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悅來初級中學 倪裕琴
初中作文教學中寫作情感的培養(yǎng)淺談
江蘇省海門市悅來初級中學 倪裕琴
作文是一種情感性強的活動,是作者情感真實而自然的表露。在作文練習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精巧命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參加更多活動,以此來豐富內心的情感,并投入寫作……展示自我、抒發(fā)自我、提升自我。
初中作文 教學 寫作情感 培養(yǎng)
長久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模式一直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承擔了命題、指導、點評、講解等任務,學生只參與了寫作這一小部分,這種缺乏趣味性的被動作文教學,使學生只為寫作而寫作。缺乏感情基礎,作品也變得空洞而無感染力。情感是寫作的靈魂,文章只有具有飽滿的感情,才能愈久彌香。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積極主動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引導學生寄情于文。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教師應該發(fā)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揣摩文章的結構思路與語言表達,在這一過程,學生可以領悟寫作的知識”在先輩的啟發(fā)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再現(xiàn)嘗試”這一方法——初步講解,整體感知,提取結構立意材料等,最后進行自我創(chuàng)作并與原文比較。
就像我在講《我們家的男子漢》一課時,我讓同學們提前預習并回答我的問題。文章是由哪些部分構成?通過閱讀與思考,你覺得主人公有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呢?從文章中找出你喜歡的語言表述并說出為什么?通過讓學生思考這些問題,使他們對文章整體有個大致的了解。學生自學課文在表述及描寫上的特點,可以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和對事物敏銳的感知力。在學習了《我們家的男子漢》之后我讓同學們觀察家中自己最感興趣的人一個星期,記錄下令其印象深刻的四個片斷,分析這些素材表現(xiàn)出所要描述人物的哪些特質,由此創(chuàng)作篇文章,再與作者王安憶的進行比較,看看自己的作品與課文相比有哪些優(yōu)點又有哪些差距。在這種激勵下,同學們熱情高漲,爭相與作者一比高下。經過先學后練,加之素材的積累和學生積極情緒地推動下,學生寫出的作文感情飽滿,更能打動人心。
這種“再現(xiàn)”嘗試打破了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教師單方面指出哪里好、為什么好,全程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模式。相反,“再現(xiàn)”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哪里好、親身感悟,而自己在寫作中有什么可以借鑒的。學生在學習領悟與寫作創(chuàng)作全程都以興趣為驅動力,充分調動了情感的力量,激發(fā)了寫作的情感,實現(xiàn)培養(yǎng)寫作興趣和情感的目標。
葉圣陶先生有言:“教師善讀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則為學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在教學中筆者經常會在生活有所觸動時寫下感悟,體會寫作中哪些情感表達方式可以引起讀者的共鳴,思考如何將情感記述方法傳授給學生。于是,筆者試著將生活中觸動我的點及其表述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讓其感同身受,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共鳴。
記得一次上班的路上,只見大霧彌漫,深冬的蕭條之色已隨處可見,大霧將干枯裸露的樹枝裝飾上一層美麗的白衣,或凹凸或伸展,恰有一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模樣。來到班上我寫了篇感悟并激動地向學生講述了看到的景色,讓學生感受我觸景生情寫下文章的心境,而后我拿出文章供同學們指正,本未察覺的學生在我的感染下,雀躍地走到窗前仔細觀察外面的事物。我說:“我們一起寫篇以霧為題的文章好嗎?”在學生興趣濃烈之際我有意引導學生說“你們看,這霧有什么特點”,一個迫不及待地說:“霧會隨風輕舞?!蔽尹c頭說:“很好,這個舞字用的好是擬人的手法,你們觀察的很細啊!”我繼續(xù)引導他們:“你們看這霧像什么?”有的說霧像仙女的紗裙,還有的說像隨風飄的霧像少女輕攆的腳步。我又發(fā)出了提問:“你們看這霧里的景色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有什么不同?”同學說:“霧里的樹像開滿了梨花。”這時我鼓勵學生:“你們真是太棒了,只要你們推開心門,去觀察生活,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美的習慣,主動去記錄自己的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寫作很簡單?!睂W生若有所悟,很快完成了“霧”這篇文章。這個過程我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表述事物,激發(fā)了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
教師只有自己先“下水”,知水之深淺,才更有經驗告訴學生如何趟過寫作這條“河”。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自己的寫作情感及文學修養(yǎng),才能以身立教,言傳身教。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這個時期也是樹立學生自信心的時期。教師如果能利用學生的特殊心理采取有效途徑,滿足孩子的表現(xiàn)欲,就能極大地鼓舞孩子們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寫作情感。
如在班內開辟“習作欣賞園地”,將學生優(yōu)秀的作品及時貼在墻上供大家賞析。并以小組形式賞析好的作品。如在講“為了——的微笑”這個半命題作文時,筆者將其中優(yōu)秀的幾篇張貼于墻,讓各小組同學點評;有篇“為了媽媽的微秀”講述了在媽媽下班前不會做飯的他親自為媽媽準備晚飯的過程及媽媽意外的淚光。同學們點評說,文中人物表情的細節(jié)描寫和細膩的情感描寫是文章的動人之處。還有同學另避蹊徑,填補的是“咪咪”,記述了其照顧她的寵物及親手為它建造小窩的經歷,大家評價其寫作切入視角新穎。同學們評價犀利,在賞析到他人作品中的優(yōu)點時也開拓了自己的思路。另外,筆者建立了一個網上寫作群,在其中舉辦“最受歡迎作品”評選活動,每周定期將學生的習作發(fā)至學習群中,供學生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作品,然后授予獲獎小作者“優(yōu)秀寫手”的獎狀以示獎勵,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
這種賞析點評的展示方式,增添了寫作的樂趣,使學生在展示點評中學習彼此寫作中的優(yōu)點,營造了一種交流文學的氛圍培養(yǎng)了寫作情感。
高漲的情緒可以促使學生追求高遠,氛圍愉悅可以激發(fā)學生表達的訴求,此時深刻的思想、飽滿的情感、巧妙的詞語才能源源不斷地從學生的腦海中流露出來。因此,只有注重寫作情感的培養(yǎng),才能讓學生對生活不缺乏感知力,從而打開創(chuàng)作的思路,將真情融于寫作中,使文章動人心扉。
【1】李丹茜.培養(yǎng)興趣 勤于練筆——淺談農村初中作文教學【J】. 中學教學參考,2009(19)
【2】金玉富.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J】. 中學語文,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