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霞
識字教學方法雜談
王惠霞
國際教育界公認,中國的漢字,是世界文字中最難的文字,各種學科的教學中,識字教學難度最大,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智,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教學生識字。
識字 教學方法 例談
《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基礎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跨越的,教師要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教學生識字,夯實教育基礎。
一.看圖識字法。漢字中有許多是象形字,因此,許多漢字本身就是一幅畫。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感知、認識漢字的初始狀態(tài),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例如:日、月、山、水、火、馬、雨。
二.拼音識字法。我們學習拼音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幫助學生識字。為什么是“幫助”學生識字呢?因為沒有拼音,可以通過向別人請教等方式識字,會了拼音,可以在沒有請教對象的時候自己學習。比如“耄耋老人中”的“耄耋”這兩個字,你不認識,這時候,你可以問老師,老師告訴你,這兩個字讀“耄耋”,意思是年齡上九十的人,泛指老年人。如果身邊沒有老師或者老師也不認識,你就可以借助字典,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到這兩個字,借助拼音讀出這兩個字的音。所以,既要重視拼音教學,讓學生會拼音,也不要讓拼音教學造成學生語文學習的難點或者障礙。為此,《標準》對拼音教學的教學的要求是讀準拼對會書寫,不要求學生直呼音節(jié)、熟練拼讀、默寫。只要學生能夠借助拼音正確讀出聲母、韻母,正確的拼讀出來,正確的抄寫(不是默寫),用這種方法讀出漢字的音就算達標了。
三.韻語識字。這是中國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法,它是運用有韻的詩歌在閱讀中進行的識字教學法。它的根據(jù)和優(yōu)點是:韻語有利于語感的形成,有利于加強記憶,有利于培養(yǎng)興趣。“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边@首詩歌韻律和諧優(yōu)美,內容形象直觀,是學習數(shù)字的好教材。
四.書空識字法。所謂書空法,就是指學習生字的時候,讓學生舉起手指,口中念著筆畫名稱,手指按照漢子的筆畫順序在空中書寫生字的一種教學方法。比如,學生學習“毛”的時候,老師舉著教鞭,引導學生舉著手指頭,一邊念筆畫名稱,一邊在空中書寫:“撇——橫——橫——豎彎鉤。應用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熟悉筆畫名稱,掌握筆畫順序,感知漢字的形體特點,一氣呵成一個完整的生字,真是省時高效。在筆順教學中,出現(xiàn)了一種理解錯誤,這種錯誤被很多老師一直沿用著,這就是把教材中筆畫順序的“書面”表達變成了一種實際操作。低年級教材中有生字筆順的具體范例,有不少老師沒有準確地理解教材中關于生字筆順的示范意圖,把教材中對生字筆順的“書面表達”誤認為是學生書寫生字的一種訓練方式,也讓學生按照教材中的樣式在練習本中書寫,這種方法雖然有利于學生掌握筆畫的順序,但失去了對漢字形體特點的整體感知和整體書寫的規(guī)律——即漢字是又筆畫形成間架結構的,也談化了學生對筆畫名稱的記憶,還浪費了學習時間,也是對學生書寫的誤導。例如,讓學生學習“本領”的“領”,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生書空:撇、點、點、橫折、點、橫、撇、豎、橫折、撇、點,沒有必要讓學生在田字格中用11個格子11個步驟才把“領”字寫出來。
五.隨文識字法。每一種版本的教材在編排生字時都不是讓生字孤立出現(xiàn)的,而是讓生字出現(xiàn)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通過閱讀進行識字,即我們通常說的“隨文識字”。比如,人教版《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文的編排中,“貪”是一類生字中的其中一個,教學時,先讓學生通讀全文,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反復讀第二段:“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伸展著狹長的葉子,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比缓笞x句子“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再讀詞語“貪婪”,最后從“貪婪”這個詞語中揪出“貪”,讓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分析“貪”的結構特點,并根據(jù)上下文推斷它的意義。
六.生活識字法。學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里,他們在家長的指導幫助下,會在老師施教之外學習許多漢字,比如,自己家庭人員的姓名、家中墻壁上懸掛的圖文中的漢字、自己家中收藏的自己能夠閱讀的書籍中漢字。學生還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空間,他們會在上學放學經(jīng)過的路段看廣告牌上的漢字、店鋪名稱、建筑名稱、單位名稱,時間一長,他們會有意無意地記住這些漢字。教師要如《標準》所說:“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p>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北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