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措?。ㄇ嗪J〖庠h畜牧獸醫(yī)站 811399)
?
同仁縣犬細小病毒病流行情況的調(diào)查及其防治措施
看 措(青海省尖扎縣畜牧獸醫(yī)站811399)
犬細小病毒病(Canine parvo virus infection),又稱犬細小病毒性腸炎或傳染性出血性腸炎,為犬的一種由犬細小病毒(CPV)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和高致死性傳染病,臨床常見且危害嚴重。臨床上患病動物表現(xiàn)為嘔吐、腹瀉、水樣血便、嚴重脫水和心肌炎等癥狀。該病具有感染率高、發(fā)病急、病程短、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等特點。自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犬細小病毒病在本縣隆務地區(qū)廣泛流行,造成各類犬只的發(fā)病死亡,造成的危害極大。筆者根據(jù)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剖檢,結(jié)合犬細小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紙確診后,采取一系列綜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治療病犬106例,治愈63例,治愈率為59.4%。現(xiàn)將本病的防制方法總結(jié)如下,供參考。
CPV(犬細小病毒)是一種單鏈DNA基因組無囊膜病毒,是引起犬患傳染性出血性腸炎的原因[1]。CPV是Kelly(澳大利亞)、Thomson(加拿大)等1978年從患腸炎的病犬中分離獲得,我國由梁士哲等首次報道[3, 4],CPV是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屬中的一個重要成員,并且與該屬的貓泛細胞減小癥(FPV)和水貂病毒性腸炎(MEV)之間有密切的抗原關系。CPV對物理化學因素的抵抗力非常強,能耐受65℃連續(xù)30min加熱而不喪失其感染性;在pH值3~9,56℃條件下,其感染性至少能保持60min,低溫長期存放其感染性不發(fā)生明顯變化;對乙醚、氯仿、醇類和去氧膽酸鹽有抵抗性;福爾馬林、氨水和氧化劑等是滅活CPV最有效的消毒劑。CPV能凝集豬的紅細胞也能凝集恒河猴的紅細胞(作為診斷該病毒的參考指標)。犬細小病毒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病犬和帶毒犬,其糞、尿、唾液和嘔吐物含大量病毒,蚊子也可以攜帶CPV而成為另一個傳染源[10]。病犬康復后可獲得堅強的免疫力。
(1)本病病原為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屬的犬細小毒。病毒抵抗力強,因此本病一旦形成疫源地后,常在該地蔓延,病犬通過糞便、尿液、唾液、嘔吐物排毒,康復犬可長期帶毒。本病可經(jīng)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健康犬發(fā)病。擁擠、氣候應激等環(huán)境因素,及同時感染其他疾病,是本病發(fā)生的重要誘因。(2)病毒對不同年齡、性別、品種的犬均可感染,但主要侵害2~12月齡的幼犬,發(fā)病率高達80%以上,特別是斷奶前后的仔犬,常全窩暴發(fā)。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晚春和夏秋季發(fā)病率高,達93%以上;天氣寒冷,氣溫驟變,飼養(yǎng)密度過高,并發(fā)感染等均可加重病情。純種犬比雜種犬和土種犬高。病犬的糞尿、嘔吐物及唾液含有病毒,病愈犬的糞尿也長期排毒,是重要的傳染源。病犬通過與健康犬直接接觸或經(jīng)污染的飼料和飲水通過消化道引起傳染。
自然感染潛伏期一般為5~7d;本病以出血性腸炎或心肌炎為主要特征,可分為腸炎型和心肌炎型兩種,有少數(shù)病犬表現(xiàn)為混合型。在臨床上以腸炎型多見,占88%以上;病犬以低熱為主,體溫較正常偏高0.5~1℃左右,如繼發(fā)腸毒血癥,則少數(shù)病例可達40℃以上的高熱。CPV感染犬臨床表現(xiàn)差異較大,可從無明顯癥狀到急性致死性疾病。多數(shù)犬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疾病的嚴重程度取決于犬的年齡、應激、品種和免疫狀態(tài)等。12周齡以下幼犬病情往往最嚴重,通常認為除了其細胞分裂旺盛外,幼犬免疫系統(tǒng)尚未健全等。
