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偉
(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文理學院,吉林132101)
積極情感因素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孫麗偉
(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文理學院,吉林132101)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運用智力因素外,還應運用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因素。情感因素的正確運用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為學生英語技能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是以向社會輸出更多具有高素質(zhì)綜合能力的英語人才為目的,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如能正確的利用情感因素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qū)W生的潛能,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都會得到顯著的進步和提高。
積極情感因素;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英語能力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是以向?qū)W生傳授有關(guān)英語語言、文學、政治、經(jīng)濟、外交、社會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目的的教學。不言而喻,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所輸出的人才應具有一定的英語技能,即較強的聽說讀寫譯能力,開展良好的課堂教學對于提高學生英語技能至關(guān)重要。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利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固有的特點和優(yōu)勢,最終達到向社會輸出更多優(yōu)秀英語人才的目的也成為學者討論的焦點。通過大量的觀察和課堂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教師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在向?qū)W生傳授語言知識的過程中,如能調(diào)動師生的諸如動機、性格、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課堂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而學生的英語能力亦可得到顯著的提高。本文所討論的非智力因素指積極的情感因素,如愛,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自信豁達,永不屈服的精神等。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如都能投入積極情感,并使這些情感因素潛移默化的貫穿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始終,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會生動有趣。
互敬互愛指教師愛護和尊敬自己的授課對象學生,學生愛戴并擁護自己的老師。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各個課程體系和同學們聯(lián)系在一起,各個課程體系則成了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這一紐帶是無生命的,因此,如何通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把這一紐帶變成溝通情感的橋梁則是一種藝術(shù)和境界。教師的教授方式關(guān)系到學生對此門課程的喜愛程度,影響到學生對整個專業(yè)的態(tài)度和看法,關(guān)系到學生今后所作選擇的各個方面,因此,教師傳授知識的方式極其重要。首先,教師應愛護和尊敬自己的學生。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中教師總是權(quán)威的一方,高高在上,教師總是站在權(quán)威的一方去改正批評學生的錯誤,而很少考慮到大學生作為獨立成年個體的感受。只要學生犯錯誤,老師便立刻糾正,有時甚至提出批評,這種教學方式會嚴重挫傷同學們的積極性,使同學們在課堂上有言不敢發(fā),從而導致了語言這種以交際為目的的交流工具在課堂中變成了枯燥的知識點,久而久之,學生只會應試,而不會開口說話,從而背離了語言作為交際功能的初衷。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尊重學生的情感,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講究批評的藝術(shù)和策略,做到在批評中有表揚,在表揚中有批評,以維護學生的自尊。大學教師作為特殊群體在課后與同學交流的機會很少,因此課堂則成了培養(yǎng)師生情感,交流感情,傳遞思想的陣地。教師對學生表示尊重的點點滴滴可以在短短的幾十分鐘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教師授課的準備程度,教師講課的言談舉止,教師的一個充滿信任、贊美和鼓勵的眼神,教師的充滿激情,抑揚頓挫的聲音,教師始終如一的微笑,教師的一個揮灑自如的手勢,教師的一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深的影響?!敖處煹暮吞@可親,平易近人等良好的人格魅力、知識素養(yǎng)和敬業(yè)精神都可以在課堂中通過授課傳遞給學生。”[1]教師的這些氣質(zhì)可以感染學生,學生自然對授課老師投來敬佩和贊許的目光,而學生可以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責任、愛心和鼓勵,愛上這個老師,從而愛上這門課,那么學習成績的提高則指日可待。
