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思維訓練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2A-
0095-01
思維能力在寫作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無論是進行構思還是選取材料,都離不開一定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高低也直接決定著作品的優(yōu)劣。當前學生在寫作時經常出現(xiàn)寫作思維不活躍、寫作思路打不開等問題,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并形成良好的寫作思維,成為當前語文寫作教學中的一大重難點問題。初中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在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時,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概括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一、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
初中生的思維正值發(fā)展期,充滿著無限可能。但初中生在寫作方面往往缺乏方向感,在發(fā)散寫作思維時需要教師及時、正確的引導,從而找準寫作方向。
教師可要求學生對同一個寫作話題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描寫。在語文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寫一個人”的寫作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學會通過記敘、描寫等方式來寫一篇作文。根據(jù)本單元前面對《回憶我的母親》《我的老師》等課文的學習,學生對記敘文的寫法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一些學習悟性較高的學生在寫作時已經能從外貌、語言等方面全面刻畫人物;但對于悟性稍弱的學生來說,假若缺乏教師的引導啟發(fā),則只能停留在對人物的外貌描寫上。這時,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對學生寫作而言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從多方面引導學生發(fā)散寫作思維,打開寫作思路:可以運用正面描寫,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正面刻畫人物性格特征;可以以事寫人,通過一事寫一人或者多事寫一人,借助事件發(fā)展反映人物形象;還可以通過概括記敘、側面描寫、以情敘人等方式對人物進行描寫……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學生懂得了可以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寫作手法描寫人物,跳出了單一的描寫人物外貌特征的思維局限。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更為新穎,更具可讀性。
二、訓練學生的概括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
概括歸納能力對寫作尤為重要,是把發(fā)散思維中的抽象觀點、思路落實到具體寫作中的關鍵步驟之一。在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找準寫作中心后,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進一步明確思路。寫提綱是明確思路的有效方法,而寫提綱的過程則是概括歸納觀點的過程。
以語文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寫作“寫一篇狀物的文章”為例,對于這個題目中的“物”,所指可以是動物或者植物,甚至是非生物等,非常廣泛,而寫作也可以從個人情感、記憶和興趣愛好等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學生在寫作時有較大的發(fā)散空間。面對內涵如此廣泛的寫作話題,學生要寫出組織性強的文章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邊思考回憶邊動筆頭寫大綱,引導學生學會概括、分析與比較,選取最有新意、體會最深、感受最多、記憶最準的“物”作為寫作對象,從最能表達自己感情的一個角度對所選取的“物”進行描寫。在寫作前,列出詳細的寫作綱要,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情感。
概括性思維的訓練不僅包括寫作觀點的提煉、文章結構的構思,還包括學生對描寫對象的感情與評價等。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進行列大綱或者小作文練習,在實踐中指導學生學會對事物進行客觀評價,抓住寫作中心,提高寫作歸納能力。
三、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寫作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可以幫助學生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新觀點,得到新感受。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聯(lián)想,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想象能力。
童話或科幻故事的寫作離不開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在語文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的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選取自己熟悉的童話故事,超越已有常識,打破常規(guī),進行合情合理、富有新意的聯(lián)想。有學生進行了匹諾曹故事新編,寫匹諾曹故意撒謊把鼻子變長,從而搭救不小心掉入陷阱中的小白兔,指出“有時候撒謊不一定就是壞事”;有學生對“狼來了”故事進行改編,將狼寫成狡猾的狼,狼在小男孩向大人呼救之后躲起來,使小男孩被大人誤解為喜歡撒謊的人,最終狼得逞,大人后悔莫及,怪自己“只相信親眼所見”。在寫作中,學生通過聯(lián)想創(chuàng)造了不一樣的故事,使得文章立意新穎,富有趣味性。這樣通過聯(lián)想來拓寬學生思路,可以有效地訓練并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總之,思維是寫作的核心所在,在寫作教學中對學生加強思維訓練能幫助學生在寫作時打開思路,使學生寫出內容新穎、立意深刻的文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