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李君華
堅守是教育工作者的優(yōu)秀品質
勉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李君華
近年來,勉縣教體局向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熱愛教育、忠于教育、堅守教育”的師德情操,對于穩(wěn)定全縣師資隊伍、鼓勵優(yōu)秀教師長期從教,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在基層調(diào)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教師從教以來,幾十年如一日執(zhí)著于教書育人的事業(yè),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贏得了學生的愛戴以及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全國模范教師”唐自銀,“全國優(yōu)秀教師”唐文舉,“陜西省崗位學雷鋒標兵”“漢中市第二期最美系列人物”鄧靈慧,“陜西好人”許藝多,“漢中市先進工作者”、縣勞模劉先富……正是這樣一大批“熱愛教育、忠于教育、堅守教育”的楷模,才成就了勉縣教育園地花紅柳綠、香飄四野的大好形勢。
“堅守”的基本含義是堅決守衛(wèi)、堅定地遵守或保持。堅守教育就是堅定地耕耘在教育這片土地上,不放棄,不懈怠。因此,堅守教育,應該首先是以熱愛教育為前提,以忠于教育為內(nèi)核,以成就教育為目標。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僅僅滿足于守在教育這個行業(yè)崗位上是遠遠不夠的,守而有成,才可稱優(yōu)秀,才是堅守的最高目標。
剖析這些缺乏工作激情者的心態(tài),我們發(fā)現(xiàn),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們沒有認識到堅守教育的目的。教育以教書育人為根本任務,因材施教,潤物無聲,培養(yǎng)受教育者成為有道德、有愛心、有思想、有知識、會創(chuàng)造的人。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心靈喚醒另一個心靈。教育者做的是塑造人的事業(yè),承擔著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為人的未來注入知識養(yǎng)料并對其一生奠基的重任。在教育生涯中,師生之間這種如影隨形、耳濡目染的工作方式,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極為重大——教師任何的懈怠,都有可能喪失一次學生成長的機會,教師在精神境界上的貧乏,就有可能造成學生精神世界的荒蕪,教師在學識能力上的不足,就有可能蒙蔽學生飛翔的視野,教師對工作上的敷衍,也有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做事的態(tài)度。因此,無論我們的工作是多么平凡,但我們肩負的責任卻足夠重大。由知識、情感、理想、信念匯成的“三尺講臺”是神圣的,教師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美麗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和一句關切的話語就能夠撥動學生美妙的心弦,帶給他們無限的歡樂,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干一行愛一行是成功的法寶,當我們在成就他人的同時,往往也成就了自己。桃李滿天下,此生又何求?所以,從成就他人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追求完美;從成就自己享受教育的角度來說,我們也應該追求完美。泰戈爾在詩中寫道:“花的事業(yè)是甜蜜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yè)吧,因為它總是謙遜地低垂著它的綠陰?!边@種默默奉獻的精神鑄成了教師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氣度。奉獻對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不妨做一棵小草,為春天獻上一絲新綠;不能成為高山昭示一種雄壯,何不當一塊路碑,為迷途的旅人拂去心頭的陰云;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做一條小溪為久旱的土地捧上甘露。
因此,于人于己,于公于私,我們都應該“堅守教育”。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心安理得地做一個堅定的有進取精神的守護者和開拓者。
信念是永恒的微笑。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珍藏著一份信念鼓勵著你走向成功,有了信念,才能升騰冷漠的生命,以及在長長的黑夜襲來時也有耐心等待天亮。冰心老人曾經(jīng)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了一切”。因此,沒有信念和愛的堅守,只能是無意義的硬撐與干耗。
教師因學生成長而精彩。生命是可貴的,可貴在能使別人生活得更美好;生命是有價值的,生命的價值在于對親愛的祖國所作的貢獻。教師把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播撒到學生心中,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學生成長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教師身影的陪伴。廣大教師在陪伴的過程中,堅定教育理念,堅持教育宗旨,堅守教育陣地,堅信教育發(fā)展,無數(shù)學生在自己的辛勤工作中成人成才,這個過程誰說不是最亮麗而精彩的人生寫照呢!
