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敏,林桂紅,謝 清
?
音樂療法對自閉癥患兒情緒、語言、行為、社交能力影響的Meta分析
石志敏,林桂紅,謝清
摘要:[目的]探討音樂療法對自閉癥患兒語言、行為、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影響。[方法]計算機檢索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VIP)。檢索詞選擇“自閉癥兒童”或“孤獨癥兒童”,“音樂療法”或“音樂治療”,納入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對納入的文獻進行質(zhì)量評價,采用RevMan 5.1進行Meta分析。[結(jié)果]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篩選文獻,最終納入6篇隨機對照研究,樣本共計300例病人。Meta分析結(jié)果顯示,音樂療法可改善自閉癥患兒情緒(RR=3.02,95%CI為1.93~4.11,Z=5.45,P<0.000 01)、行為(RR=7.36,95%CI為4.28~10.44,Z=4.69,P<0.00001),還可提高自閉癥患兒語言(RR=4.05,95%CI為3.38~4.73,Z=11.71,P<0.000 01)、感知覺(RR=4.62,95%CI為1.55~7.69,Z=2.95,P=0.003)和社交能力(RR=4.66,95%CI為1.90~7.42,Z=3.31,P=0.000 9)。[結(jié)論]音樂療法可改善自閉癥患兒情緒、語言、感知覺、行為和社交能力。
關鍵詞:自閉癥;音樂療法;情緒;語言;感知覺;行為;社交能力
Meta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music therapy on emotion,language,behavior and social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hi Zhimin,Lin Guihong,Xie Qing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music therapy on the emotion,language,behavior and social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Methods:It searched CNKI,Wan Fang database,CBM,VIP.The “autistic children” or “autistic children”,“music therapy” or“music therapy” were selected as the search words.The literatures inclu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study.It used RevMan5.1 to carry out Meta analysis.Results: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the 6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were included finally,a total of 300 cases of patients.Meta analysis showed that music therapy could improve the mood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RR=3.02,95%CI1.93~4.11,Z=5.45,P<0.000 01),behavior (RR=7.36,95%CI4.28~10.44,Z=4.69,P<0.000 01).It can also enhance the language (RR=4.05,95%CIwas 3.38~4.73,Z=11.71,P<0.000 01),perception (RR=4.62,95%CIis 1.55 ~ 7.69 sense,Z=2.95,P= 0.003) and social skills (RR=4.66,95%CIwas 1.90 to 7.42.Z=3.31,P=0.0009) of autistic children.Conclusion:Music therapy could improve the emotion,language,sensory perception,behaviors and social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Key wordsautism;music therapy;emotion;language;sensory perception;behavior;social skills
自閉癥是廣泛性發(fā)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中最為多見的一種亞型,起病于嬰幼兒時期,以溝通障礙、言語障礙和重復刻板行為(“Kanner”三聯(lián)癥)為主要表現(xiàn),常伴有智力發(fā)育落后、感知覺和行為異常,自閉癥多見于男孩,男女比例為(4~6)∶1[1]。有些自閉癥兒童終生殘疾,有些在青春期發(fā)展為品行障礙者甚至出現(xiàn)違法犯罪,這不僅給家長造成精神壓力和家庭經(jīng)濟負擔,也給學校、社會帶來沉重負擔[2],已引起醫(yī)學界、心理學界、教育界的密
