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 寞
在英語教學道路上前行
文/沙 寞
去年初秋,我剛剛踏進北京市朝陽區(qū)第二實驗小學的校門,所有的一切對于我來說都是新的:領導、同事、孩子們。三年級剛接班時,感覺孩子們的基礎很差,學得很慢,甚至連書寫的占格都搞不清楚,這著實讓我很著急,很頭痛。而且我逐漸發(fā)現(xiàn),無論是學生自己,還是學生家長,都不夠重視英語,甚至有的家長一點英語都不懂,更談不上輔導孩子。然而,一年之后,我的學生卻有了非常大的進步。那么,我的“秘訣”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要幫孩子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從第一節(jié)課開始,我就告訴學生,每個人都能學好英語,只要他們聽從老師的安排,肯努力。我信任、喜歡每一個學生,不斷表揚和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信心。
其次,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高效課堂。一方面,要遷移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每次課堂的“前奏”,我都會引入一些能激發(fā)孩子興趣并且能對應本節(jié)課授課內容的小視頻、歌曲、chant等,來讓孩子快速融入課堂。這種方法能巧妙地遷移學生的興趣,快速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說特定的英語。三年級上學期,我們在學習“食物”的時候,我給孩子在PPT上顯示了一個裝滿美食的big fridge(大冰箱),然后告訴孩子們,現(xiàn)在是breakfast time(早餐時間),讓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飲食習慣選擇喜歡吃、適合吃的食物,午餐、晚餐以此類推。通過這樣的情境設定,孩子們會非常樂意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同時,這樣又能考察孩子是否能區(qū)分早餐、午餐、晚餐適合吃的食物,還能考察孩子們是否習得了本節(jié)課的句型。真是一舉多得!
再次,開展英語競賽,調動興趣,檢驗成果。針對小學生榮譽感和競爭意識極強的特點,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例如,在每節(jié)課小組評價中,勝利的小組可以獲得印章一枚;每周的“英語小達人”考核,獲得滿分的同學,可以得到一本英語故事書;在“單詞大王”競賽、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中,獲勝者可以得到小獎品;每學期可以用平時早讀聽寫的滿分、目標檢測的A+、背課文的小印章等,換取獎品,等等。孩子們樂于參與,樂于爭先,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
另外,學習習慣決定學習成績。學習習慣包括課堂習慣、做題習慣、課后習慣等。在課堂上我會嚴格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老師的授課講解,不能三心二意。為培養(yǎng)學生的做題習慣,平時我特別注意向學生講解做題方法,比如做選擇題時,讓學生先劃掉選項,再填入相應位置,以避免錯選、亂選、重復選;做聽力題時,我會讓學生在剛開始放錄音的時候,在問題上圈注重要信息,快速審題;在做閱讀文章的題目時,要先看題目,在題目中標畫出重要信息,再帶著問題返回去讀文章等。如此一來,孩子們做題的正確率提高了,學習成績提升了,家長們滿意地笑了。真是習慣決定成績!
最后,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潤滑劑”。教師要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幽默詼諧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的教學魅力最能感召學生的靈魂,會讓他們將信賴教師的情感轉化成學習的驅動力。一句由衷的“Perfect”“ Wonderful”,一個微笑、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贊賞的手勢,作業(yè)本上一個大大的“Good”,課余時的一次次問候、一次次談心,都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肯定。這些將帶給學生極大的鼓舞,激勵他們以自己的行動來回報教師的賞識。
做一名英語教師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在學生面前,我們是西方文化傳播的使者;在家長面前,我們是諄諄教導的老師;在社會面前,我們是辛勤的園丁。在英語教學這條路上,我付出著,也收獲著,我將繼續(xù)努力探索,堅定前行……
(作者單位:北京市朝陽區(qū)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