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權(quán)
愛從來就不公平
◎吳若權(quán)
當我們年紀還很小時,偶爾感覺父母偏心,大多數(shù)時候并不敢質(zhì)疑,偶爾吵架時忍不住情緒大暴走,氣急敗壞地對父母哭嚷著:“你偏心!”父母的回應(yīng)通常是故作鎮(zhèn)定地說:“哪有!手心手背都是肉!”
到你長大以后,或已經(jīng)為人父母,才真正知道要把愛平分給每個子女,讓家中手足之間獲得全然的公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的確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畢竟是不一樣的肉。
等到父母老了,只有你守在病榻前。很多人說你孝順,很多人說你有福報。你覺得眼前遭遇的這一切既然碰到了,那就做吧!或者既然沒人來做,那就我來做吧。
如果家中只有一位獨生子(女),或許還能因為責無旁貸而任勞任怨??僧敿抑杏袃擅陨系淖优渲幸粋€人自私自利,逍遙于自己的天地,或以忙碌為借口,不能均等地扛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另一個獨挑大梁的人就算再怎么心甘情愿,也難免會有心生委屈的時候。
尤其在病榻之前,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心理矛盾與日常沖突非常多,彼此都會面臨情緒管理的嚴酷挑戰(zhàn)。反而是那些沒有負責家計與照顧的子女能夠和父母維持平和甚至親密的關(guān)系,對苦守病床前的照顧者而言真是情何以堪?
有的人說你來還債,有的人說你來報恩。你只知道自己和父母緣分很深。相對于那些背離親緣的孩子,已近中年的你還能陪在父母身邊,不論你覺得幸福還是辛苦,都是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
大部分的朋友之所以百般珍惜這段時光,其實心中都是百味雜陳,很努力把別人眼中的辛苦活成自己想要的幸福。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從小都被父母疼過愛過,而今他們已經(jīng)病老,理當回報親恩;一方面是想把握這個盡孝的機會,不想讓自己將來有任何遺憾。
但還是有例外的中年子女,他們從小并不特別被父母疼愛,甚至還曾在家暴中受虐,在成長歲月中,因為極度缺乏安全感,經(jīng)歷過很多崎嶇。當父母病老體衰時,其他手足棄之不顧,只有他不遠千里回去隨侍在側(cè),重返那個不被愛的童年境遇,把自己內(nèi)在最深刻的恐懼鍛煉成最難得的勇敢,升華成最美麗的靈魂。
(摘自《廣州日報》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