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若一 李汶澤 沈予曦
在2015世界青少年機器人邀請賽的FRC項目中,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qū)的18支代表隊同場競技,東北育才學校第3屆紅色颶風隊與美國Code Orange隊、天津二南開晶采隊組成的聯(lián)隊勇奪聯(lián)盟總冠軍。東北育才紅色颶風代表隊已有3年參加FRC比賽的經(jīng)驗,從2014年作為中國唯一的代表隊赴澳大利亞首次參賽,斬獲亞太區(qū)最佳新秀獎和聯(lián)盟冠軍,到2015年3月第2次赴悉尼獲得“最佳工業(yè)設計獎”,再到本次邀請賽又獲冠軍聯(lián)盟。
回顧這次比賽,從拿到比賽規(guī)則到確定設計方案再到成型,我們僅用了半個多月時間,經(jīng)過一次次頭腦風暴,一次次集思廣益,歷經(jīng)3次方案重組與改進,我們終于設計出了相對理想的機器人。雖然時間緊任務重,甚至沒與機器人進行賽前磨合(由于得到通知后2周我們才確定參賽,相比其他隊伍少了l5天準備時間),但是由于紅色颶風在FRC上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我們最終以高素質和非凡的創(chuàng)新能力奪回了總冠軍大旗。我們的機器人進行遠攻戰(zhàn)略,拋射穩(wěn)、準、狠,能飛出16m長的拋物線,命中高2.6m的靶心,震驚全場。我們也是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在內的18支代表隊中唯一一個可以射這么遠距離的隊伍。這種拋射的難度就相當于一個球員在自己的球門開球直接射入對方球門,而且速度極快,每場2分鐘比賽時間可以射入10~30個球。
在為期3天的比賽中,有l(wèi)天的準備與調試時間,l天半的循環(huán)排位賽時間和半天的淘汰賽時間。為了讓第1天調試時間不是很匆忙,研究規(guī)則的工作開始于抵達北京的當天晚上。我們無暇顧及旅途疲憊便拿起賽程討論,隊員們放下比賽規(guī)則時已經(jīng)是晚上11點。
排位賽中,不僅需要出色的設計,臨場發(fā)揮同樣重要。因為這項賽事除了比賽的成分,更多的是game的驚險刺激。當半人高的機器人瞄準補給投射時,我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此刻,決定成敗的是玻璃幕墻后的操作手們——只要一緊張轉彎過急,飛盤就會卡在傳送道上,全盤皆輸。
選拔操作手時,教師開玩笑地說:“操作機器人就像是打電玩?!倍叩拇_相似,不過,當熒屏光影變?yōu)閷嶓w機器人時,冷靜的判斷力和迅速的反應力也成了必需。最終,精心選拔的操作手經(jīng)過多次嘗試后選定了穩(wěn)扎穩(wěn)打的戰(zhàn)略,保障隊伍在緊張的資格賽中取得了最為優(yōu)異的成績。
在第1輪排位賽的洗禮中,我們不斷改進機器人的結構及控制參數(shù),使機器人更加適應場上的比賽節(jié)奏。機器人優(yōu)異的表現(xiàn)使得我們順利進入第2輪淘汰賽,并與資格賽第1名的美國隊結成同盟。
23日下午2點,淘汰賽正式開始,隨著對手一個個被淘汰,我們的對手也逐漸變得強大。在連續(xù)的投擲之下,我們的機器人不斷受到損傷。為了給隊員足夠的時間修復機器人,2場比賽之間的間隔也變得越來越長。決賽開始后,我們成功鉗制了對方聯(lián)盟的2名機器人,為我方聯(lián)盟的主攻創(chuàng)造機會。在頒獎典禮上,當紅色颶風的名字被主持人念出時,全場沸騰了。我們和聯(lián)盟隊友擁抱慶祝,那情形真的難以用語言描述。
在比賽中,除了技術與思想的不斷碰撞,我們也收獲了與國內外隊伍的友誼。比賽場地設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室內比賽場有一個籃球場大小,隔著維修區(qū)的另一側是世界機器人博覽會。在這里,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不同膚色的人交流著彼此對機器人的熱愛。每一支隊伍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有靚麗裝扮暖場的美國隊,他們的機器人可以從地上吸取飛盤;也有清一色帶著閃光帽子的曾經(jīng)的老盟友澳大利亞隊,微笑羞澀可愛。而我們憑借全體流利的英語和自信的風采備受矚目,總裁判毫不掩飾對于育才機器人設計理念的欣賞。一名路過我們場地的美國隊員對我們驚嘆地說:“Your schoolmust be very good.”其他的中國隊更是對這支東北唯一的代表隊一流的技術水準贊嘆不已。友誼之夜的破冰晚會上,不論中國隊還是外國隊都放下了矜持,載歌載舞;在決賽結束的賽場上,隊員們與美國加利福尼亞代表隊愉快地交流;在頒獎典禮上,F(xiàn)RC的隊伍更是一起沖上舞臺,隨著音樂搖擺。的確,F(xiàn)RC并不僅僅是機器人的比賽,它還鍛煉了我們各個方面的能力。從戰(zhàn)術謀劃到外聯(lián)交際,從機械知識再到尋求贊助,我們每個人都盡情釋放屬于自己的精彩。
比賽結束后,在接受澳大利亞記者的采訪中被問到whyengineering時,一名隊員笑著答道:“Maybewe are just born withthis kind of blood.”是啊,對機器人的熱愛讓我們成立了紅色颶風,對目標的堅持與對更高技術、更好策略的孜孜以求讓我們努力變得更好。如果說FRC是尋夢的舞臺,那么我們的紅色颶風就是造夢的工廠。從2014年初次接觸的毫無經(jīng)驗,到2015年3月的初露鋒芒,再到本次的再度奪冠,紅色颶風正在一步一步走出屬于自己的精彩。讓我們共同祝愿在一屆屆隊員的共同努力下,紅色颶風隊能夠再攀高峰,屢創(chuàng)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