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躍飛
談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激趣
◎陳躍飛
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當前的初中美術教師只關注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所以,總是一貫采取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就導致課堂氣氛顯得壓抑和沉悶,因此,教師必須對當前的美術教學方法進行完善和改革,以使學生樂于、善于投入到美術課程的學習中來。
初中美術;趣味教學;美術教學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認識了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xiàn)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培養(yǎng)了學生對祖國優(yōu)秀美術傳統(tǒng)的熱愛和對世界多元文化的寬容和尊重。
備好課、設計教案是美術教師的基本任務,為了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作為美術教師,只備好課、設計好教案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結合美術教學的實際需求,正確做出取舍和添加。美術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添加一些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美術作品,以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例如,在教學《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這一課時,其中對于“青銅器”這一篇章的講解,教師應在分析國家級青銅器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引入當?shù)氐那嚆~器,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當?shù)氐拿褡逦幕攘?,讓學生以家鄉(xiāng)為榮。
繪畫本身是很有趣的,如果只是靠臨摹,就容易失去它的本質。初中美術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繪畫能力,更要求他們有對畫作的欣賞能力。老師可以將幾幅有名的畫作用幻燈片展示出來,請學生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可以從繪畫的技巧,也可以深入作者內心進行了解。不管學生得到的是不是和畫作本身的含義有關,老師都應該積極引導他們去作答。為了提高這一認識的趣味性,老師要豐富教學途徑,如帶領他們去美術館進行實地欣賞,在那種氛圍中可能更容易激發(fā)自己對畫作的感覺。而一些美術的基礎知識,老師可以通過趣味的故事介紹、圖片展示、影視資料等,加深學生的印象。
導入,作為一節(jié)課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如果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得精彩、巧妙,就可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美術知識產(chǎn)生一種期待感,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如,在教學《我為校園添色彩》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學生觀看了幾張家庭居室的設計圖和模型,并讓幾名學生談了談自己家的家居環(huán)境和家庭生活的溫馨之處,然后,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作為一名學生,我們大部分時間是在校園中度過,這里有敬愛的老師,有善良的伙伴,所以,校園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對待它應該就像對待我們自己家一樣,那么,你們想不想用我們的雙手和智慧將我們的校園布置得跟自己家一樣優(yōu)美溫馨呢?”這樣,我通過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入學生身邊的因素,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迅速投入到本節(jié)知識的學習中。
創(chuàng)造是人的基本潛能,而身心自由是創(chuàng)新潛能得以開發(fā)的基本條件。只有在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里,學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標新立異和創(chuàng)新,使個性獲得發(fā)展。因此,課堂上需要教師去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利于師生情感交流的比較寬容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要善于啟發(fā)、激勵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去發(fā)現(xiàn)和理解,不要干擾和限制學生個性化的知覺方式和創(chuàng)造方式。必要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走出座位,走出教室;讓學生“自行其事”,或自由組合。學生的動作與聲音是學生成長的一部分,動作和語言是學生情緒、情感的伴隨物,在激烈的討論中可以表達自己學生內心的喜悅、憤怒、遺憾和沮喪。教師應適應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允許學生比較自由地參與,與學生分享這種情感和體驗。課堂需要紀律,但課堂紀律必須要有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能容納學生的不同個性,因為學習氛圍更重要。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只有在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才能身心放松、精神愉悅,思維也會處于相對活躍的狀態(tài),這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初中生大都活潑好動、喜歡游戲,所以,教師可以引入適當?shù)娜の缎杂螒蚧顒?,以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順利。例如,在教學“物象的多視角表達”這一部分時,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發(fā)散能力,教師可以在上課伊始,設置一個競賽小游戲:現(xiàn)在黑板上畫出一個Q的圖案,然后讓學生分組回答:通過這一圖案,你可以想到怎樣的形象?看看哪個小組的答案最多,哪個小組就是優(yōu)勝者。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紛紛舉手回答:“企鵝”“蘋果”“西瓜”“綁辮子的小女孩”等等,學生的回答豐富多彩、千奇百怪,充分刺激了他們的想象力。接著,教師及時引出新的問題:“為什么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圖案引申出這么多不同的結果?”由此引導學生從多個視角觀察問題,提高學生多視角觀察問題的能力。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我們除了傳統(tǒng)教學工具粉筆和黑板外,還可引入其他輔助教學工具,如,多媒體技術,通過播放幻燈片、錄像、影片等方式,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以此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如,在教學《春天的暢想》時,我就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xiàn)了初春的景象,如麥苗兒像綠色地毯一樣鋪在田野上、群山連綿起伏變得蒼綠、小草悄悄鉆出地面像剛睡醒的胖娃娃……如此生動直觀的畫面,立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思維也跟隨畫面的呈現(xiàn),進入到了大自然中。這樣,我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悅,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美術不是用眼睛看,也不是僅僅用心感受就可以了,最好是能夠進行自我的創(chuàng)作和實踐。老師要給學生這樣的機會,拿起手中的畫筆,對眼前的事物進行描畫。而且最好是實物作畫,如活潑的小兔子,老師可以先讓他們去觸摸小兔子的毛,感受兔子心臟的跳動,然后將自己所看、所感展示在紙上。
總之,初中美術趣味課堂的構建要以學生為中心,除了給學生展示豐富的教學材料之外,還要讓學生談談對畫作的感受,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對美術的感覺,激發(fā)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提高審美能力。
孫在梅.生動起來激發(fā)興趣[J].新課程(中旬).2013(03).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東鄉(xiāng)三中 3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