3.1腸炎型
多見于2~6月齡幼犬和成年犬,病毒侵襲犬的腸黏膜而引起。潛伏期7~14d。病初,多數(shù)犬體溫偏高,一般在40~41℃。患犬精神沉郁,食欲降低甚至廢絕,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正?;蛏詭д骋?。2~3d后出現(xiàn)中期癥狀。出現(xiàn)劇烈嘔吐現(xiàn)象,初期嘔吐為食物,之后為白色泡沫狀粘液、黃綠色或有血液的液體;發(fā)病1d左右開始腹瀉,初期為黃色或灰黃色果凍樣,并混有大量粘液和粘膜,隨病情發(fā)展,腹瀉次數(shù)增多,其量不等,糞便呈咖啡色或蕃茄醬汁樣,劇烈腹瀉呈噴射狀,具有特別難聞的腥臭味,腹瀉物為深紅色的血水。一般持續(xù)3~4d后轉(zhuǎn)為后期癥狀。病犬迅速脫水,眼窩下陷,鼻境干燥,皮膚彈性降低,肛門松弛,大便失禁,便血或粘液血便,惡臭,倒臥昏迷,體溫下降,體重減輕,深呼吸,最后因脫水、電解質(zhì)平衡失調(diào),并發(fā)酸中毒而于數(shù)小時至2d內(nèi)死亡。當中期癥狀發(fā)展為后期癥狀時,一般為病情惡化的標志,但也不排除有耐過的現(xiàn)象。成年犬臨診時體溫一般不升高,主要是腹瀉和嘔吐導致病犬體能嚴重消耗。對于腸道出血嚴重的病例,體溫低于常溫,可視黏膜蒼白,由于腸內(nèi)容物腐敗可造成內(nèi)毒素中毒和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病犬很快休克,昏迷死亡。血相變化,病犬的白細胞數(shù)可少60%~90%(由正常犬的1.2萬個/mm3減至4000個以下)。該病病程短,急性型的一般2~3d左右(預后不良),多數(shù)病程為3~4d,亦可達8d左右(預后良好)。繼發(fā)細菌感染時,則體溫升高,病犬因嚴重脫水和電解質(zhì)紊亂而導致酸中毒,常于1~3d內(nèi)死亡。
3.2心肌炎型
此型多見于4~6周齡的幼犬?;疾∪M蝗话l(fā)病,一般無先兆性癥候或僅表現(xiàn)輕度的腹瀉,繼而迅速衰弱。表現(xiàn)為呻吟,可視黏膜發(fā)紺,干咳,呼吸困難,脈搏快而弱,心臟聽診心律不齊出現(xiàn)雜音,心電圖發(fā)生病理性改變,多見于流行初期,常常來不急治療就死亡。有的犬可見有輕度腹瀉后而死亡。
解剖病死犬8只。腸炎型主要病變:脫水嚴重,可視黏膜蒼白,腹腔積液,胃內(nèi)空虛,黏膜表面附有淡黃色或黃紅色黏液,胃底部黏膜彌漫性充血。病變主要見于空腸、回腸及小腸中后端。漿膜暗紅色,漿膜下充血出血,黏膜壞死、脫落、絨毛萎縮。腸腔擴張內(nèi)容物暗紅色呈醬油樣或果醬樣,混有血液和粘液。腸系膜血管呈樹枝狀充血,腸系膜淋巴結(jié)充血、水腫,切面外翻,呈紫紅色,如大理石樣外觀。心肌炎型病理剖檢可見心臟擴張,左側(cè)房室松弛,心肌或心內(nèi)膜有非化膿性壞死灶,心肌纖維變性,有紅黃相間虎斑狀的出血斑紋,有的有出血灶;肺水腫,局部充血、出血及水腫,成斑駁狀。
根據(jù)臨床癥狀、流行病學和病理解剖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特異性診斷法可以最后確診,采取病犬的糞便用犬細小病毒快速診斷試紙檢測。若病犬來院已經(jīng)腸道出血嚴重,腹瀉物全是血,用犬細小病毒快速診斷試紙檢測有可能不準確,需結(jié)合臨床癥狀,再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也可診斷為細小病毒病。血常規(guī)檢查法。血液檢查對犬細小病毒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作用。觀察其白細胞數(shù)目,該病時,一般是白細胞下降迅速,下降幅度的,可少到500~2000個/mm3。
(1)疫苗免疫接種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多使用五聯(lián)弱毒疫苗進行預防接種。妊娠犬在產(chǎn)前20d用犬五聯(lián)苗免疫1次,幼犬6周齡首免,14周齡加強免疫1次。一般情況下,正常免疫程序應在仔犬45、60、75日齡連續(xù)接種3次,成年犬每年加強免疫1次。(2)發(fā)現(xiàn)本病應立即進行隔離飼養(yǎng)。防止病犬和病犬飼養(yǎng)人員與健康犬接觸。(3)目前犬細小病毒腸炎單苗少見,大多和其它病毒性傳染病疫苗聯(lián)合在一起,所以免疫程序同犬瘟熱疫苗。(4)定期對犬進行嚴格檢疫,并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當犬群暴發(fā)本病后,應及時隔離,對犬舍和飼具,用2%~4%燒堿、1%福爾馬林、0.5%過氧乙酸或5%~6%過氯酸鈉(32倍稀釋)反復消毒。對無治愈可能的犬,應盡早撲殺,焚燒深埋。(5)平時要加強犬的飼養(yǎng)管理,搞好清潔衛(wèi)生和定期消毒工作。加強運動,增強體質(zhì)。細小病毒可經(jīng)糞便傳播。大多數(shù)細小病毒病的暴發(fā)多在公園、狗展、狗舍、寵物醫(yī)院等犬聚集的場所。盡管人不感染細小病毒,但被糞便污染的鞋子也起到傳播本病的作用。
