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芬
摘要:跟數學語言、物理語言、計算機語言類似,化學也有自己的語言?;瘜W語言是研究化學的工具,對于初中化學來說,它貫穿整個初中化學教材的始終,與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化學實驗、化學計算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重要技能。掌握好化學語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化學語言;元素符號;化學方程式;電離方程式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278-02
化學語言是解釋自然界化學現象,揭示化學變化的本質,概括化學變化規(guī)律的,其它語言所不能替代的特有的語言,掌握了化學語言也就掌握了學習化學的金鑰匙。那么初中生該掌握的化學語言有幾何?教材《初中化學(人教版)》中的化學語言,總共有五類246種(個),具體是:元素符號(33種)與離子符號(5種),原子結構示意圖(22種)離子結構示意圖(5種),化學式(108種),化學方程式(62個),電離方程式(11個)。
與原教材相比,新教材不僅刪去了電子式,減少了元素符號,降低了對原子(或離子)結構示意圖的要求,對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之間相互聯系與相互轉變反應規(guī)律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而且對章節(jié)編排做了改進,分散了難點,選擇了合理的知識梯度。
1.利用化學語言的特點激發(fā)學習興趣
作為化學領域的語言,它具有其它語言不能代替的獨特性和簡潔性。充分利用化學語言的特點,結合教材的內容,有計劃地分散難點,讓學生輕松地學習,特別是復習階段,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在總復習階段可以相互比較、相互滲透、融匯貫通,加上適量的集中練習使學生由生變熟,熟能生巧。要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化學其實并不難,只要掌握了化學語言,其它的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在學懂學會中不斷強化興趣,在復習練習中鞏固元素符號,進而熟練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逐漸達到熟練地做題、熟練地分析解決實際能力題的程度。
為提高化學語言的學習興趣,可以適時地向學生介紹科學發(fā)現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潛移默化地了解或掌握一些科學發(fā)現方法與規(guī)律,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和根本??梢灾v述門捷列夫發(fā)現元素周期律的故事,以提高興趣加深印象。還可將元素符號、化合價、金屬活動順序表等內容編成人人喜愛的順口溜,增強記憶效果。
2.結合教材知識結構,按照化學語言教學三步曲進行教學
教師在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分解化學語言在全冊書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編排的層次和順序,把握教材的深廣度,將化學語言的教學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特別是復習階段由于學生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效果更佳。
2.1 化學語言的識記階段。從"緒言"到第二章第三節(jié)是元素符號、化學式屬于化學語言的識記階段。讓學生回憶總結已經學過的元素符號。到元素、元素符號這一節(jié),學生都能夠熟練地讀、寫24種元素符號。對于化學式,從"緒言"課接觸物質開始總結,把常見物質的化學式,一一總結在黑板上,讓學生一目了然,同時教給了學生一種學習與總結的方法。在學生第一遍學習的基礎上再一次實現了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2.2 化學語言的理解階段?;瘜W語言的精妙之處,簡潔之處,無可替代的特點就從這一階段開始體現。從第二章第三節(jié)到第四章第二節(jié)是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理解階段。讓學生理解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掌握用元素符號寫化學式,用化學式寫化學方程式的初步規(guī)律。
2.3 化學語言的應用階段。從第四章第三節(jié)到第八章,著重鞏固、擴大和應用化學語言。這是解決分析應用案例題目的基礎。 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酸堿鹽的性質與單質、氧化物的簡單關系,對初中生來說是化學語言的高級階段。要應用必須強調理解、熟練,舉一反三。
3.利用趣味性語言教學對教師的影響和要求
3.1 有利于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很多調查問卷中,學生都表示喜歡有個性、幽默風趣的教師,教師善于在課堂上使用趣味性語言,無疑有利于樹立自身獨特的風格,學生的認可和喜愛能增強教師的自信,本身也能加深教師對教學的熱愛。筆者的上一屆初三畢業(yè)生做了一個畢業(yè)留言冊,學生們在紀念冊中暢所欲言,其中不少學生提到了我在課堂上使用過的趣味性語言,也許若干年后他們會記不清這個教師的模樣,但那些曾經讓他們快樂過、曾經幫助過他們的言語,也許會一生刻在他們腦海中。這些來自于學生的記憶,也是對教師的一種肯定,教師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變得生動、富有個性。
3.2 推動教師不斷學習。一個人的智慧總是有限的,再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師也不可能在每個章節(jié)每個知識點都能想出精彩的奇思妙語,這時候,實用的方法是收集資料,收集他人的精彩言論為教學所用。信息化的社會,網絡的便捷使用為我們提供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機會,優(yōu)質課視頻和教案在網絡上唾手可得,教師可以通過觀摩他人的教學活動,激發(fā)自己的靈感,用這些靈感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是行之有效的。除了網絡,教師還應該多閱讀一些教育教學方面的論文著作,展現在紙上的文字是他人在教學中的積累和思考,通過閱讀,能從中發(fā)掘靈感,激發(fā)我們自身的教學創(chuàng)造力。再者,很多巧妙的語言來自于教師對所教學科深度的熟悉,只有真正摸透了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教師才可能知道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所以,對任何一個教師而言,不斷加深專業(yè)知識的積累都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點,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