切關注。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對自閉癥的干預方法有了新的突破。有研究發(fā)現(xiàn),自閉癥兒童的音樂能力幾乎是宇宙性的,盡管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漠不關心,有的甚至沒有語言,但他們中大多數(shù)對音樂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有些甚至具有超凡的音樂感知和超強的辨音能力[3]。因此,在眾多的自閉癥干預方法中音樂療法脫穎而出。作者對音樂療法干預自閉癥兒童的效果進行Meta分析,以期尋找出最佳的干預方法。
1方法
1.1檢索策略采用計算機檢索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VIP)。檢索詞選擇“自閉癥兒童”或“孤獨癥兒童”和“音樂療法”或“音樂治療”,檢索范圍為2000年—2015年8月相關文獻。
1.2研究設計所有評價音樂療法對自閉癥兒童干預效果的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文獻。納入對象均符合1994年《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統(tǒng)計手冊》第4版(DSM-Ⅳ)H1[4]及《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5]的自閉癥兒童,并且采用音樂干預療法或音樂療法配合其他治療方法者,排除干預方法為非音樂療法者。其中男孩228例,女孩72例;年齡2歲~7歲。
1.3干預方法干預組采用音樂療法或音樂療法配合其他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非音樂療法。音樂療法有音樂聆聽、演唱、樂器彈奏、音樂表演、音樂故事等方法。
1.4評價工具及指標評價工具采用克氏自閉癥行為量表、兒童自閉癥評定量表(CARS量表)、自閉癥兒童行為量表(ABc量表)、Gesell發(fā)育量表、自閉癥治療評估量表(ATEC)評價自閉癥兒童情緒、語言、行為、感知覺、社交能力等,量表分值越高癥狀越重。兩組干預前基線水平比較具有可比性。
1.5文獻質(zhì)量評價由經(jīng)過循證學習的人員按照澳大利亞JBI循證衛(wèi)生保健中心(2008)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的評價標準對初篩文獻進行質(zhì)量評價。文獻質(zhì)量評價依據(jù)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質(zhì)量評價標準[6]:是否采用隨機、盲法、分配隱藏、退出或失訪報道,是否采用意向性分析,基線資料是否可比。以上項目均滿足時發(fā)生偏倚的可能性最小,其質(zhì)量為A級;部分滿足時,發(fā)生偏倚的可能性為中度,其質(zhì)量為B級;完全不滿足時,發(fā)生偏倚的可能性為高度,其質(zhì)量為C級。
1.6數(shù)據(jù)提取及資料分析由作者獨立提取資料,提取內(nèi)容包括研究人群(納入和排除標準、組別、樣本量)、抽樣方法、干預方法(干預時間、詳盡的干預措施)、各結(jié)局指標(指標名稱、評價工具、基線、評定時間)。經(jīng)2人討論達成一致共識后形成正式的文獻信息提取表。采用RevMan 5.1軟件對資料進行Meta>分析。通過χ2檢驗確定研究間是否存在異質(zhì)性,若P>0.1,I2<50%可認為有同質(zhì)性,選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若P<0.1,I2≥50%,判斷各組間具有異質(zhì)性時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
2結(jié)果
2.1納入研究文獻的一般情況通過數(shù)據(jù)庫檢索獲得相關文獻69篇,均為中文文獻;閱讀文題和摘要初篩獲得25篇,剔重后獲得相關文獻16篇,通過閱讀全文獲得RCT文獻6篇,根據(jù)質(zhì)量評價標準文獻類型均為B級。此Meta分析結(jié)合試驗數(shù)據(jù)評估比值比(RR)和95%的可信區(qū)間(CI)。納入文獻的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納入文獻的一般情況
2.2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情緒的影響3篇[7,11-12]文獻共計108例,其中干預組54例,對照組54例。>Meta分析結(jié)果顯示,3項研究95%可信區(qū)間橫線落>在無效豎線的右側(cè),表明干預后兩組情緒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異質(zhì)性檢驗χ2=0.04,P=0.84(>0.1),I2=0%,說明各研究間具有同質(zhì)性,所以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合并分析。RR=3.02,95%CI(1.93,4.11),Z=5.45,P<0.000 01,說明音樂干預有利于改善自閉癥患兒情緒。見圖1。
圖1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情緒影響的Meta分析
2.3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社交能力的影響納入文獻6篇[7-12]共計300例,其中干預組160例,對照組140例。同質(zhì)性檢驗P=0.010(<0.1),I2=67%,說明各研究間具有異質(zhì)性,選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合并分析,RR=4.66,95%CI(1.90,7.42),Z=3.31,P=0.000 9,顯示音樂干預有利于提高自閉癥患兒社交能力。見圖2。
圖2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社交能力影響的Meta分析
