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文軍
學生時代
一米二以下的世界
文/黃文軍
有相當長的時間,約莫有光從牽牛星到達織女星(牽牛星和織女星相距十六光年)除以二的時間,我都處在一個一米二以下的世界里。
這是一個很小的世界,但于我而言,卻大得出奇。
那時候,我和八仙桌一般高,吃飯必須跪在板凳上,坐著就夠不著。
那時候,我坐公交車不需要買票,但我偏偏喜歡踮起腳尖,爭取高過買票的那條線。
那時候,放學后作業(yè)不多,丟下書包,可以滿世界地跑、跳、笑,大聲喊叫。
那時候,剛有電視,就三個頻道。每天傍晚五點半準時守著電視機,不愿錯過心愛的動畫片半秒。
那時候,會在蠶豆地里找“小耳朵”,就是那種漏斗樣的變形的葉片,很稀少,很不起眼。我會把它當作海螺,放在耳邊傾聽。當然,什么都聽不見,耳朵都差點被堵住了。
那時候,不明白為什么月亮走我也走,還以為那是因為我的引力。
那時候,會在糖果廠門口撿人家不要的糖紙,做成各種小玩意兒。
那時候,煩惱真少,拿著一千倍的放大鏡,估計也找不著。
那時候,我常在作文里寫,我的家四面被水包圍。老師卻說:不對,不對,那不叫包圍,叫環(huán)繞。
我的家四面被水環(huán)繞,往南一公里一條,往北八百米一條,往東一百米一條,往西五百米一條。
西邊的那條,是最大的。
那時候,我以為,這便是傳說中的長江了,后來才知,那不過是長江的支流——黃浦江——的支流。
那時候,這條大河里常有拖船經過。為首的大船用纜繩銜接一艘又一艘的小船,帶起滾滾浪花。坐在岸邊,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數拖船的數量,感受浪花拍打河岸的力量。
那時候,我以為和神話傳說一樣,這四條河里也一定住著龍王,后來才知,龍王沒有,龍蝦卻不少。
那時候,有很多人駕著小船在河里捕魚。遠遠望去很小的白點,其實卻是不小的魚。我第一次知道近大遠小的道理,便是在這里。
南邊的那條河,是最小的。
最奇怪的是,它每天都會變幻出不同的顏色,紅色、綠色、藍色、紫色……
那時候,我以為這便是傳說中的五彩河,后來才知,那不過是印染廠排出的污水。
那時候,我最好的朋友住在這條河的源頭,我卻住在這條河的盡頭。我以為,這便是世間最遙遠的距離了。后來,朋友去了另外一個大洲,時差十二小時,真正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了。
東邊的那條河,不大也不小,河邊有座廟。
長我?guī)讱q的孩子,在游泳時,撿到了一個破碗,碗底寫著:制于大明成化年間。我們開始爭論這個碗的歷史有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還是幾億年。從此,我開始喜歡歷史。
北邊的那條河上,建有一座超高的橋。裝滿稻谷的人力車在橋上拉上拉下,十分吃力。那時候的我,應該是推動人力車前行的最后一根稻草。
橋下,還有一條廢棄的水泥船,艙里已經長滿了野草。我時常會站在廢船的船頭,想象著大船破浪前行,想象著新大陸就在前方。
前方,應該有最美的花花樹樹蟲蟲鳥鳥吧!
那時候,還沒學習園林,身邊的各種植物,都是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
第一次看到中國石竹時,我管它叫鉛筆花??纯此幕ò辏嘞窬砉P刀卷出的鉛筆花呀!
第一次看到三色堇時,我管它叫鬼臉花。看看它的模樣,多像一張骷髏臉呀!萬萬沒想到,它的別名還真叫鬼臉花。
那時候,還分不清楊和柳,統(tǒng)稱為楊柳。
那時候,還分不清梧桐和懸鈴木,都叫懸鈴木。
當然,如果我現在不是以這個為專業(yè),可能至今也傻傻地分不清。
那時候,不管夏天的太陽有多毒辣,都會滿世界地瘋跑,用自制的網兜去捕捉知了和天牛。
聽說知了可以吃蚊子,我就把它們放在蚊帳里。
聽說天??梢杂柧毘啥肥浚矣谑翘焯爝x出最大的天牛與鄰居家的孩子對戰(zhàn)。
雖然那時不過是為了樂趣,實際上卻起到了控制蟲害的作用。如果當時有什么消滅害蟲達人的評選,我應該肯定能獲獎吧。
只是那個不怕酷熱的我去哪兒了呢?
那時候,課文里提到了美麗的翠鳥,我于是天天守在有蘆葦的地方,等待它的出現……
自然,它出現了。
那時候,從課外閱讀文章里聽說了信天翁,我于是天天望著天空,期待它的降臨……
汗,怎么可能出現呢?
那時候,燕子在我家屋檐上筑巢。屋檐有點漏水,一次暴雨,燕巢就這么掉了下來,那些雛鳥可還沒學會飛翔呢!
試著將燕巢放回去,不行,任何膠水都不起作用。
試著給雛鳥喂食,不行,它們什么都不肯吃。
我記得,這件事情的結局,是我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爸爸說,別傷心,明天,遠方的燕子還會來的。
遠方,其實就是離我家差不多一千米遠的地方,是一座鐘樓。
鐘樓是座五層帶大鐘的樓。
那時候,我以為那是世界上最高的樓了。我甚至幻想著,它是機器人變的,可能是變形金剛,也可能是金剛葫蘆娃。(喂!葫蘆娃不是機器人。)
鐘有四個面,東面、南面、西面、北面。每一面都有一個鐘,大大的鐘盤、粗粗的刻度、長長的指針,四面八方的人都能看到它。
沒錯,就算隔了一千米,我還能看到它??赡墚敃r我的視力比較好,空氣也比較好吧。
那時候,我還沒有手表——雖然現在也沒有,所以,想要知道確切的時間,我就站到空曠處,眺望一下鐘樓。
每到整點,鐘聲就會悠揚地傳到遠方,遠到我以為的世界盡頭。
但是沒多久,大鐘的時間就不準了。東面、西面、南面、北面,四個方向的時間都是不一致的。起初還有專人維護調整,漸漸就沒人關注了。如今,大鐘的鐘盤灰蒙蒙的,恍如久遠的記憶。
我的世界,很快就高過了一米二。我越走越遠,看到的世界也越來越大。這些曾經的記憶,一度在我腦海中消失,任我怎么努力,都回想不起來。
可突然有一天,所有的一切卻又清晰無比地浮現了出來。那些我玩過的撲克牌,哪兒去了?我僅有的一把自制木頭手槍,哪兒去了?那些被我涂抹過的課本,哪兒去了?……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在公交車的刻度線前停住了腳步。
刻度已從當初的一米二,調整為了一米三。我試著蹲下身子,讓自己的發(fā)尖位于一米三那條線以下。
此時,我看到的世界,還能像以前一樣有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