7.1治療原則心肌炎型病犬病程急劇,迅速惡化,常來不及救治即已死亡。腸炎型病犬若能及時合理治療,可明顯降低死亡率。臨床上用特異性治療,并配合維持酸堿平衡和電解質(zhì)平衡,禁食、禁水、抗病毒、抗菌消炎、補液強心、止吐、止瀉、止血等綜合性治療原則。
7.2治療方法
7.2.1特異性治療如果對病犬診斷為本病,則立即注射犬細小病毒高免血清,2mg/kg體重,皮下注射,連用3d~5d,效果確實。若高免血清和其他抗菌消炎藥(氨芐西林鈉等)同時使用,可提高療效。
7.2.2抗菌消炎、補液強心一是為了控制繼發(fā)感染,應用一定量的抗生素;二是由于病犬嘔吐、腹瀉頻繁,常常導致嚴重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和酸堿平衡,故及時進行足量的補液在治療本病中顯得十分重要。具體以5kg體重的京叭犬為例,處理措施如下:(1)林格氏液(或5%糖鹽水)150~500ml(根據(jù)脫水程度30~100ml/kg體重)、氨芐西林鈉(或頭孢類藥)0.2g/kg體重、地塞米松1mg/kg體重,緩慢靜脈滴注,1次/d,連用3~5d??咕祝嚎蓱酶黝悘V譜抗生素,但不要長時間使用,以防腸道正常菌群失調(diào),反而延緩腸道消化功能的恢復。氨芐西林鈉50mg/kg體重、西咪替丁10mg/kg體重、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100ml(葡萄糖5g與氯化鈉0.9g)混合靜脈注射,或氨芐西林鈉50mg/kg體重、病毒唑20mg/kg體重、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2)輔酶A注射液2ml,ATP注射液2ml,維生素C注射液4ml(腸道出血嚴重的犬加氨甲苯酸注射液2ml/kg體重),靜脈滴注,1次/d,連用3~5d。(3)嘔吐頻繁的犬,丟失大量的鉀離子和胃酸,適當補充氯化鉀、氨基酸等;腹瀉嚴重的犬,丟失大量的碳酸氫根離子,為了防止代謝性酸中毒,適當補充5%碳酸氫鈉和葡萄糖鹽水。(4)若繼發(fā)感染或腸毒素所致體溫升高時,安痛定注射液0.4ml/kg體重,皮下或肌肉注射,2次/d。
7.2.3止吐、止瀉、止血以5kg體重的京叭犬為例,愛茂爾注射液0.4ml/kg體重,胃復安注射液0.2ml/kg體重,慶大霉素注射液0.4ml/kg體重,地塞米松0.5mg/kg體重,維生素K10mg/kg體重,安絡血注射液0.4ml/kg體重(若糞便見鮮血改用止血敏注射液0.4ml/kg體重),皮下或肌肉注射,2次/d,連用3~5d。(1)止吐:病犬的嘔吐使胃酸大量丟失,在飲食欲廢絕情況下,同時又丟失大量體液,易導致機體出現(xiàn)嚴重的脫水和體液酸堿平衡失調(diào)。嚴重嘔吐可導致機體發(fā)生代謝性堿中毒。選用愛茂爾、胃復安、維生素B-6等來止吐。雖然對于頑固性嘔吐效果不夠理想,但可緩解癥狀。在治療中,當病犬胃腸空虛且又便血時,宜選用神經(jīng)性止吐藥,如愛茂爾、氯丙嗪或阿托品等。另可用西米替丁減少胃酸分泌,以緩解嘔吐癥狀。嘔吐者可皮下注射胃復安(甲氧氯普胺)0.5mg/kg體重;嘔吐嚴重者可用阿托品0.5mg/kg體重皮下注射。(2)止瀉:止瀉療法應和灌腸療法并用。選用次碳酸鉍等止瀉藥,吸收水分和毒素,達到止瀉的目的。灌腸可以消除腸管內(nèi)的腐敗內(nèi)容物,防止發(fā)生自體中毒。臨床上根據(jù)病犬所處的病程不同,以及它對灌腸的承受能力的差別,再依據(jù)病犬排便的間隔時間和顏色,軟硬度、犬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臟的負荷能力,腸道所處的狀態(tài),選用適當?shù)墓嗄c深度及用液量。(3)止血:病初使用安絡血、止血敏注射液,增強血小板功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病中期用維生素K3注射液,促使血漿凝血因子合成。同時使用葡萄糖酸鈣可提高止血的療效。止血藥可選用安絡血2mg/kg體重,皮下注射2~3次/d、止血敏100 mg/kg體重,皮下注射2~3次/d、維生素K31mg/kg體重,皮下注射2~3次/d,采用聯(lián)合肌注或靜脈滴注有較好療效。