2.4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行為的影響納入文獻6篇[7-12]共計300例,其中干預組160例,對照組140例。異質(zhì)性檢驗χ2=31.86,P<0.000 01(<0.1),I2=84%,說明各研究間具有異質(zhì)性,選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合并分析,Meta分析結(jié)果顯示,RR=7.36,95%CI(4.28,10.44),Z=4.69,P=0.000 01,說明音樂干預有利于改善自閉癥患兒行為。見圖3。
圖3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行為評分影響的Meta分析
2.5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感知覺的影響納入文獻4篇[7,9,11-12]共計160例,其中干預組80例,對照組80例。同質(zhì)性檢驗P=0.66(>0.1),I2=0%,說明各研究間具有同質(zhì)性,所以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合并分析。RR=4.62,95%CI(1.55,7.69),Z=2.95,P=0.003,顯示音樂干預有利于改善自閉癥患兒感知覺。見圖4。
圖4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感知覺影響的Meta分析
2.6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語言的影響納入文獻4篇[8-11]共計210例,其中干預組115例,對照組95>例。Meta分析結(jié)果顯示,同質(zhì)性檢驗P=0.72(>0.1),I2=0%,說明各研究間具有同質(zhì)性,所以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合并分析。RR=4.05,95%CI(3.38,4.73),Z=11.71,P=0.000 01,顯示音樂干預可改善自閉癥患兒語言。見圖5。
圖5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語言影響的Meta分析
3討論
3.1自閉癥兒童發(fā)病情況及其對音樂的感知性自閉癥是廣泛性發(fā)育障礙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病癥,是在嬰幼時期發(fā)病的心理發(fā)育障礙性疾病,多在5歲之前癥狀就比較明顯,起病年齡越小癥狀越重。主要表現(xiàn)在與人交往、交流溝通、興趣和行為方面的異常。最早認為自閉癥是一種罕見的疾病,當時患病率較低,到>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其患病率達到0.07%~0.14%,90年代后自閉癥患病率升高,美國有影響的雜志報道,每250名兒童就有1名自閉癥,2005年報道患病率為1/166[13]。大多數(shù)自閉癥患兒存在感覺異常,尤其是聽覺敏感[14],表現(xiàn)為捂耳,聽到環(huán)境中某些聲音而出現(xiàn)煩躁、哭泣、發(fā)脾氣、摔東西,自閉癥患兒語言障礙同聽覺障礙有直接關系[15]。有研究發(fā)現(xiàn),自閉癥患兒音樂模仿能力比一些有音樂天賦的正常兒童還要高[16]。美國自閉癥研究院院長里姆蘭博士認為,自閉癥患兒音樂能力幾乎是宇宙性的,盡管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漠不關心,有的甚至沒有語言,但他們對音樂卻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有些患兒甚至具有超凡的音樂感知和超強的辨音能力。因此,在眾多的干預方法中,音樂療法具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
3.2音樂治療自閉癥的優(yōu)勢及機制音樂治療學是一門集心理學、醫(yī)學、音樂學、教育學為一體的綜合性邊緣交叉學科,音樂具有治病健身的作用,原始人部落中的巫師就有通過音樂治病的先例,通過歌舞、音樂給病人提供精神和情緒的支持。1950年美國成立了國>家音樂治療協(xié)會(NAMT),美國現(xiàn)有音樂治療師7 000多人。1984年我國湖南長沙馬王堆療養(yǎng)院開始嘗試音樂治療;1985年北京回龍觀醫(yī)院與中央音樂學院合作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1989年中國音樂治療學會成立,音樂治療師成為新興的職業(yè)。音樂治療的原理有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學說、共振學說、心理學機制、音樂波能量頻譜學說等,音樂聲波作用于大腦邊緣系統(tǒng)和腦干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提高了神經(jīng)細胞的興奮性。音樂憑借其節(jié)奏、旋律形成復合的聽覺刺激,通過接觸不同的音樂信息,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音樂治療對兒童有促進腦部發(fā)育,促進其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抽象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等多種能力發(fā)展的作用,運用音樂對自閉癥兒童進行干預可以增強其學習與社會活動的參與感,利用歌詠、樂器彈奏、節(jié)奏訓練、音樂游戲、音樂聆聽等來重建、維持及促進心理和生理的健康[17],從而促進自閉癥兒童語言、社交和情感的發(fā)展以及認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采用音樂治療自閉癥患兒應注意音樂選擇的針對性,根據(jù)年齡、病情選擇適合的音樂樂曲、節(jié)奏,集體治療與個性化治療相結(jié)合;注意音樂治療的時間性,干預時間最少3個月。
