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qū)王店鎮(zhèn)建設(shè)中心小學 朱 莉
小學中段作文向“生活開放”教學之研究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qū)王店鎮(zhèn)建設(shè)中心小學 朱 莉
在小學中段習作教學中,往往看到班級里的學生寫文章都是處在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寫作上有一定的困難,好像都是老師“要我寫”才寫的,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wù)而寫的。這樣學生寫作也就有了奉命而寫的感覺了。葉圣陶先生說:“訓練學生作文,必須要注重于學生的生活積累”。讓生活與習作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問渠哪有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庇辛松钸@個不竭的源頭,學生習作的靈感才能綿延不斷地奔涌而來,那么學生心靈、情感的體驗,就能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一一呈現(xiàn)在自己的筆下。
觀察 體驗 想象 生活開放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yīng)貼近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還應(yīng)該引導學生去關(guān)注身邊的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觀察來表達自己真實的感情。創(chuàng)設(shè)一種愉快的情境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心中有話,就有了想說的欲望,有了說的欲望就會使學生愉快寫作?!蔽覀兊牧曌鹘虒W該向生活開放,讓學生在萬花筒中盡情的捕捉自己喜愛的鏡頭,將自己的感受躍然紙上,這樣,學生習作就覺得輕松自在,沒有負擔,沒有約束,沒有奉命而寫的感覺了。這些要求啟示我們,要讓教學向生活開放,讓學生去觀察生活,到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讓學生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感悟?qū)懽魉夭?;讓學生去想象生活,在生活中放飛自己的寫作思路。
葉圣陶先生說: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边@就告訴我們要想寫好文章,就要到生活中去尋找寫作素材。所以在習作教學中,我會有意把學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導他們到生活中去觀察,從生活中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
1.走進生活,獲取寫作素材
由于觀察是寫作的基礎(chǔ),我指導學生在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中去觀察生活,豐富習作素材。主要通過組織和教學來引導學生勤于觀察,樂于觀察,在觀察中積極感受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認識生活,熱愛生活,使他們自覺地去收集生活中的素材。還要對他們明確觀察的目的:引導學生觀察有因,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主地選擇觀察對象,主動的進行觀察。
2.引導觀察,積累寫作素材
春天,我?guī)е鴮W生參觀自己美麗的校園,讓他們仔細觀察校園里的一草一木;夏天,我利用休息日帶他們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豐富多彩;秋天,組織學生到果園里去品嘗各種各樣的水果,讓他們感受農(nóng)民伯伯的辛苦勞動,并能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冬天,讓學生置身于一片雪的世界,享受堆雪人、打雪仗的歡樂……隨著這些季節(jié)的變化,要求學生及時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這樣,一天天的積累下來,學生的腦中就會裝滿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也就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寫作素材。
如:帶領(lǐng)學生觀察校園的時候,我邊讓他們觀察,邊引導他們說出校園里有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美在哪里? (從顏色、特點等方面說,或用上比喻、擬人等寫法說。)
片段一:我們的學校真美。五顏六色的花,翠綠茂盛的樹木,紅色的大圓形塑膠跑道……但我最喜歡的是校園里的小池塘。池塘里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池塘里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連活潑可愛的小金魚都露出水面歡迎我們的到來!
教師和同學邊讀邊點評,對于這段話覺得寫得好的地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標出來,并說說好在哪里?通過這個描寫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很多同學都點評在這段話中作者抓住了顏色美、水清、綠的特點寫出了校園的美麗,而且這位同學也學會運用比喻、擬人等寫法把句子寫得更加生動、具體。也能夠仿照課文片段學會排比句的用法。通過這樣的點評,很多學生就學會了寫片段的技巧,很自然地把別人的寫法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取長補短。
3.抓住契機,豐富寫作素材
春天是美麗的,彩色的,這個時候帶領(lǐng)學生去觀察春天里的花花草草。
(1)大自然中觀察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抓住它的特點用上恰當?shù)谋扔?、擬人等修辭手法來描寫。
片段二:每天上學,我都會經(jīng)過一條小道,今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道上有一朵紅色的花,于是我快步走上前去,蹲下來仔細觀察:原來是一朵月季花,綠綠的葉子,邊上都是一個個像鋸一樣的齒,摸上去還有點扎手呢!紅色的花瓣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加紅了。
讓學生說說這位同學寫的一段話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覺得還可以把它寫得更好嗎?
