崇實、勤奮和自強不息基礎之上的。作為黨員干部更要勤奮,要勤于學習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履職必備知識,勤于深入一線調(diào)查了解人民群眾的現(xiàn)實期盼,勤于思考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大現(xiàn)實矛盾問題,勤于工作一線實干苦干、化解矛盾。由此,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和思考,不斷積累知識、積淀經(jīng)驗、積蓄能量,沉淀定力,厚積薄發(fā)。二是要寬容堅忍。有寬容之心,就能容人、容事,團結(jié)他人;有忍耐精神,就不怕挫折,不怕失敗,敢于挑戰(zhàn),篤定目標。黨員干部要做到寬容堅忍,就要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要尊重人、寬容人,尊重他人的人格、知識、能力和勞動,寬容他人的短處和過錯;要有“鑿壁偷光”、“臥薪嘗膽”、“破釜沉舟”的堅忍,忍得一時之氣,忍得他人之過,忍得了苦難、艱辛、失敗和埋怨;要沉著鎮(zhèn)定,處變不驚,從容應對,做到“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三是要深思慎取。黨員干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肩負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任,能不能做到凡事三思后而行、謀定而后動,決定著事業(yè)的成敗。為此,要手握戒尺,心存制約。要深讀細研黨規(guī)黨紀、法律法規(guī),牢固確立法治理念,一切按規(guī)章制度辦,敬畏規(guī)矩、敬畏法律、敬畏權力、敬畏人民,不妄自尊大,自鳴得意,忘乎所以,“老子天下第一”。要知“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切記“敬畏之心不可無、戒尺之威不可褻”,內(nèi)斂審慎,不狂妄、浮躁,不信口開河,不意氣用事。要遇事三思,不可盲動。思考才能開啟智慧、啟迪人生、強化定力。交友務必三思,辨忠奸、分良莠,遠小人、近君子,不趨炎附勢,重色輕友;處事務必三思,講原則、尊規(guī)矩,真誠正直,不居間謀利,不圖謀不詭,不求政治名號,只求群眾滿意;處置復雜局面務必三思,站穩(wěn)立場,洞察秋毫,有條不紊,群策群力,眾志成城;用權務必三思,切忌用權謀私,封妻蔭子,切忌權力無邊界、胡作非為、拉幫結(jié)派、樹立山頭,牢記一分權力十分責任,小心用權,謹慎用權,才能確保安全。
(三)靜于心、誠于學、精于業(yè)、廉于身,磨礪心性
心性,乃性情、性格。每一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情和性格,是平心靜氣、沉穩(wěn)謙和、誠懇厚道,還是心驕氣傲、放蕩不羈、崇尚虛華,既決定著處世態(tài)度,也決定著事業(yè)前途。
在浮華喧囂的社會生活里,作為黨員干部怎樣才能出淤泥而不染,近墨、成事而不黑,重要的是靜于心、誠于學、精于業(yè)、廉于身,修養(yǎng)心性。一是靜于心。人生貴在知道取舍。黨員干部要把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眾的冷暖疾苦滿滿地裝在心里,不做圖名掛號的事,不許虛以委蛇的愿,不干見不得人的勾當,做到心無邪念。不為權力地位、金錢美色分心走神,不求臺上風光、封妻蔭子、光宗耀祖,不與人比職務高低、錢財多少、妻妾子嗣、穿著打扮,安然于粗茶淡飯、家人團聚的恬淡生活。二是誠于學。學識淵博,才不至心靈空虛、神不守舍、心慌意亂,才能覺悟真理、辨析真?zhèn)?、安心定神。學識源于誠、勤,一生積淀。黨員干部不僅要學習政治理論、政策法規(guī)、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而且應博覽群書,積中華文化之精華,沉淀修身做人、治國理政之才能。如果成天忙于交際應酬、吃喝玩樂,也就不可能有時間學習充電、領會政策、思考問題、研究工作,也就必然迷失價值、迷失方向,走上不歸之路。三是精于業(yè)?!皹I(yè)精于勤荒于嬉”,這是古訓,也是純潔作風,磨礪心性,練就定力的有效方法。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少讓思想放空。要有“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理念,既著眼提高工作能力,又雷厲風行、緊抓快辦、案無積卷、事不過夜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讓領導放心、同事認可、群眾滿意。四是廉于身。黨紀黨規(guī)、法律法規(guī)是黨員干部的“緊箍咒”,只有遵守的義務,沒有半點觸犯的權力。要把個人欲望鎖進制度的“籠子”里,始終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歷史和現(xiàn)實教訓。堅持原則,一切按規(guī)章制度辦事,不逾規(guī)矩、不枉法紀。要心正、身正,一視同仁,事事出于公心,不說一套做一套、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用忠心對黨、公心對民、誠心對事。
(作者系四川省宜賓市直機關工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 楚 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