3.3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納入文獻均為近10多年國內(nèi)文獻,可能存在文獻收錄不全。檢索文獻時發(fā)現(xiàn)有些研究文獻不規(guī)范、不完整、缺少有力的數(shù)據(jù),對本研究的資料收集和利用造成一定困難,有些研究數(shù)據(jù)無法利用而舍棄,造成信息量的丟失。本研究文獻僅6篇,且納入文獻質(zhì)量均為B級,6篇文獻均采用隨機對照研究,但并未說明具體的隨機對照方法,只有2篇說明研究中有脫落例數(shù),這對本研究結(jié)果的質(zhì)量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今后有待更多設計嚴謹、多中心、大樣本的RCT進行進一步系統(tǒng)、深入、全面的驗證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的干預效果。
參考文獻:
[1]許曉霞,古桂雄.兒童自閉癥的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7,18(6):511-513.
[2]靜進.兒童自閉癥的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治療[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7,15(5):453-454.
[3]孫麗君,馮輝,楊世昌.國外音樂療法在自閉癥兒童干預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4):5147-5149.
[4]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IV)[M].4th edition.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 ion,1994:65-78.
[5]中華精神科學會.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2-R)[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5:74.
[6]Higgins JPT,Green 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ve rsion 4.2.6.chichester[M].UK:John Wiley & Sons,2006:81.
[7]黃零一.音樂治療在自閉癥兒童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8):153-154.
[8]劉振寰,李諾.音樂治療配合頭針療法治療自閉癥[C].廣州: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61-66.
[9]王璟,張旭亞,張金麗.音樂療法對兒童自閉癥的影響[J].河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28(1):60-61.
[10]劉振寰,李諾.針灸推拿配合中醫(yī)五行音調(diào)理對自閉癥兒童行為心理康復的干預[J].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2012,18(增刊):124-131.
[11]陳蕾,張雅如,邵智,等.以社交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的音樂療法干預自閉癥兒童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7):575-578.
[12]陳蕾,陶洪梅,李紅,等.音樂治療干預自閉癥兒童臨床效果的實證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0,39(18):2481-2482;2485.
[13]楊暢.兒童自閉癥音樂治療的深入探索——奧爾夫音樂治療針對自閉癥患兒家長焦慮、抑郁情緒的干預[D].北京:中國音樂學院,2008:4.
[14] 鄒小兵.兒童心理行為及其發(fā)育障礙——兒童廣泛性發(fā)育障礙[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3,18(12):762-763.
[15]林平光,鄧向紅,閻麗.雨中起舞——聽覺感知統(tǒng)合訓練[J].醫(yī)療保健器具,2006(2):36-37.
[16]張焱.音樂治療干預高功能孤獨癥兒童行為訓練的個案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5(8):38-43.
[17]劉振寰,張麗紅,尹鮮桃,等.音樂療法治療自閉癥兒童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兒科雜志,2011,7(6):17-19.
(本文編輯范秋霞)
(收稿日期:2015-10-11;修回日期:2016-02-24)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8.009
文章編號:1009-6493(2016)03B-0922-05
作者簡介石志敏,主管護師,本科,單位:030001,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林桂紅單位:030001,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謝清單位:030002,太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