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君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蘇管理局,新疆阿克蘇843000)
?
混凝土壩變形過程及監(jiān)控指標研究
于 君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蘇管理局,新疆阿克蘇843000)
摘要:通過對某水利樞紐混凝土重力壩監(jiān)測資料的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壩位移監(jiān)控模型。對典型壩段水平位移的監(jiān)控指標進行了擬定,并運用K-S法對壩頂水平位移監(jiān)測樣本進行了檢驗。得出典型壩段向下游和上游方向水平位移的限定值,為判定大壩所處的狀態(tài)提供了相關依據。對預防事故、杜絕安全隱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監(jiān)測;位移;模型;指標
大壩出現(xiàn)安全事故,將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1-2]。大壩失事破壞往往是緩慢發(fā)生的,因此通過監(jiān)測系統(tǒng)來掌握大壩的工作狀態(tài),對預防事故、杜絕安全隱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大壩進行安全監(jiān)測就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1)原型觀測資料正分析,主要依據實測資料建立數(shù)學監(jiān)控模型;(2)觀測資料反分析,用正分析的結果,按照理論分析,反演出壩體和壩基材料的相關參數(shù)和結構的特性;(3)反饋分析,在前面兩項分析的基礎上,找出規(guī)律和相關信息,反饋到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中,實現(xiàn)優(yōu)化設計和施工、促進科學運行管理的目的;(4)根據上面的分析,利用計算機和軟件,依據前面觀測和分析的成果,結合領域內相關專家的經驗對大壩設計、施工及運行管理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價[3]。通過對大壩監(jiān)測資料進行分析,可以建立監(jiān)控模型,擬定監(jiān)控指標,并可以對大壩設計時的各種物理力學參數(shù)和相關模型進行反演分析,可以有效地對大壩建成后的運行狀況和變化規(guī)律進行預測和監(jiān)控。
某水利樞紐由主壩、副壩、開敞式溢洪道、左岸輸水建筑物和地下發(fā)電廠房、右岸船閘等建筑物組成。主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高113.0m,壩頂長305.5m、寬7.0m,最大壩底寬84.5m。壩頂高程179.0m,正常蓄水位173.0m,相應庫容11.22億m3,校核洪水位177.8m,相應庫容20.35億m3。壩址兩岸山體呈對稱“V”型,山體渾厚,坡度25°~45°,巖性為黑云母花崗巖,無規(guī)模較大不良地質構造發(fā)育,區(qū)域地質構造較穩(wěn)定。
根據該混凝土壩的垂線自動監(jiān)測資料,按照壩體水平位移向下游為正,垂線編號采用PL表示,測點用垂線PL和高程確定,如PL2(140.0m)表示正垂線PL2上高程140.0m處測點的位移值[4-5]。首先選取PL2(140.0m)和PL5(179.0m)來研究大壩順水流方向的位移的變化規(guī)律。其結果如圖1、圖2所示。
圖1 測點PL2(140.0m)的水平位移變化過程線
圖2 測點PL5(179.0m)的水平位移變化過程線
從圖2和圖3可以看出,順水流方向大壩水平位移與庫水位呈正相關性,庫水位高時,向下游位移增大,庫水位降低時,向下游水位減小,當水位低至一定高度,水平位移會向上游方向開始增大。氣溫的變化也對大壩位移有影響,大體呈負相關性,氣溫高時,向上游方向位移變大,氣溫低時向下游方向增大。結合水位和氣溫的影響可以得出,在氣溫較高、水位較低時,大壩向下游的水平位移最小;當氣溫較低,水位較高時,大壩向下游的水平位移最大。
根據上面的分析,大壩向下游方向的水平位移主要與水庫水位、氣溫和時間等因素有關。因此,采用水壓分量、氣溫分量和時效分量,通過理論和經驗公式進行回歸分析,選取PL5(179.0m)監(jiān)測點的監(jiān)測數(shù)據,采用逐步回歸法,得出了如圖3所示的水平位移統(tǒng)計模型擬合過程線。
圖3 測點PL5(179.0m)的水平位移統(tǒng)計模型擬合過程線
由圖3可以看出,水平位移統(tǒng)計模型的擬合值與實際監(jiān)測值較接近,相關系數(shù)為0.966,擬合效果好,精度可以達到預測的需要。
該壩已建成運行十幾年,根據監(jiān)測資料,本次采用典型小概率法對典型壩段的水平位移的監(jiān)控指標進行擬定。選擇典型壩段每年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為監(jiān)測樣本,見表1。
本次運用柯爾莫哥洛夫-斯米爾洛夫檢驗法即K-S法對表1中的數(shù)據進行檢驗[6]。K-S法的基本原理為:
表1 壩頂垂線測點水平位移極值統(tǒng)計表(單位:mm)