學生尊重和愛護自己的教師是建立在教師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基礎(chǔ)上的,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現(xiàn)今大學課堂中,不尊重教師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如課堂說話,玩手機,看與課堂無關(guān)的內(nèi)容等,針對這些現(xiàn)象,教師應首先提升自身的素質(zhì)和人格魅力,其次學生更應該反思自我,學會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對教師的授課內(nèi)容予以積極的回應和配合。學生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聽課狀態(tài)完全會影響到教師的講課狀態(tài),因此,教師在授課中要把這一點傳遞給學生,使他們能夠積極地主動地投身到學習活動中來。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最看重的是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學習態(tài)度和課堂參與度,這包括對知識的渴望,與老師眼神的交流和心靈的碰撞,積極的回應,對老師肯定的微笑等等,因此,學生聽課和參與課堂的激情和狀態(tài)可以感染教師,形成師生關(guān)系的良性循環(huán)和課堂授課的和諧的韻律。
英語對于大學生而言不僅僅是一門語言更是一門技能和工具[2]。然而由于各種各樣的內(nèi)因和外因,同學們會在英語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便一蹶不振或灰心喪氣,從而影響英語學習的速度和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樂觀自信的學習態(tài)度,要鼓勵學生說英語,盡量忽略不影響交際的語言錯誤,要在與學生眼神交流中傳遞對學生的贊美,鼓勵和肯定,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盡量對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知己知彼,從而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更有針對性,如根據(jù)學生的基礎(chǔ)來分配問題,基礎(chǔ)較好的可以設(shè)計稍難的問題,而基礎(chǔ)較差的可以設(shè)計相對簡單的問題,從而因材施教,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踴躍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此外,在班級教學中,學生學習效果會有差別,甚至兩級分化,為了盡量縮小差別,教師要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具有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尤其是提問環(huán)節(jié),要及時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回應,要對學生的回答給予積極的肯定和中肯的建議而不是打擊性的批評。在平時教學中要經(jīng)常向?qū)W生滲透一個觀念,即告訴他們衡量自己進步與否的標準是要和以前的自己相比,而不要被那些比自己基礎(chǔ)好的同學嚇到。其次,要鼓勵差生,告訴他們只要來到課堂,即便是掌握了一個單詞的用法,此堂課也是有益的,有收獲的。學生在教師的這種激勵下,自然有想掌握更多單詞,想學會更多知識的渴望。最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亦是培養(yǎng)其樂觀自信態(tài)度的前提。如果學生愿意去學習,主動去選擇學習,主動去處理困難,再多的困難也會迎刃而解。教師在課堂中應盡量啟發(fā)學生,時常把問題丟給學生,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體,自己應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如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讓每個學生以解決任務的方式進行英語學習,教師只是監(jiān)督者的角色,這樣可激發(fā)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再如,教師可盡量設(shè)計以小組為單位的集體討論活動,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集體意識,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這個小組中不可或缺的一員,自己的表現(xiàn)也會影響到整個小組,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3]。
首先,教師如能在授課之前做充分的準備,在傳授知識過程中能持有一份嫻熟與自信,在講課過程中能與學生有眼神交流,在適當?shù)臅r候能適當利用動作和手勢,那么教師的這些優(yōu)點會在無形中影響學生,使學生在潛意識中感受到教師的激發(fā)和鼓勵,使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喜歡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并感受到學習也是一種享受,使師生情感在課堂教學中達到共鳴,從而帶動整個課堂氛圍。其次,教師所設(shè)計的課堂活動也是影響課堂氛圍的關(guān)鍵因素。如果一堂課只是教師一言堂,學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回應老師的授課內(nèi)容,那么學生對于此門課程的參與度肯定不會很高,而學習也只是一種壓力,并非是一種快樂。因此,多姿多彩的課堂活動,如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短劇表演,情景教學等對課堂氛圍的提高很有幫助。當今大學生多為90后,個性鮮明,頭腦中經(jīng)常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大多數(shù)表現(xiàn)欲望較強烈。因此,教師可抓住學生愛表現(xiàn)的心理,在課上布置一些與課文相關(guān)的話題,課后讓同學們自己編寫劇本,自行找“演員”排練,并在課上進行表演。這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分工,也會從參與中體驗到自己的價值和快樂。這種活動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并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學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最后,教師要盡可能的減少學生們的憂慮,講究評價的機制和策略,找出每個學生身上的優(yōu)勢,先褒后貶,而貶只是建議性的或鼓勵性的言語,以此來使學生感到有“面子”,從而激發(fā)他們敢于回答問題的膽量及不怕犯錯的勇氣。學生的能力則會在鍛煉中不斷培養(yǎng)和壯大[4]。總之,教師如能千方百計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地學習氛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進步則不是紙上談兵。
