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車頭中心小學 謝玉苗
?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車頭中心小學謝玉苗
【摘要】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這一點對于年齡尚小、學習的目標性沒有那么明確的小學生來說尤為適用。教師想要達到良好的課堂和教學效果,首先就要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盡管小學生們處在活潑好動且對一切都充滿好奇的階段,但是要成功地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并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語文這一門學科上。因而,本文今天以小學語文為切入點,談一談如何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guān)鍵詞】
激發(fā)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學
語文的學習往往會很輕易地被學生家長甚至教師忽略。因為大家總有這樣一種感覺,我們身處在一個以中文為載體的社會環(huán)境中,所以學生即使語文再差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也因此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在語文學習上。但是,學好語文是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對本國文化的傳承,而且學好語文能多許多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以及高雅的氣質(zhì)和談吐。古語有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正是這個道理。但是,即使教師和家長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小學生受其認知水平所限,并不能夠理解到其中的深意,再加上語文再初級學習階段學的都是一些需要記憶抄寫和背誦的東西,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就更不濃厚了。作為教師,要意識到這一問題,想辦法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牢靠的基礎(chǔ)。
教師要幫助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現(xiàn)狀。這個現(xiàn)狀意義不僅包括學生現(xiàn)階段的知識儲備量,還應當包括學生現(xiàn)階段對于語文的看法。前者教師可以通過日常作業(yè)和檢測題歸納總結(jié)出來,而后者,教師可以設(shè)計一些調(diào)查問卷或者在學習成績好、中、差的學生中各找一些代表進行詢問。調(diào)查問卷的內(nèi)容應主要涉及“你對語文學習是否感興趣”“你最喜歡上哪一門課”等問題,教師在統(tǒng)計問卷后根據(jù)學生對于現(xiàn)階段語文學習的感興趣情況進行教學設(shè)計調(diào)整,施行一段時間后可以繼續(xù)像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這樣循環(huán)去做,教師就能實時掌握學生在大方向上對于語文這一門課的心態(tài)和想法。當然,調(diào)查問卷一定要是匿名的,而教師也應向?qū)W生強調(diào)他們說出真實想法的重要性,這有助于學生說出自己心理真正想說的話,避免學生為了應付教師而給出“好”“非常好”這些敷衍性的答案,這既毫無效果,也是對教師和學生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教師在對各階段學生進行詢問時,在問過“你對語文學習是否感興趣”這一問題之后,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回答進行追問。另外,不管是學生的問卷或者是回答,教師都要歸納整理,從中選取有效果的方法進行實踐。這樣就能從學生的根本需求出發(fā)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興趣。
教師在理解學生情況的同時,也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文化素質(zhì),二是情感素質(zhì)。教師要兩手都抓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以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水平。
(一)文化素質(zhì)
文化素質(zhì)主要是指教師的文化修養(yǎng)和教學知識儲備。很多教師可能覺得小學語文非常簡單,而且自己平時也事務(wù)繁忙,因此不會特意花時間去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增加自己的教學知識儲備。但是只有盡力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才能增加人格魅力,以此增加學生的孺慕之情。如果教師受到學生的愛戴,學生自然而然地會花時間在功課上以不辜負教師的期望、獲得教師的稱贊,這都是學生會有的心態(tài)。而增加自己的教學知識也是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做準備的。
以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拼音教學為例,如果教師有足夠的教學知識,那么這些對于剛?cè)雽W的小學生來說比較枯燥乏味的知識就不需要他們進行死記硬背,還打擊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將這些枯燥的聲母、韻母變成兒歌,既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朗朗上口,易于記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聲母兒歌:小嘴張開a a a,圓圓嘴巴o o o,扁扁嘴巴e e e,短短蠟燭i i i,小小茶杯u u u,鯉魚吐泡ü ü ü,像個6字b b b,小猴上坡p p p,兩個門洞m m m。這些教學知識教師要在平時多加積累,才能在需要用到的時候能夠靈活應用在教學中。
(二)情感素質(zhì)
所謂教師的情感素質(zhì)就是指教師在學生面前是否表現(xiàn)為溫和、開明、積極的形象。要知道小學時期的學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此時教師若是常以嚴肅的形象示人,讓他們無法感受到親切感,他們就會對教師產(chǎn)生害怕的心理,又如何能夠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呢?但如果教師是一傳授知識的“好朋友”的形象,則更易于被他們接受,如果此時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對他們多加鼓勵,課后也能夠溫和耐心地解答他們的問題,他們自然就會對語文課充滿好感,學習的興趣也會被激發(fā)出來。更何況,如果教師在生活學習上常常表現(xiàn)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學生也會受到感染,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未來發(fā)展都會有非常大的好處。
教師要保持自己情感上的穩(wěn)定性和可控性,不能因為面對的學生是優(yōu)等生就給予笑臉,而一見到差生就嚴肅斥責,更不能在因為學生理解能力不夠教了很多次還不會的情況下失去耐心或者著急上火。教師要盡可能地對學生一視同仁,讓他們不會產(chǎn)生驕傲自滿或者自卑的情緒。學生一旦驕傲自滿就很容易覺得什么都會而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學生一旦自卑也會因為覺得什么都學不會而喪失學習的興趣。
語文的學習應當受到學生、家長、教師三方的重視。而教師要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首先要了解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看法以及他們的學習現(xiàn)狀,并從他們的根本需求上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其次就是要從自身出發(fā),通過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來吸引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
【參考文獻】
【1】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 (05)
【2】梁春蓮.“行為—認知”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教學與管理,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