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 浩
毛澤東立規(guī)矩 不做壽不送禮
□ 邢 浩
編者按:為了引導廣大共產黨員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追求積極健康的生活,按照省委宣傳部和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的要求,本刊開設“書香三晉”專欄,請大家與我們一起互動,同啟閱讀書香之旅,共享閱讀的快樂與感受。如果你有興致,有感言,請參加我們的活動,讓閱讀變成一種習慣,在潛移默化的滋養(yǎng)中,營造文化氛圍,引領先進文化,助力強晉富民。
1949年春夏之際,中國革命形勢已發(fā)展到一個歷史大轉折的關頭,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執(zhí)政的考驗。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向全黨發(fā)出警告: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他特別強調: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xiàn)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還給各級領導及黨員領導干部,同時也是給他自己,定下了六條規(guī)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和馬恩列斯平列。
“不做壽”是毛澤東一貫倡導并身體力行的。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對書記處會議所討論的問題有最后決定權。這一年,毛澤東迎來五十大壽。鑒于毛澤東對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貢獻和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黨內一些同志醞釀為他祝壽。時任中宣部代理部長何凱豐提出要為毛澤東慶祝五十壽辰。4月22日,毛澤東復信何凱豐,明確指出:生日決定不做。做生日的太多了,會生出不良影響。
1953年8月,在全國財經工作會議上,毛澤東又一次強調了這些規(guī)定。他說:“七屆二中全會有幾條規(guī)定沒有寫在決議里面。一曰不做壽。做壽不會使人長壽,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禮。至少黨內不要送。三曰少敬酒。一定場合可以。四曰少拍掌。不要禁止,出于群眾熱情,也不潑冷水。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國同志和馬、恩、列、斯平列。這是學生和先生的關系,應當如此。遵守這些規(guī)定,就是謙虛態(tài)度。”
可見,毛澤東是把做壽一事和中國革命的勝利、保持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聯(lián)系在一起的。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西柏坡紀念館內,一塊展板讓習近平久久駐足,上面寫著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作出的六條規(guī)定。這是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前定下的規(guī)矩。佇立展板前,習近平一一對照著說:“不做壽,這條做到了;不送禮,這個還有問題,所以反‘四風’要解決這個問題;少敬酒,現(xiàn)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關鍵是要堅持下去;少拍掌,我們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這一條堅持下來了;第六條,我們黨對此有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