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高層辦公建筑各個空間類型中的交往空間的相關設計策略,從交往空間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了其處于其空間中所產生的心理特點,探討了高層辦公建筑中使用者的流動類型和特點,并通過上述兩個部分的討論確定此類空間的設計策略。
【關鍵詞】高層;辦公建筑;交往空間
1、高層辦公類建筑的交往空間使用者的心理特點
1.1對于私有空間的需求
人們在平常的生活中在進行交流活動的過程中時常會與他人維持一定的客觀空間距離,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好像周圍有一定的保護物質,讓其自然而然地與他人保證適當的空間距離。這種距離的判定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人們內心的感受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引導出不一樣的行為特點。人們所能承受和認可的最小的距離狀態(tài)即為內心心理層面所能接受的最小空間范圍。這種心里規(guī)律可以讓人與人、人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交換維持在最合適的形態(tài)。
那么,對于高層辦公類建筑的設計,最先需要進行考量的即是其中使用者能否得到舒適的空間體驗,現如今有相當數量的此類建筑在同一空間中安排了過多的人員工作,這樣無形中就縮小并壓抑了使用者的個人感受。
1. 2使用者對空間的領域概念
對于個人或群體來說,他們占有某個空間,不論時間的長短,這個空間在特定時間內就屬于這個個人或群體。當一個空間帶有了領域空間的特性,它的各項屬性就產生了改變,它的公用性被削弱,而私有性得到了增強。
辦公類建筑的內部空間的設計通常經過一定方式的分隔來產生不同形式的布局形態(tài),設置各類不同的設施,對使用者產生導向作用,促使使用者積極地產生公共交流行為。交往空間需要借助適宜的空間營造、優(yōu)良的構件設置來促使駐留、交流相關活動的開展??臻g的設計影響著領域感的產生,影響了使用者對其的使用方式。使用者對空間的利用讓空間產生了領域特質,而這種性質的產生又進而保護了空間中交往活動的合理性與獨特性。
1.3使用者對私密空間的需求
當使用者進入此類建筑時,由人員流線引導,逐漸由公用的空間進入半私密或更為私密的空間。依照使用者的區(qū)別,空間的私密性分為四個級別:私密的、半私密的、半公共的和公共的。[1]
公共空間有剛剛進入建筑時的緩沖空間、以及其在垂直方向的立體空間、首層電梯等待緩沖區(qū)域等。半公共空間有帶有一定私密性的公用景觀等。私密和半私密空間就是整個高層辦公建筑的主體功能區(qū)域,也是最重要的區(qū)域,即為辦公空間。[2]
1. 4使用者對于公用空間的需求
在辦公類建筑中,會出現聚集、交流等行為,而承載這些功能的空間的最基本的屬性就是公共性。[3]人是社會的動物,一個人與除自己以外的他人之間需要進行信息的交流、思維和情感的流通。在公用空間中,人們會進行休憩與交流,是工作人員即高層辦公類建筑的主要使用者非常注重的活動區(qū)域。使用者對于公共空間的需求,讓設計者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不得不考慮設置足夠的,可以滿足需求的開敞空間。
2、高層辦公建筑中使用者在交往空間中的行為特點
2. 1此類建筑中人的分布特點
一般來會所,使用者在空間中以兩種形式進行分布:在狹長類空間中的線性排列,或在寬廣空間中的非線性即散落的有一定面積的排布。當人們在建筑中的走廊里行進的時候,是呈線性排列,而在一些較大公共空間聚集和分散的時候是呈現面狀的排布。不管是哪一種排布形式,使用者都是自由地處于空間之中的,根據互相間的熟識程度和交流目的,自然地進行一些自發(fā)的聚集和分散。
2.2此類建筑內在交往空間使用者的流動特性
2.2.1流動類型
流動類型分為具有目的性地流動,隨意地流動,駐留狀態(tài)這三種。其中有目的性地流動是速度最快的形式,因為這類行動有極強的目的性,不容易被干擾;隨意流動是相對速度較慢的,相對來說移動者自由而隨性,重點在于沿途的參觀與休憩,或因等待而產生的小范圍踱步;駐留的狀態(tài)實際上并沒有移動速度,駐留者可以是主觀的或被迫的,或者會因為交通問題停留于疏散瓶頸處。
2.2.2流動特點
對于人們來說,最自然也是最科學的自然是右行左轉,一般行動都是靠右行進,回轉的時候會自覺地左轉折回,有利于組織交通流線與必要時刻的疏散。
3、使用者此類建筑的內在空間設置的適應特點
4、現代的高層辦公類建筑的與內在交往空間設計相關的設計策略
4. 1依照功能性
在高層辦公類建筑內在交往空間的設計過程中,最先要明確此類建筑的各類不同空間所承載的使用功能,而使用功能很大程度上由整體空間的特性來判定,所以要明確空間的屬性和特性。
在分析出空間的屬性之后,就可以依照不同的空間屬性就可以確定空間的設計方向,擴大空間在它自有的屬性中應該產生的對使用者的積極影響。
4.2符合人性化的思想
空間環(huán)境的設計問題不應該單純地依靠科學技術手段來解決,追求的是更優(yōu)質的效果并且更加環(huán)保,比如在大型交流空間進行綠色生態(tài)種植,有著控溫的作用,讓人們可以直接與綠色相結合,并且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供更多的氧氣,對室內的空氣質量有調節(jié)和優(yōu)化的作用。
4.4空間的個性化
4.4.1辦公空間的個性化
辦公類建筑從廣泛意義上的功能是提供群體辦公的場所,各種辦公類建筑的類型的特性是不相同的,具體的空間環(huán)境要與所屬行業(yè)特色相吻合,比如金融類行業(yè)的辦公空間會著力體現信任和誠意,政府機關則反映莊嚴與節(jié)儉,科技類的公司則會希望體現技術感和未來感,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行業(yè)的形象需求進行不同的設計。
4.4.2景觀的個性化
在自然環(huán)境景觀的設計上,我們不應盲目地將希望國家的生態(tài)建筑模式原樣不動地搬到本國的辦公建筑方面,要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滿足特定的使用空間的環(huán)境。
結語:
淺談了使用者在高層辦公樓內的心理與行為特征,以及高層辦公類建筑在內部空間方面與人互相適應的特點。通過對人們心理及行為特點的分析,總結出一定方向上的人性化的具有合理性的設計策略。
參考文獻:
[1]鄭璐佳.人·行為·環(huán)境——關于環(huán)境“適用性”的思考[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05.
[2]鄧玉平.基于環(huán)境心理學的城市公園植物景觀設計[D].重慶,西南大學,2011.
[3]王興.高層辦公建筑內部交往空間設計淺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