式(1)中:D為Fn(xi)與F0(xi)的最大差值;Fn(xi)為經驗分布函數(shù);F0(xi)為理論分布函數(shù)。
當D<D(n,a)時,認為樣本數(shù)據分布符合F0(xi),D(n,a)為臨界柯爾莫哥洛夫值。根據正態(tài)分布,取顯著性水平為0.05,則對應的臨界柯爾莫哥洛夫值為0.519。
K-S法的原理是對于每一個樣本,均對其經驗分布和理論分布的偏差進行檢驗,而不是采用分區(qū)抽樣檢測兩者之間偏差的方法,因而其檢測結果較為準確[7]。對于2#壩段水平位移最大值的平均值為-0.228,標準差為2.004,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2#壩段年最大位移數(shù)據分布情況計算結果
由表2可知,D=0.1316<D(6,0.05),說明壩頂位移最大值服從正態(tài)分布。根據其分布情況,可以確定2 #壩段壩頂水平位移的監(jiān)控指標為3.068mm。
對于2 #壩段水平位移最小值的平均值為-7.815,標準差為0.885,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D=0.1577<D(6,0.05),說明壩頂位移最小值服從正態(tài)分布。根據其分布情況可以確定2 #壩段壩頂水平位移的監(jiān)控指標為-9.270mm。
對于4 #壩段水平位移最大值的平均值為2.055,標準差為2.280,計算結果
如表4所示。
表3 2#壩段年最小位移數(shù)據分布情況計算結果
表4 4#壩段年最大位移數(shù)據分布情況計算結果
由表4可知,D=0.2143<D(6,0.05),說明壩頂位移最大值服從正態(tài)分布。根據其分布情況可以確定4 #壩段壩頂水平位移的監(jiān)控指標為5.805mm。
對于4 #壩段水平位移最小值的平均值為-9.272,標準差為2.079,計算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4#壩段年最小位移數(shù)據分布情況計算結果
由表5可知,D=0.1734<D(6,0.05),說明壩頂位移最小值服從正態(tài)分布。根據其分布情況可以確定4 #壩段壩頂水平位移的監(jiān)控指標為-12.912mm。
由上述計算分析可以得出,2#典型壩段向下游方向的壩頂水平位移一般不應超過3.068mm,且向上游方向的壩頂水平位移一般也不應超過-9.270mm;4#典型壩段向下游方向的壩頂水平位移一般不應超過5.805mm,且向上游方向的壩頂水平位移一般也不應超過-12.912mm。
本文通過對某水利樞紐混凝土重力壩監(jiān)測資料的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壩位移監(jiān)控模型,水平位移統(tǒng)計模型的擬合值與實際監(jiān)測值較接近,擬合效果好,精度可以達到預測的需要。通過典型小概率法對典型壩段的水平位移的監(jiān)控指標進行了擬定,選擇典型壩段每年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為監(jiān)測樣本,并運用柯爾莫哥洛夫-斯米爾洛夫檢驗法對2009~2014年壩頂水平位移監(jiān)測樣本進行了檢驗,監(jiān)測樣本均服從正態(tài)分布規(guī)律,得出典型壩段的向下游方向和向上游方向的水平位移的限定值,為判定大壩所處的狀態(tài)提供了相關的依據。
參考文獻
[1]王偉,鐘啟明,劉守華,等.混凝土壩變形組合預報模型的蛙跳建模方法[J].水利水運工程學報,2013(02):9-14.
[2]王建,盧兆輝,路振剛.混凝土壩變形初值反演及校準[J].水利學報,2012,43(10):1223-1229.
[3]張國新,沙莎.混凝土壩全過程多場耦合仿真分析[J].水利水電技術,2015(06):87-93.
[4]呂文麗.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整體三維仿真分析[J].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2011(03):40-43.
[5]婁一青,王林素,蘇懷智.碾壓混凝土壩層面滲流變異特性研究[J].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2011(06):56-58.
[6]王焰駒.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工程中溫度控制施工技術[J].水利技術監(jiān)督,2014(02):60-62.
[7]陳文華,帥輝玲.拉模法在溢流堰堰面混凝土澆筑上的應用[J].水利技術監(jiān)督,2014(04):55-57.
[8]彭圣軍.混凝土壩安全監(jiān)控模型數(shù)值優(yōu)化及變位預警指標研究[D].南昌大學,2014.
作者簡介:于 君(1967年—),女,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11-27
DOI:10.3969 /j.issn.1672-2469.2016.02.019
中圖分類號:TV69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2469(2016)02-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