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 王 翥
越說越精彩——高中數(shù)學課堂“說題”的應用
江蘇省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王翥
為了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情況,鍛煉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運用能力,“說題”的課堂教學方法走入了人們的視線,學生要掌握的不僅是最后的解答結果,更要說出得到結果的過程。學生“說題”的過程,能讓老師了解學生的分析、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水平,更清楚地了解學生哪方面的知識需要加強,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認知能力。
高中數(shù)學課堂;“說題”;應用
升上高中后,數(shù)學課程難度明顯加大,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更高。為了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情況,鍛煉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運用能力,“說題”的課堂教學方法走入了人們的視線,學生要掌握的不僅是最后的解答結果,更要說出得到結果的過程。學生“說題”的過程,能讓老師了解學生的分析、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水平,更清楚地了解學生哪方面的知識需要加強,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認知能力。本文針對如何更好地應用“說題”方法提高學生數(shù)學素質展開了討論。
實數(shù)a、b、c、d滿足條件:(1)a<b,c<d;(2)(a-c)(b-c)>0;(3)(a-d)(b-d)<0,則有:()。
A.a<c<d<bB.c<a<b<dC.a<c<b<dD.c<a<b<d
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五分鐘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之后展開對學生的提問。
師:哪位同學可以說說對這道題的理解。
生1:這道題主要考查了實數(shù)的比較方面的知識,我們條理清楚地理清題目中給的條件。
師:說得很好,那么誰來幫老師理清這道題目中的條件呢?
生2:我們可以先根據(jù)條件2和條件3分析出a、b與c、d之間的關系,根據(jù)條件再借助數(shù)軸來比較大小。
師:沒錯,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這道題大致的思路,下面誰來詳細地解開這道題。
生3:因為(a-c)(b-c)>0,我們可以得到a、b和c在同一側,又因為(a-d)(b-d)<0可以得到a、b和d在不同側,再結合條件(1),a<b,c<d,將四個實數(shù)標明在數(shù)軸上,可以得出結論c<a<b<d,故選D。
師:解釋得非常精彩,接下來大家說說,從這道題中,大家有什么收獲啊?
生4:這道題讓我學會了一個方法——數(shù)形結合,很難想的問題,轉移到數(shù)軸上便一目了然了。我還明白了對于這種比大小的推理題,我們要保持頭腦清醒,從好入手的條件入手,便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
師:說得非常好,我希望大家從這道題中學到的不僅是答案,更是方法和經驗。善于總結,我們的能力自然會提高。
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速度較快,只要上課走神一會兒,再想聽課就很難跟上進度,所以教師能做的就是盡量讓每個同學都始終保持和教師一個進度,想讓學生不走神就要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課堂討論。教師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先進行小組討論,再以小組為整體,讓學生依次站起來講解題目。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進講解的過程,包括一些數(shù)學功底較薄弱的學生,都可以在自主講課的過程中動起來。因為這種方法無形當中給了學生一種壓力,要想在同學間不丟面子,完整地把題目講解出來,至少每個學生都要完全地理解這道題,除此之外還要做很多其他的準備,這樣下來每個同學都會對自己講解的題目留有深刻的印象。而對于其他小組講解問題時,仍然面臨著學生認為自己的任務完成了便可以不聽講的問題,這時可以采用提問加分的方法吸引住其他學生的注意,坐著的學生對在講課的同學所講的題有什么疑問及時提出,能提出問題或找到講題組同學的漏洞的小組便可以加分,一節(jié)課下來得分最高的小組可以獲得獎勵。這樣就能夠讓所有學生的大腦動起來,并且可以保持學生整堂課都注意力集中。
學生“說數(shù)學”方法的展開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參與其中,可是這并不代表教師可以放松警惕,教師需要在必要的時候加以引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通過不斷的引導,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思路。學生沒有講課的經驗,加上心里素質差,站在講臺上的時候難免會有忘記思路的時候,這時候教師便要旁敲側擊地提示講課的學生,并讓學生放松心態(tài)。在課堂結束前,讓學生自主總結當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和學到的主要數(shù)學思想方法,在學生總結完之后,教師還要加以補充,加深學生的印象。
讓學生講題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大聲地說出來,之所以要求用“說題”的方法代替?zhèn)鹘y(tǒng)的只寫不說,就是為了讓學生把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用有聲的外部語言表達出來,實際上是對學生能力的進一步考驗。如果學生能準確清晰地將思路表達出來,則說明他已經完全理解了這個問題,如果轉移到紙上,學生一定能快速地做出來。同時這也是對學生自信心的一種訓練,學習數(shù)學也需要有自信,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學生往往會習慣性地否定自己的答案和思路,也許他的思路是完全正確的,造成“不敢想”的現(xiàn)象。所以,“說題”的要求不僅是說出答案和思路,還要求學生身體站直,聲音洪亮,吐字清晰。
“思維是無聲的話語,言語是出聲的思維。”數(shù)學“說題”的教學模式為師生提供了交流探討的平臺,通過“說題”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活動。能不能將這種模式進行下去關鍵在于教師要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沒有顧忌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否正確,讓他們主動地嘗試失敗、體驗成功。在一次次訓練中挖掘出學生各方面的潛能,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不僅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理清自己的思路,還可以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展示自己的能力。
學生在嘗試講清題意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反思自己思路上的錯誤,最終得以“自圓其說”,增強了學生的應變能力,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充分體現(xiàn)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的新課改教學理念。潛移默化中就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建立起一種高效、和諧的師生關系,那我們就一定能將我們的課堂打造成“高效課堂”。
[1]陳曦.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預習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8(07).
[2]鄧海棠.滬澳高中畢業(yè)生數(shù)學開放題解題能力比較[D].華東師范大學,2013.
[3]鄭毓信.數(shù)學課程改革深入發(fā)展之若干關鍵問題[J].中學教研,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