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李天驕
?
薛佳凝:做公益是對內(nèi)心的交代
撰文_李天驕
Q+ A
薛佳凝:青年演員
Q: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公益活動的?
A:入行開始我就參與到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中,想盡自己所能去做。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與某衛(wèi)視的一個活動,為貧困山區(qū)的兒童籌建小學。這個活動的形式很特別,能和孩子有比較親近的接觸,當時看到那些孩子對城市里的東西很有新鮮感,也很有自卑感,但是他們又很淳樸,那樣的淳樸很打動人。我之前參加的一些公益,比如“心向太陽”、“愛心衣櫥”、“夢想點亮北京”等,都和孩子有關。我很喜歡小朋友,而且覺得教育對孩子很重要,所以對這方面比較關注。當然,我認為做公益沒有分別心,都應該關注。
Q:前不久,你參加江蘇衛(wèi)視的《世界青年說》,提倡“個人行為環(huán)?!?。平時都是怎么做的?
A:環(huán)保這個概念其實很大。個人環(huán)保是從細微處做起的,平日里節(jié)約資源,不浪費食物,都是環(huán)保。在環(huán)保這個事情上,沒有人是做得多完美的,真正按標準來衡量,還是有疏漏的,但是只要有環(huán)保的意識就很好。
Q:錄制《世界青年說》時,你看到一組餓得瘦骨嶙峋的北極熊的圖片說,“這是我今天看到的最難過的圖片”。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A:我覺得人要有一顆悲憫的心。所以,每年我都會去放生。比如之前在成都,我每天到很遠的地方放生。我拍了這么多戲,有很多快樂時光,但是那一刻和大家一起去做這件事,那種快樂是語言無法表達的。
但是,有些動物不能放生,比如有些鳥是季候鳥,一放生就死了。我有一次在五臺山看到一只狐貍,當時猶豫再三,最后沒有放生,因為在山里它能不能活,你是不知道的。做公益也一樣,能不能真正幫助受助者,是值得思考的。不能懷著一時的慈悲和愛,要長期關注他們的成長,不止是給予物質(zhì),還要有精神上的幫助。
Q:有沒有思考過利用自己明星的影響力去引導周圍的人關注公益?
A:我不太贊成一些人說,這個事情我做不到就不做了。這是逃避和不負責任。當然,很多事情都是由一些大的機構去做,但是大廈都是從地基建起的。但凡能做的能說的,我都會努力去做。但是一定要用智慧和技巧,而且要選擇恰當?shù)臅r機。
Q:參加這么多公益活動帶給你怎樣的認識?
A:最大的認識就是公益一定要由心去做。公益很多人都在喊,但不要泛泛地喊,就像我演一個角色,我真的感受到難過,才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哭。如果你沒有感受,只是單純做一件事的話,雖然沒有什么不好,但卻缺少意義。
Q:對以后的公益活動有什么規(guī)劃和期待?
A:沒有什么特別的規(guī)劃,因為這個不是可以規(guī)劃來的,只想有感而發(fā)地、以我的直覺去做。公益不是做給誰看的,它是對內(nèi)心的一個交代。
有一段時間,一說有公益的活動我都會參加,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有些所謂的“公益”和想象中的不一樣,做下去就是浪費時間。我現(xiàn)在只想去做我認為值得做的事,不在意大家知不知道我做了什么。貧困兒童、環(huán)境保護等領域,我今后還會一直關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