教師因升華自我而精彩。教師要很好地堅守教育就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完善自己。正如一位名人說過:“教學對教師本人來說也是一種最高意義的自我教育?!比咧v臺使教師照亮了別人,也升華了自己。教師,日日在講臺上吟誦,月月在課堂里唱歌,回報的沒有掌聲,沒有鮮花,但作為人梯,教師讓一個個孩子從他肩頭走過,他是充實的,是幸福的。
現(xiàn)代教育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師要忠誠教育事業(yè)、有獻身教育的理想;其次是具備廣博的知識、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銳意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成都武侯實驗中學的校長李鎮(zhèn)西說,“素質教育就是高素質教師的教育”。推行素質教育以來,我們對教師進行了不少的培訓學習。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教學方式變化不大,基本上仍然用的是老一套,在教育理念的接受與教學方式方法的實踐上,還有較大的距離。高效課堂談不上,對學生的學科興趣愛好、能力發(fā)展培養(yǎng)談不上,教師的引導作用談不上,這樣的狀態(tài)是寂寞的、無聊的。出現(xiàn)這樣的狀態(tài)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師缺乏工作的激情,缺乏知識的更新和新方法的掌握,知識貧乏、學科素養(yǎng)不足。沒有高素質的教師,沒有高素質的學科素養(yǎng),何來高素質的教育。因此,現(xiàn)代教師既要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又要打破專業(yè)壁壘,吸收各學科之精華豐富,不斷充實自己讓知識結構趨向綜合化顯得非常重要。
那么教師如何不斷豐富自己知識的內(nèi)涵和外延呢?國家督學、北京十一中學校長李希貴講到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中外教育家對自己的專業(yè)成長曾經(jīng)起過重要影響作用。李希貴坦言:“我的經(jīng)驗大部分來自別人的書里”,“要想有效地反思,不讀書是不可能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是從讀書開始的”。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清華附小黨總支書記、校長竇桂梅也說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氣韻。專業(yè)的高質量的教育書籍對教師的教育工作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現(xiàn)代電子閱讀時代,經(jīng)常閱讀教育名家開設的教育博客和教育微信公眾號里的文章,便是極為便捷的方法。
教育家愛默森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边@就是說,誰掌握了尊重這把鑰匙,誰就有可能獲得教育的巨大成功。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任小艾也說:“嚴格,一樣可以溫柔地去表達,可以用尊重民主平等信任的方式來表達。”當今教育面臨的獨生子女問題、留守兒童問題、學生安全問題、蛋奶問題、營養(yǎng)餐問題,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和不健康的網(wǎng)絡資源對學生的負面影響等等,使學校教育功能泛化,面臨一系列難題。這要求教師在尊重教育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情況下,針對具體教育對象的個人、家庭、朋友、具體問題等復雜的情況,綜合運用耐心、愛心、信心和教育智慧予以解決。當然,教師的個人能力提升不能憑一時之力達到目的,需要活到老、學到老,教育沒有止境,學習就沒有止境,研究教育需要伴隨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始終。德國19世紀哲學家黑格爾在研究解釋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基本概念中使用了“揚棄”一詞。他認為,在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每一階段對于前一階段來說都是一種否定,但又不是單純的否定或完全拋棄,而是否定中包含著肯定,從而使發(fā)展過程體現(xiàn)出對舊質既有拋棄又有保存的性質。在教育教學方法研究中,我們轉變心態(tài),大膽地運用“否定中包含著肯定”的原理思考和研究我們的方法,不斷鉆研,不斷學習,認真總結,我們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能力一定會與日俱增。
當今教育,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很多,而基礎教育尤甚。需要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在仰望星空的同時,又要腳踏實地研究實際問題,并不斷充電學習豐富自己,不斷總結經(jīng)驗提高能力,在正視教育工作的崎嶇、經(jīng)歷教育工作的艱難之后,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敢于擔當?shù)木瘢龊妹恳惶斓慕逃虒W工作,并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著教育的辛勞、品嘗著教育的甘甜。只有這樣,教育工作者的價值才能得到較好體現(xiàn),我們才能成為有成就的幸福的堅守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