若把教師授課比喻成演戲,那么學生則是演員,而教師則并非主角而是導演。一個好的導演除了要時時刻刻做出安排和決策外,更應運用自己的激情調(diào)動演員的激情,教師授課亦是如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前首先要充分調(diào)動自己積極飽滿的教學熱情,因為這些熱情和真誠會毫不保留的傳遞給學生。無論授課的內(nèi)容有多么枯燥,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可以通過教師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慷慨激昂的話語,生動大方的身勢語而被調(diào)動起來的。因此,教學過程是一種動態(tài)的靈動,而使之靈動起來的正是教師,是教師課前的用心設(shè)計和課上的全身心的投入,是教師的生動講解和充滿激情的教學。教師的激情是教師良好綜合素質(zhì)的完美展現(xiàn),也是教師甘愿做紅燭精神的生動寫照。教師如在授課中缺乏激情,課堂也就沒有了靈動和生機。《教師博覽》中曾記載梁啟超上課的情形;“梁啟超在講到精彩之處,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嘆息,”“悲從中來,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情緒好轉(zhuǎn)又“涕淚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比缒苌弦还?jié)這樣的課,那么再枯燥無味的內(nèi)容也變得華麗無比了。教師在授課中能充滿激情就是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為學生鋪設(shè)了求學之路。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何收放自如則成了所有師者應揣摩和斟酌的。
現(xiàn)今,高科技多媒體教學深入課堂,教學器具也是今非昔比,教學環(huán)境也日趨完善,教學設(shè)計也日趨合理,然而課堂中總好像是缺少點東西,或許缺的便是教師的激情?!敖處煹募で闊o論是在簡陋的教室,還是在高科技的今天都應成為教師授課中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因素”。沒有了激情,課堂便沒有了靈動,那么師生之間便無法達到通過知識鏈接到一起的精神和情感的共鳴。用激情去授課,因為激情中傳遞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愛和責任[5]。
本文從四個方面來探討非智力因素即積極情感因素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通過討論得知,情感因素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自信樂觀的態(tài)度,提高英語能力的重要性有重要意義。教師如能在課堂中有效利用積極情感因素,并把這些因素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始終,那么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則是可望可及的。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如能融入積極情感因素,課堂教學則會變得生動精彩,學生才會收獲課堂內(nèi)外的財富。
[1]朱玉霜.情感因素對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J].英語廣場,2015(03):52.
[2]王潤秀.重建教師的尊嚴[J].教師博覽,1993(03):38.
[3]高國鵬.基于情感因素的大學英語課堂互動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5(08):5.
[4]伍婷婷.淺譯移情在大學英語口語課堂中的應用[J].赤字,2015(01):6.
[5]韓進之.教育心理學綱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11.
責任編輯:吳艷玲
The Application of Emotional Factors on Non-English Major Classroom Teaching
SUN Liwei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School of Ars and Sciences,Jilin 132101)
Emotional factors should be impli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for Non-English majors in addition to intelligence factors.Applying the emotional factors in English teaching is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not only in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study interests,but also to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attitude,which in turn will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English learning.The purpose of Non-English majors is to transmit more talents with English ability to society.Therefore,if teachers can make use of the emotional factors in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ively and actively,the learning effect and learning ability will finally be improved.
active emotional factors;non-English majors classroom teaching;English ability
H319
A
2015-08-26
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教學改革項目(JGYB201509)
孫麗偉(198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講師,研究方向: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