有的同學說:這段話寫得很好,一個“蹲”字說明他觀察的很認真,觀察也很細致,葉邊像鋸齒,也用了恰當?shù)谋扔靼讶~邊的特點寫得更形象了。
還有的同學說:花的顏色、特點、以及摸上去的感覺都具體地寫出來了,如果加上這樣一句花香:“一陣風吹過,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睍?。
這樣加上去確實讓我們感受到月季花更美了,美在顏色、花香……這樣讓每個學生都學著加一句,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學會把片段寫具體了。
(2)文章中觀察
結(jié)合課文引導孩子觀察,如學習《花鐘》這課時,讓孩子觀察各種花開放的時間、顏色及他們看到每一種花開放時的心情,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寫成一篇篇日記。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就能幫助他們獲取生活中的寫作材料,同時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可以從多方面去觀察(顏色、形狀、甚至摸一摸、聞一聞……),使這些特點清晰的記在自己的腦海中,以便更好地寫作。
(3)節(jié)日中觀察
三八節(jié)來臨之際,引導孩子如何去為操勞的媽媽奉獻愛心。仔細去觀察媽媽勞動時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變化,并記錄下來。
因為作文教學既是教孩子寫作,又是教孩子做人。通過這樣一個場景,讓學生感受到媽媽對他們的愛,同時也教育孩子要去孝敬自己的長輩。
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給了學生更廣闊的空間,同時不同的活動也會帶給學生不同的感受,讓他們更好地進行寫作。
1.活動體驗
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使他們產(chǎn)生寫作的欲望。于是為了讓我們班的學生寫好一次有關(guān)活動的作文,我選擇了他們最感興趣的拔河比賽進行指導。
片段三:我們班選了20名隊員,每個隊員都很高大、壯實,像一個大力士,再看看五(1)班的隊員都很瘦弱,肯定弱不禁風,不是我們班的對手。想著想著,比賽就開始了,裁判員一聲令下,兩邊隊員一齊抓緊繩子,使勁往自己身邊拉,繩子中間的紅布條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只見每個隊員的臉都漲得通紅,嘴巴張的大大的,那樣子可真好笑。
根據(jù)這個片段讓學生點評,有的學生說這段話抓住了隊員們的動作、神態(tài)來寫了,句子很生動、形象,還寫出了自己的心理想法,運用了心理描寫。
通過這樣點評,學生知道在以后的寫作中要注重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等描寫,才能把句子寫生動、具體、形象。
2.活動再現(xiàn)
在學校里我利用各種節(jié)日組織各種形式的班隊活動。課后再帶著學生去參加實踐,學生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實踐過,他們才能充分地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比如說:我們學校在大課間操的時候,組織每個班的學生練習跳繩,在這個時候,我讓不會跳繩的學生特地跳一跳,跳后再說出自己的心里感受,因為他們親自實踐了,當時的那個感受就是一種真情流露,他們寫出來的文章才是最真實的。
3.活動模擬
生活是五彩繽紛的,每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和感受又都是不相同的。我們要教育學生做一個有心人,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隨時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
給學生布置一項回家作業(yè):觀察媽媽怎樣洗衣服的?然后自己模仿媽媽的樣子去洗衣服,再回味自己洗衣服時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又通過一種活動讓學生有了寫作的材料,也能感受到媽媽每天的辛苦,有了這些材料就能釋放他們自己真實的情感。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睆倪@句話中我們知道了想象對學生寫作的重要。所以在習作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放飛他們的想象,放飛學生的想象之后還應(yīng)使之落實于寫作,而激發(fā)想象應(yīng)是習作成文的前提條件,教師應(yīng)采取各種方法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
1.課內(nèi)尋想象
讀到文中感知性的語言文字時,學生能準確而迅速地在腦子里呈現(xiàn)有關(guān)的畫面,進行他們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產(chǎn)生對文字靈敏的感受力,他們就會自覺地吸收語言的精華。如在教《荷花》一課的最后一個板塊上,我讓學生邊欣賞多姿多彩的荷花圖片,邊用學到的描寫方法貫穿到句子中,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再引發(fā)學生參照著課文中的描述拓展課文中沒有的句子,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把自己心里的話倒出來,給學生時間,讓學生敞開說,把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生1:有的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挺直了身子。
生2:有的低著頭好象很害羞的樣子。
生3:有的晃來晃去,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這樣做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又使學生在想象的空間里自由飛翔,把句子寫美了。
2.課外覓想象
鄭宏尖說:“想象的豐富性,要建立在仔細觀察和生活的經(jīng)驗上?!睂W生要有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多去熟悉、觀察身邊的事物,才會有豐富的想象。
如教學一篇想象作文《未來的手機》,首先我要讓學生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的想象得以發(fā)揮。學生都是見過手機的,這樣學生對手機就有了生活的再現(xiàn),再加上一些手機的資料補充,使學生更全面的了解了手機,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想象和補充,或者與他們自己的愿望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啟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為下面的寫作打好了基礎(chǔ)。是想象賦予了他們寫作的生機和活力,是想象帶領(lǐng)著他們在自由創(chuàng)造的王國里盡情遨游!
面對生活,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獨特認識和感受,我引領(lǐng)他們走進生活,和生活對話,并鼓勵他們大膽地描寫這些生活畫面,他們的文章中也就自然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也表達出孩子們率真的靈氣。
“生活是習作的唯一源泉。”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guī)е鴮W生走生活化的小道,引導他們多去留意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并鼓勵他們大膽、自主表達自己熟悉的生活,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與誘發(fā)上,再將學生帶入一種生活情境,強化他們的感受,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和語言。真正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寫我口?!蔽覀冎挥凶屃曌鞒蔀閷W生生活的需要,放飛學生心靈的想象,才能不斷充實文章內(nèi)容,提高作文質(zhì)量,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愉悅感;才能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興趣,才能讓學生真正喜歡上習作,由“要我寫”向“我要寫”轉(zhuǎn)變,由被動接受向主動學習轉(zhuǎn)變。讓他們以“生活”為基礎(chǔ),以“真實”為準則,以“想象”為翅膀,用自己稚嫩的筆法去描繪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1】田本娜.談?wù)勑W作文教學.小學教學參考.語文版,2006(4-6)
【2】朱作仁,祝新華.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學導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6
【3】王佑萌.生活化作文開放教學探析.江西教育科研,2006(67-68)
【4】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