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一嫻
讓嚴實“報家底”成為干部的一種自覺
文/顧一嫻
事實上,關于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我國早在1995年就出臺了相關法規(guī),此后又陸續(xù)出臺了一系列制度辦法,但毋庸諱言,執(zhí)行并不理想,效果也不明顯,遠沒達到制度設計的初衷。從實際情況來看,主動填寫、如實報告確實是干部隊伍中的主流聲音,但仍有部分干部認識不到位、態(tài)度不端正,填表不嚴肅、報告不如實,還有個別干部心存僥幸,隱瞞不報甚至弄虛作假。
帶病提拔、轉移財產(chǎn)、“親緣腐敗”、“裸官”外逃……梳理近年來發(fā)生的貪腐案件關鍵詞,足見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制度的“監(jiān)督利劍”作用并沒有真正體現(xiàn)出來,亟待完善。這固然與相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關,但更多的問題是制度執(zhí)行不力。
好制度重在落實。設立一項制度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真刀真槍地抓執(zhí)行,倘若制度懸空,只會淪為“空中樓閣”。那么,如何落實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確保其監(jiān)督與威懾作用?按照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精神,從2015年1月開始,中組部在全國范圍部署推行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凡提必核”,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隨機抽查比例,強化抽查核實結果的運用。一年執(zhí)行下來,抽查的成效頗為明顯。據(jù)統(tǒng)計,2015年共抽查副處級以上干部43.92萬人,因不如實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等問題被取消提拔資格的3900多人,受調(diào)離崗位、改任非領導職務、免職、降職等處理的124人,因抽查核實發(fā)現(xiàn)問題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160人。
筆者認為,這正是扎緊“權力籠子”、收緊“制度漁網(wǎng)”的務實有效舉措,讓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的落實更加有抓手。長期堅持下去,不僅為帶病提拔、“裸官”外逃等問題裝上了“過濾網(wǎng)”,還能有力地促進領導干部增強規(guī)矩意識,從根本上杜絕干部“報家底”不嚴不實問題,使中國特色的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真正成為從嚴監(jiān)督管理干部的“鐵規(guī)禁令”,切實將問題苗頭扼殺在萌芽中。
根據(jù)中組部的安排部署,對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的抽查核實仍將繼續(xù),并且力度還會不斷加大。無疑,隨著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抽查核實工作成效的顯現(xiàn),廣受關注的中國特色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正在進一步完善,與此同時,這一制度在從嚴管黨治吏中的監(jiān)督與威懾作用也在持續(xù)加碼,對強化干部紀律意識、加強干部監(jiān)督管理、解決干部經(jīng)商等方面的問題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正在成為領導干部繞不過、躲不開的環(huán)節(jié),長此以往,“漏報、瞞報”行為自然會銷聲匿跡,而嚴實“報家底”將成為干部的一種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