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強
(山東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肥城271612)
經(jīng)驗交流
石橫特鋼提高熱軋帶肋鋼筋收集質量的措施
曹文強
(山東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肥城271612)
為適應出口標準要求,石橫特鋼對熱軋帶肋鋼筋打捆包裝生產線進行改造。通過增加打捆裝置、噴漆槍代替手工毛刷刷漆、規(guī)范標牌懸掛等措施,收集包裝質量明顯提高,作業(yè)率提高10%~15%。
熱軋帶肋鋼筋;打捆裝置;噴漆槍;標牌
山東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鋼材出口主要以出口熱軋帶肋鋼筋為主,其品種標準有加標、英標、日標、美標等不同標準,規(guī)格直徑涵蓋10~32 mm。一棒車間是石橫特鋼一條年產量100萬t的棒材生產線,車間生產的熱軋帶肋鋼筋品種結構主要以小規(guī)格Φ10~18 mm為主。由于出口鋼材的收集包裝方式不同于國標材,往往需要兩端刷漆,頭、尾道次打捆需打雙股,對齊頭、標牌等產品質量要求比較嚴格,傳統(tǒng)的生產工藝已不適應出口材的收集包裝,影響生產節(jié)奏,制約著產品質量。為提高收集包裝質量,對有關設備和操作方式進行了改進。
精整收集包裝區(qū)主要工藝流程為:冷床→850 t冷剪切定尺→檢驗→短尺挑揀→打捆→稱重→掛牌、入庫。
1)打捆質量差。主要表現(xiàn)在:打捆松,鋼筋膨散;打捆扭結差,容易造成散捆;需人工打雙道,打捆線間距大。一棒車間打捆機最初設計形式為自動打捆,其主要技術性能參數(shù):捆線抽緊力9 kN,圓捆直徑Φ150~550 mm,操作壓力10 MPa,電機功率11.0/12.5 kW。打捆機的主要缺點是只能打單道,且不適應小捆徑。為滿足出口材端部打雙道的要求,需要有2臺打捆機連續(xù)打兩道次,但雙道打捆線無法并攏在一起,不但影響打捆質量,且降低了生產節(jié)奏;同時,由于出口材捆重執(zhí)行國家一級標準(捆重≤2 t)[1],鋼筋支數(shù)少,捆徑只有同規(guī)格、同定尺國標材的70%,與打捆機配套使用的棒捆形成裝置就會出現(xiàn)抱不圓,造成打捆松。
2)鋼筋端部噴漆效果差。鋼筋端面噴涂不均勻,側面沾漆多。出口材包裝要求不同于國標,大部分出口材要求端部需用油漆噴涂。生產中鋼材打完捆后在水平鏈條上采用毛刷刷漆,節(jié)奏慢且刷漆質量較差,容易污染標牌;采用鋼材落垛后在成品垛上刷漆,油漆容易滴落,影響產品表面質量和標牌的清潔度。
3)標牌脫落率高。Φ10、Φ12 mm小規(guī)格熱軋帶肋鋼筋掉牌嚴重,質量投訴不斷發(fā)生。鋼材標牌懸掛往往采用焊釘焊接的方式,而出口材端部的油漆影響了標牌的焊接,導致掉牌率高。為此,采用先掛牌再噴漆的方式,導致標牌沾漆污染;采用先焊接焊釘再噴漆,最后手工掛牌的方式,由于標牌孔變大或者損壞,標牌也容易脫落。
4)齊頭質量差。一棒車間齊頭設備主要有震動料筐、拍齊擋板和齊頭擋板。由于出口材定尺長度較長,為12 m,若生產節(jié)奏控制不好,收集過程中鋼筋由三段鏈落入收集料筐就會出現(xiàn)齊頭效果差的問題。齊頭不好直接影響鋼筋端面噴漆,嚴重時可能掛彎造成彎頭,影響產品質量。有時還會令用戶誤認為鋼筋定尺長度不夠。
3.1配套增加打捆裝置
為滿足出口材的打捆要求,解決打捆問題,對打捆機進行了升級改造,在原有4臺打捆機的基礎上增加了2臺雙股打捆機。1臺用來頭、尾打雙道,另一臺用來滿足有中間道次打雙股要求的出口材打捆。同時,配套增加了2臺新型棒捆形成裝置,改善了鋼筋抱圓度,提高了打捆松緊度。此外,為保證打捆質量,要求打捆機扭結不低于3匝,端部打捆距離規(guī)定在650~850 mm,有效的避免了出口材吊裝轉運過程出現(xiàn)的打捆線脫落、散捆。
3.2采用噴漆槍噴涂
經(jīng)反復試驗和摸索,采用噴漆槍代替手工毛刷刷漆,既不影響生產節(jié)奏,又能保證噴漆效果,整個過程在稱重水平鏈上完成。噴漆原料采用油漆和醇酸稀料的混合物,配比按4∶1;通過橡膠軟管引入壓縮空氣,并連接在噴漆槍上。噴漆效果均勻且鮮亮,縮短了噴涂時間。既保證了噴漆質量,又不影響生產節(jié)奏。
3.3規(guī)范標牌懸掛
車間采用先預留1支鋼筋,噴漆前用木棒或者鋼管遮擋住,鋼筋端部噴完漆后,再在預留的鋼筋上焊上標牌,這樣標牌既懸掛牢固、不易脫落,又不會粘上油漆污染標牌。同時,焊釘位置的選擇也應講究一定技巧,盡量避開端部邊緣選擇中間處鋼筋焊標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鋼材轉運和吊裝過程中出現(xiàn)掉牌現(xiàn)象。
3.4提高鋼材齊頭質量
收集區(qū)影響齊頭質量的因素主要有:震動料筐震動頻率低;拍齊裝置壓力小,拍齊效果差;打捆輥道縫隙、棒捆成型裝置扎鋼;計數(shù)完成后分鋼時兩側鋼筋運行不同步,鋼筋搭在齊頭擋板上,影響齊頭效果。解決措施:根據(jù)不同品種規(guī)格制定震動料筐不同的震動頻率,從而解決生產中震動負荷大的問題;將齊頭擋板制作成可調節(jié)的活動擋板,隨時根據(jù)齊頭效果調整擋板位置,以彌補拍齊裝置壓力小導致齊頭差的問題;針對鋼筋在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扎鋼,及時焊補打捆輥道的縫隙,確保輥道中肉眼所見縫隙控制在5 mm以下;同時在每個成型裝置入口處增加輸送輥,有效避免了鋼筋扎入成型裝置導致的齊頭質量差;安排專人負責分鋼,保證鋼筋在三段鏈上運行同步,使鋼筋完全落入收集料筐。
通過采取以上改進措施,出口鋼材打捆、刷漆效果以及齊頭、標牌懸掛質量得到明顯改善。2015 年1—9月份未出現(xiàn)產品質量投訴。同時,提高了生產節(jié)奏,減少了因噴漆、打捆導致生產節(jié)奏慢的影響,作業(yè)率提高10%~15%。
[1]王軍,陳輝,劉和松.棒材打捆包裝生產線全自動化改造[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2(11):103-105.
TB489
B
1004-4620(2016)03-0075-02
2015-11-25
曹文強,男,1988年生,2011年畢業(yè)于內蒙古科技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yè)?,F(xiàn)為山東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科助理工程師,從事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