7.2.4補液(1)口服補液鹽:已確診的犬細小病毒性腸炎,口服補液鹽已廣泛應用,特別是在仔幼犬的高熱、腹瀉、脫水等疾病的治療方面,療效顯著。給病犬3~5次/d飲服補液鹽藥液,30~50ml/次,用藥3~5d,大部分病犬病情好轉(zhuǎn),1周后大部分病犬痊愈。(2)輸液:患細小病毒的犬常因脫水而死,因此補液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措施。由于病犬腹瀉嚴重,機體所需的水分、糖、脂肪、蛋白質(zhì)、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zhì)等均不能由腸道吸收獲得,因此只能通過輸液的方式補充機體所需物質(zhì)。同時病犬由于嘔吐、腹瀉,也損失了大量的體液、電解質(zhì),導致體液紊亂,酸堿平衡失調(diào),因此補充體液十分重要。本病多為缺鹽性脫水,又以低鈉血癥、低鉀血癥為常見。根據(jù)犬的脫水程度和全身狀況,確定所需添加的成分和補液量,一般靜脈補液量為60ml/kg體重,體重減輕6%為輕度脫水,體重減輕8%為中度脫水,體重減輕10%以上為重度脫水。輕、中、重度脫水分別按30、50、70ml/kg給予為宜,1~2次/d。在補液中或補液后患犬精神好轉(zhuǎn)及出現(xiàn)排尿是補液量合適的表現(xiàn),反之不見排尿,是沒有補足的表現(xiàn),可酌情增加輸液量。當患犬出現(xiàn)精神極度沉郁、昏睡、呼吸加快、四肢抽搐等癥狀時為酸中毒癥狀,應立即補堿,常用50g/L碳酸氫鈉,劑量為2~3ml/kg體重。當患犬出現(xiàn)精神淡漠、肌肉無力、不愿走動、腹部氣脹、腸麻痹、心搏增速、多尿、癱瘓等癥狀時應補鉀,用100g/L氯化鉀每次0.3~0.5ml/kg體重,用50g/L葡萄糖生理鹽水或生理鹽水稀釋成1~3g/L濃度靜脈滴注。但脫水未糾正前,酸中毒、無尿或少尿情況下不可過早補鉀。靜脈補液10%葡萄糖液20~100ml,加能量合劑(包括維生素C、ATP、肌苷、CoA)5~20ml,一次緩慢靜脈滴注1次/d。輸液時要嚴格控制輸液量和輸液速度,注意心臟的功能狀態(tài),否則易造成治療失敗。5%糖鹽水30~250ml,加抗生素等。當病犬表現(xiàn)嚴重嘔吐、腹瀉時,需糾正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和酸堿平衡,可靜脈注射乳酸林格氏液50~500ml,10%葡萄糖液20~50ml,加654-2(鹽酸山莨菪堿注射液)0.2~0.5mg/kg,1次/d。
7.2.5精心護理一是注意保暖;二是對有飲欲的犬若不再嘔吐,供給充足的口服補液鹽,復合維生素B;三是在恢復期間,給予易消化的流質(zhì)食物,少食多餐,以減輕胃腸負擔,逐步恢復到正常飲食。病犬的整個消化系統(tǒng)在發(fā)病時十分脆弱,這是因為食物進入胃腸后不僅不能被消化吸收,反而會腐敗,加重胃腸負擔,加重炎癥過程。因此,禁飼是治療犬細小病毒性腸炎的重要措施之一,以促進損傷的腸黏膜的修復。在病犬胃腸道已排空,嘔吐基本停止后,為了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可投服酵母片、乳酶生片等。待愈后,一般先給予易消化的流體食物,如酸奶、營養(yǎng)米粉等,而禁飼肉類、蛋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否則會導致胃腸道的二次感染。
參考文獻
[1] 寵物醫(yī)生手冊編寫委員會. 寵物醫(yī)生手冊第2版[M]. 沈陽: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 8: 237-239.
[2] 孫明琴. 王傳峰. 小動物疾病防治[M].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 2007, 8: 109-110.
[3] 劉麗霞, 沈國順, 劉春秀. 犬細小病毒病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獸醫(yī)雜志, 2001, 37(12): 34-35.
[4] 蔡寶祥. 家畜傳染病學[M].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 2001.
收稿日期:(2015–10–23)
中圖分類號:S858.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733(2016)02-0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