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老人身體衰老,在生活上會遇到種種不便,本文探討如何將不方便的問題降到最低,以老年人本身為線索,針對老人身體不同器官機能衰退,進行設計,先后從眼睛與腦的關照,到鼻子,耳朵,嘴的關照,最后從對身體活動,觸覺以及免疫系統(tǒng)的關照,從生理的角度關懷老人,做好養(yǎng)老設計的基礎。
【關鍵詞】身體;通用設計;關照
一、身體維度的關照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能力下降,心理需求變化,針對這種普遍現(xiàn)象,應給予通用性設計,對老人的身心進行關照,這是適老設計的基礎。
1、眼睛——腦的關照
人老了,視覺能力也大不前,主要表現(xiàn)如下方面1 對形狀辨析能力下降2 對色彩辨析 能力的下降3再弱光下的識別能力變?nèi)?對強光十分敏感5對光線的突然變化十分敏感。這主要涉及到的標識系統(tǒng),儲存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光的系統(tǒng)等適老設計。標識系統(tǒng)應處理的易于識別,多維度,多尺度的呈現(xiàn),大字體,強對比度,與放大鏡的結合使用等手法的靈活運用,以增加可識別度。存儲系統(tǒng),應十分強大,因為老人生活節(jié)儉有大量的物品需要儲存,儲存空間要多充分利用垂直分割的空間,多以中部儲存為主方便老人取物,常用物品應置于開敞,透明儲物區(qū)。提供可移動隔板,口袋方便分類。(二級儲物系統(tǒng)應于家具同時購得,增強儲物能力)。操作系統(tǒng),應易于識別,簡明易懂,爭取一鍵操作,智能化操作過程,將手機具備的能力轉化到整個空間,例如語音識別,觸摸操作。例如對開關系統(tǒng)的設計,應避免老人混淆按鍵,避免成排按鍵同時存在,應差異化他們,按不同功能位置布置,再此基礎上,智能化開關設計,盡量避免復雜的一鍵多用的設計。對光設計主要在照明方面,提示方面和避免光干擾方面。那些該亮的或不夠亮的地方應亮起來。
2、耳朵,鼻子,嘴的關照
人老了,聽覺,嗅覺 ,味覺的能力也逐漸下降,這會給日常生活帶來些安全上的隱患,這涉及到了安全,健康設計系統(tǒng)。生活中有些情況挺危險的,例如水水燒開了聽不見,有異味氣體聞不到,食物變質嘗不出。設計中應采取定時啟閉,提示形式向視覺轉化,助聽器,智能技術,使用相對安全的電能等策略,保障老人的安全,健康。
3、身體——活動,觸覺,免疫系統(tǒng)的關照
人老了,身體的行為能力,觸覺系統(tǒng)能力,免疫系統(tǒng)能力也大不如前,設計中應減少對通行障礙,減少磕碰的可能,創(chuàng)造舒適,健康,穩(wěn)定的室內(nèi)環(huán)境。老人的活動狀態(tài)也通常有3種,直力,輪椅,擔架。設計中對于上述應給予充分考慮,具體如下。
(1)足夠空間——適宜尺度設計
設計中各通行空間應考慮到輪椅的使用,“交通要塞”處應考慮到輪椅的回轉,容納1500mm直徑的圓,通行,活動尺度應以人體工學為依據(jù),進行多尺度,中間尺度的設計,來滿足不同需求。1500的圓可以作為計量工具,確定像門廳,過廳,空間與空間的銜接處的尺度,利用起居室,餐廳這樣的開敞空間實現(xiàn)回轉。而如墻上開關系統(tǒng),操作臺系統(tǒng),扶手系統(tǒng)等宜雙尺度設計,保障無障礙使用。
(2)支撐性設計
這是對腿,膝蓋的關照,主要涉及扶手系統(tǒng),扶手系統(tǒng)的設計已有很多文獻進行描述,這里就不再贅述了,主要就是些關于在需要處設置,尺度設計,過渡設計,防誤操作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對扶手的替代物,例如用儲物平臺或其他平臺發(fā)揮扶手作用,消解扶手于無形。還有些不錯的,貼心的工業(yè)設計也很值得推薦,例如設計馬桶時對膝蓋彎曲的考慮。
(3)安全性,防錯誤性設計
設計應減少老人在行動中所收到的傷害的可能,做到無障礙,有提示的設計,那些少于3步的臺階,沒有踢面的臺階,通行道路上突出的防滑條等都有可能導致老人摔倒,設計中中應盡量消除,不得已時,應給予處分提示??臻g轉換處過渡處理,使老人有緩沖的過程例如樓梯扶手末端的過渡設計。接觸到的用具不應有鋒利堅硬的棱角,尤其是老人家觸覺不敏感,傷后不知,耽誤治療。室內(nèi)空間在保證私密性的前提下,宜盡量開敞,使視看,聲音盡量貫通,方便監(jiān)護,呼救。有需要的老人,設備系統(tǒng),如床邊求救按鈕,呼叫器等盡量配置。設計中還應防止錯誤操作,如樓梯扶手底部應實體化或加密處理,用以防止手杖誤操作,滑處臺階邊緣,導致摔倒。
(4)便捷性——無障礙設計
老人在通行過程中,應減少高差出現(xiàn),這就引出了坡道系統(tǒng),坡道系統(tǒng)自身的規(guī)范這里也不在贅述,坡道與雨棚共同構成了室外入口處的無障礙處理,雨棚最好覆蓋到坡道終端,使腿腳不便的老人,在雨天進出更加方便。再如空間與空間之間宜多處相連,減少老人行動距離。
(5)功能性——靈活性設計
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間可貴,不宜浪費,將適老設計考慮進入后,空間機能變得更加復雜,為了不把居住變成“機器”,應把功能性消解,如用平臺系統(tǒng)消解扶手系統(tǒng)。
功能需多樣靈活,如母子門適應多種通行需要。門上設可開啟的小門,用以救倒在門后擋住門開啟的老人??蚣芙Y構,輕質隔墻的使用,方便日后適老性改建。
但是功能于功能之間不能相互打擾,這就需要設計師在設計之前統(tǒng)籌規(guī)劃日后生活的可能,防止功能互擾。例如床扇開啟對窗臺物品及周遭物品的影響。
(6)舒適,穩(wěn)定性設計
人老了,對空間的物理變化越發(fā)敏感,空氣的溫濕度的驟然變化,都能導致身體不適或疾病發(fā)生,設計中應采取智能設備調(diào)控空間環(huán)境。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空間環(huán)境。另外老人的身體需要陽光,與新鮮的空氣,所以南向陽臺與臥室向陽空間應設休棲處供老人享受陽光,房間應盡量南北通風,增強通風效率。窗扇開啟方式宜多樣,便于導風,北方冬季會遇到通風與保溫的矛盾。應設置換風設備。
參考文獻:
[1]周燕珉,李佳婧.當前老人對養(yǎng)老公寓的需求探析[J].住區(qū),2013(03).
[2]李慶麗,李斌.養(yǎng)老設施內(nèi)老年人的生活行為模式研究[J].時代建筑,2012(06).
[3]劉佳燕,梁思思.我國城市養(yǎng)老服務需求研究評述[J].住區(qū),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