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泛華實驗小學 謝愛華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開展互動教學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泛華實驗小學 謝愛華
傳統教學模式中一味“灌輸”的模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打造一個互動的課堂,讓課堂更加開放、更加真實、更加多維,是每一位教師所必須考慮的。我根據自身多年小學數學教學經驗,結合自身實踐,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可行性進行了實踐探究,并提出一些可行措施,希望能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參考與借鑒。
小學數學;數學教學;互動教學
以往教育模式中,教師向學生“強行”灌輸知識點,這樣的做法并不能切實激發(fā)大部分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展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實現課堂的有效互動,才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重要途徑。這樣的做法要建立在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的前提下,適合把知識在具體情境中直觀展示,在互動中讓學生學會合作探究,自主探究,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涯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指導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抓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這些特點,再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動手操作情境,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發(fā)現知識,探究知識,構建知識,熱愛知識。例如,在講授三角形三條邊長關系時,就可以利用小學生喜愛的動畫人物來引入。可以提出問題:“紅太狼給灰太狼三根木棒,說:今天晚飯前要是你不能把這三根木棒擺成一個精美的三角形,今天的晚飯你就不準吃??墒腔姨悄弥景粼趺匆矓[不出三角形,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說著便拿出三根事前準備的木棒讓學生觀察。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便會被激發(fā)出來,紛紛拿出課前讓準備的木棒擺來擺去。最后大家經過實踐,又通過和同學間的互相討論,得出一個結論:紅太狼給的木棒有一根太長了,比另外兩根相加還要長,所以才不能擺出三角形。在這個結論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繼續(xù)探究,最終便可以引出本節(jié)知識點“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找到這樣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知識,這樣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教師想要教的知識點,更多的是自我探究能力的增強。
現代意義上的教學,是由教師組織,學生參與的有計劃性、目的性的有效學習的過程。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但不是“獨裁者”,整個過程應該是教師和學生溝通與合作,更多的表現形式應該是師生間的互動。教師應當知道,寬松的外部條件和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是平等和諧對話的基礎,而平等和諧的對話是課堂互動的基礎。人人參與,良好的師生對話或者生生對話才是真正的和諧對話。對于學生的反饋,教師也要及時給予信息,引導學生,這樣才能做到心靈和心靈、思想和思想的融合,學生才能主動接受。如果對話的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或者學生的對話是壓抑的,那么學生無法有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來放松自己,便無法敞開心扉,這樣的互動不是新課標倡導的互動教學。教師應當時刻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更多鼓勵,這樣才能讓互動教學更好地走進課堂,走進學生心靈。
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融入到實際教學過程中,這樣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我在教學生平均數這一概念時,將游戲引入到課堂當中:將學生不均等分為A、B兩組,A組6人,B組3人,然后讓每個學生踢毽子,最后以總數為勝。結果顯而易見,A組獲得勝利。這時候B組的同學便不答應了,說不公平。我適時引導:“為什么不公平?A組的總數多???”立即便有學生回答道:“A組人多,個數多是正常的?!蔽以賳枺骸澳窃鯓硬潘闶枪降哪??”又有學生說道:“把他們的個數均分到每個人頭上,均數大的獲勝。”學生頭腦中已經有了“均分”這個概念,說明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有了平均數這一個初步概念。教師這時順勢引導新課,便會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情境中具體分析,交流探討,通過互動實現了知識的學習,有效達成了教學目的。
學生的獨立探索能力和交流能力也可以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來發(fā)揮。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的時候引導學生獨立探索,并及時深入各個小組,了解他們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客觀分析思考問題。讓學生學會“質疑”自己和別人,多問幾個為什么,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讓別人相信自己的想法和結果。這樣,不僅僅讓課堂互動更加有效,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交際能力。
總之,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自我探索、思考,發(fā)現知識,熱愛知識,構建知識,離不開教師的努力和引導。一個互動的課堂環(huán)境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吸收知識,提高課堂效率,而且可以鍛煉他們的思維、交際能力,為將來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1]居士芳.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24).
[2]郭志龍.淺談小學數學中的合作學習[J].新課程,2012(01)中旬.
[3]許秀聰.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探微[J].中國校外教育,2010(10).
[4]楊春容,余海濤.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下卷(一)[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