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趙艷薇
成為主流的“黑科技”才夠黑
本刊記者│趙艷薇
各大廠商為贏得市場,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層出不窮的“黑科技”不僅營造手機賣點,也改善了用戶體驗。
各大終端廠商無止息的硬件比拼,推進了智能手機的演變,如今,大屏幕、薄機身、高像素攝像頭幾乎是所有手機的標配。當硬件的優(yōu)化已無法有力搶占市場的時候,終端廠商齊刷刷地轉戰(zhàn)“黑科技”。不排除一些廠商的“黑科技”只是營銷噱頭,但經過市場的篩選,一些“黑科技”不但表現(xiàn)得可圈可點,甚至成為主流。
關于超聲波指紋識別最早出現(xiàn)在MWC 2015上,高通公司正式推出移動行業(yè)首個基于超聲波技術的3D指紋認證解決方案——Qualcomm Snapdragon Sense ID 3D指紋技術,此項技術采用面向政府級別生物識別解決方案開發(fā),與基于傳統(tǒng)電容觸摸屏的指紋技術相比,提供更高的識別能力、安全性、適用性和集成性。
采取超聲波的掃描方式,不需要電容傳感器或者按鈕,可以隱藏于多種材質表面之下?;诖思夹g,手機廠商可推出不需要Home鍵的智能手機,也可以把指紋識別做得更加靈活,比如放到手機屏幕上、邊框上等,進一步提升屏占比。
在一個講求效率的時代,手機作為最重要的通信工具,傳輸速度更是不敢怠慢。新型的USB Type-C接口,其更快的傳輸速度和正反都能插的特性也吸引了很多手機廠商相繼采用。理論上,USB 3.1 Type-c的傳輸速度能夠達到10Gbit/s。
Type-c不僅傳輸速率高,在設備充電方面,USB Type-C接口也有不錯的表現(xiàn),其最高可提供20V電壓以及5A電流輸出,最大輸出功率可達到100W,這就使得USB Type-c可以承擔市面上絕大部分數(shù)碼設備的充電要求。目前華為、中興、小米、金立等眾多廠商都已經推出配備Type-c接口的產品,并且采用這一標準的廠商也將越來越多。
自從今年國內手機廠商vivo首家采用雙曲面屏以來,陸續(xù)有消息傳出,華為、小米等國內手機廠商也要跟進,爭取在年底發(fā)布雙曲面屏手機。
回顧曲面屏的發(fā)展,可以說是在人們的質疑中成長起來的。2013年,三星推出了真正意義上的彎曲屏幕手機Galaxy Round,接著便是LG的曲面屏手機,這些大膽的曲面屏設計似乎并沒有讓消費者買單。但三星并沒有因此而放棄曲面屏,直到雙曲面屏手機S6 edge的推出,才使得消費者眼前一亮。
雙曲面屏最大的優(yōu)點是能夠給智能手機在外觀設計上帶來全新的感受,相比平面手機它看上去更加炫酷。另外,曲面屏充分利用了Super AMOLED的特性,圖像更加明亮,最大程度地減少了眩光。并且相比傳統(tǒng)的剛性直面玻璃,柔性屏幕的彈性更好、不易破碎、更耐摔。
“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語讓手機快充深入人心,手機快充已成為多數(shù)手機的標配。目前市場上將“閃充”主要分為高壓快充和低壓快充兩大類別。其中,國產OPPO手機采用的是低壓快充(高電流);芯片商高通Quick Charge、聯(lián)發(fā)科Pump Express采用的是高壓快充方案。從技術特征上分析,它們的共同之處是輸出功率大于市面常見USB充電器的5W(5V/1A)。從充電效率和安全性上看,低壓快充更勝一籌。目前主流旗艦機大部分都已經支持快充功能。
近幾年,NFC技術優(yōu)勢與應用便捷性愈發(fā)凸顯,越來越多的終端廠商在產品中增加NFC技術。如今,NFC手機用戶只需將手機內的SIM卡綁定一張公交卡,即可實現(xiàn)用手機支付公交費。對于經常忘記帶公交卡而手機卻從不離身的用戶來說,簡直就是救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NFC技術標準有差異,并非所有NFC手機都能實現(xiàn)該功能,為確保交易安全,目前僅有運營商公布的適配機型可以,華為、魅族、三星、小米等品牌的大部分手機都為適配機型。相信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公交卡將越來越多地被手機取代。
編輯|黃海峰 huanghaifeng@bjxinto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