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川縣老隆鎮(zhèn)第一小學 魏國輝
如何讓口語交際課堂 “活”起來
文/龍川縣老隆鎮(zhèn)第一小學魏國輝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教會學生熟練運用母語進行交際,最為基礎的則是說話,這是與他人交流思想、表情達意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口語交際課的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地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激趣,指導學生大膽 “說話”,逐步培養(yǎng)學生“能說會道”的能力。那么,如何使口語交際課堂 “活”起來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大的學習動力,在口語交際的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充滿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才能點燃 “說話”激情,達到放開說,進而說得 “漂亮”。因此,口語交際教學要從興趣、情感的激活入手,為學生掃除心理障礙,培養(yǎng)他們的表現(xiàn)欲,真正做到解放學生思想,讓他們敢于、樂于與人交流。在教學口語交際 《誠信》時,我以趣味故事導入,同學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進來。他們一邊聽,一邊感受語言的魅力,并在學習中認識到了口語交際的重要性。緊接著,我以“我()地說”的填空形式讓學生踴躍發(fā)言。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fā)起來了。這樣教學,學生就會入情入境,內(nèi)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激起他們的興趣,點燃他們的交際欲望。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的,離開了特定的情景,口語交際也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由于小學生詞匯缺乏,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常常出現(xiàn) “心中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的情形。老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 “說話”資源,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能清楚、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小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一般都比較強,利用 “角色表演”進行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交際的熱情,學生會努力使自己的口語表達更符合角色特點,積極地去觀察、思考、想象,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說話訓練中去,這樣,小學生的語言就會如涓涓細流,涌出心田。例如 《誠信》的口語交際課上,我先讓幾個學生表演 “拾錢包”的小品,叫學生注意表演者的言行,再讓他們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交換意見,然后讓學生在班上匯報交流,談他們對小品人物言行的看法。其他的同學可以進行補充,也可以否定發(fā)言同學的觀點,同時也要說清楚否定的理由。他們活躍在口語交際的交流平臺上,既鍛煉了表達能力,又體會到了誠信的可貴。這樣面對面的交流,讓口語交際的課堂 “活”起來。
課堂學習不是機械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到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與心靈的互動。作為老師,要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加入到學生們的學習中去,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許多小學生有話不敢說。因此,在口語交際中,我讓學生互相合作交流,暢所欲言,自己也走下講臺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成為學生的朋友。非常巧妙自然地在其間點撥、引導。由于老師轉(zhuǎn)變了角色,放下架子和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學生很快進入了交際情境。師生雙向互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敢說的氛圍,讓氣氛活躍起來。我在 《誠信》中的口語交際教學中,先讓學生回憶電視里少兒頻道的小記者是怎樣采訪別人的,然后讓學生合作討論如何去采訪別人。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一方面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另一方面還要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樣一來,學生既鍛煉了說話的能力,又學會了傾聽的技巧。這時,我再為學生提供了當眾說話的機會——分角色上臺表演。老師參與其中,對學生表述中的不足給予指點,暗示引導其他學生采訪時應用禮貌用語,聲音洪亮清晰。此時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使學生 “說話”的膽量大了,“說話”的能力漸漸提高了。
口語交際是一項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活動。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口語交際就是生活的加工廠。學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口語交際才能入門,提高口語交際水平也才有希望。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源頭活水,老師要用心捕捉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象,鼓勵學生自覺地留意日常生活中各種交際情境。誘導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和語言大膽表述,在這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利用各種機會,多參與口語交際。通過廣泛大量的口語交際實踐,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總之,口語交際課的設置基于“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只要我們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興趣,結(jié)合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良好情境,做到雙向互動,學生就會想說、敢說、有話可說。這樣口語交際的課堂就會“活”起來,就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