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玲
(廣西演藝職業(yè)學院,廣西南寧 530226)
當代茶館環(huán)境設計中精神意境的表達
黃慧玲
(廣西演藝職業(yè)學院,廣西南寧 530226)
當代茶館的興盛折射現代人們生活出現的諸多問題,茶館不僅為消費者提供品茗、休閑娛樂的場所,而且滿足了現代人們高級的、精致化的精神層面需求。本文選取茶館環(huán)境設計中精神意境的表達作為研究對象,在當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現實意義,既利于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契合了市場發(fā)展的方向,滿足當代人的精神追求。
當代茶館;環(huán)境設計;精神意境;表達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孕育出以精神意境為核心的茶館藝術,茶館的發(fā)展歷程也滋養(yǎng)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豐富了傳統(tǒng)文化的表達形式,成為了現代展現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窗口。當代展館越發(fā)重視室內環(huán)境精神意境的表達,茶館展現的是內空間環(huán)境的文化品位,也是空間氛圍蘊含的清、淡、雅獨特的審美意境,其功能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物質需求,而且要滿足消費者高級的、精神層面的需求。
當代茶館的興盛也從側面反映出現代社會存在的問題,也是現代人追求休閑娛樂生活方式的內在要求。茶館為消費者提供品茗、休閑娛樂的同時,其室內環(huán)境裝飾與設計也為人們帶來了情感體驗、文化感受、道德頓悟以及精神享受。因此,本文選取茶館環(huán)境設計中精神意境的表達作為研究對象,在當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現實意義,既利于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契合了市場發(fā)展的方向,滿足當代人的精神追求。
本文分析茶館空間環(huán)境中的硬裝飾主要包括天花、門窗格子、墻面以及地面等。我國傳統(tǒng)建筑內部的天花裝飾主要是為遮掩屋梁以上部分,因此天花的裝飾在我國古代室內設計地位非常之重要,其不僅涉及到材質,更重要的是傳統(tǒng)吉祥圖案的運用。古代在天花裝飾中主要運用龍、鳳等圖案以體現尊重地位,現當代隨著人們追求清、淡、雅的精神意境,大部分茶館采用木制材質,經過簡單的重組、簡化,并不會采用古人那種濃妝重彩的圖案。而且,木制材質擁有自然肌理和淳樸的色澤,天生具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親切感,也易于融于大自然,尤其適合景區(qū)型的茶館運用,營造簡潔、舒適、優(yōu)雅的休閑環(huán)境。當代也有不少主題性的茶館,如以禪文化為主題的茶館,用一朵蓮花層層卷瓣紋樣裝飾天花,同時借助現代燈光藝術,不僅展現出蓮花純潔高雅之美,而且營造出佛的教義,突出“禪”的意境,通達、參透的人生智慧。[1]
門窗在傳統(tǒng)建筑中發(fā)揮著分隔、溝通室內外空間的作用,因此具有極強的裝飾性。門窗格子源自于門窗,是用小木條以卯榫結構組合的線條構成的圖案,其承載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涵,對當代茶館的審美情趣、精神意境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當代茶館門窗格子的式樣和風格,主要以淡雅、精致為主,如冰梅紋的格子窗采用直線條,給人一種陽剛之氣;同時梅花在傳統(tǒng)文化中寓意潔凈、高雅、不畏嚴寒等品質,在直線條之中按照美的形式法則鑲嵌梅花格子,旨在營造簡約、高尚的審美意境,體現古代文人之情懷。又如南京有家茶館采用了壺紋窗,鏤空雕刻,橫平豎直,疏密相間,組成一幅清雅的圖案;與厚敦簡潔的立體墻體形成了整體上的陰陽互補、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和諧統(tǒng)一的審美意境,使得茶館顯得格外明朗而空靈,又透露出古樸、典雅的文化積淀。[2]
茶館根據不同的類型采取不同的墻面,如園林型、傳統(tǒng)或古典型的茶館,通常采用青磚、灰磚疊砌,或者勾勒出青磚、青石的形狀與質感。園林茶館源自于園林建筑,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宗旨,古樸、深厚、簡潔、內斂的青磚墻面非常符合園林茶館的審美情趣。如江蘇江南一帶的園林茶館居多,大體都采用了青磚或者灰磚的墻面,墻面的裝飾性也非常有講究,有的墻體部分簡單的雕刻,并與竹片、卵石、盆景等構成一處自然景觀。有的墻面上有雕飾著各種圖案的漏窗和造型各異的門洞,通過這些將茶館室內空間延伸出去,消費者透過漏窗或門洞可以欣賞到室外的小橋、流水、奇峰、怪石、花花草草以及精巧玲瓏的亭臺樓閣,達到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統(tǒng)一,使得人們在有限的空間中感悟到自然的美、人工的美。北京老舍茶館在四合院正門口一面灰磚砌成的影壁墻,墻面中心雕飾著竹子、荷葉、蓮花、梅花、牡丹以及仙鶴等,這構成一幅美景圖,類似于傳統(tǒng)的文人花鳥圖卷,營造出含蓄而深刻的意境之美,契合了現代人的精神追求。[3]
當代茶館的地面大都采用木地板或瓷磚,或者運用大理石拼嵌圖案。其中瓷磚的選擇、拼嵌圖案的運用都有講究,比如有些茶館會定制一些傳統(tǒng)紋樣的瓷磚,如回紋、云紋、聯珠等壓印到瓷磚上,茶館內進行大面積的鋪設,既體現出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又契合了現代復古的時尚。茶館硬裝飾中精神意境的表達,不僅僅是上述分析的幾點,還包括頂部、立柱等等,下文將從軟裝飾中分析當代茶館營造了高雅格調。
本節(jié)所指的軟裝飾主要包括家具、室內的陳設等等。家具可以稱之為“木頭創(chuàng)制的詩篇”,蘊含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具有明顯民族性、地域性特征。茶館家具主要有桌椅、茶幾、博古架、凳以及條案等等,在茶館中擺設些一兩件傳統(tǒng)家具,增加空間的歷史厚重感和文化份量,同時也能喚起民族精神記憶。但由于當代社會越發(fā)注重簡約的審美理念,傳統(tǒng)木制家具融合現代審美風格,開創(chuàng)了簡潔、精致、個性而又不失高雅格調,茶館內家具,桌椅強調實用性,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生理需求;同時更加注重心理、精神的需求,提供休閑、簡潔和個性的家具。南京一家綜合性茶館的閱讀區(qū),采用藤編的玻璃小茶幾、藤編的躺椅小板凳,隨意顧客的選擇,室內墻壁上裝飾著現代山水畫,周圍山山水水和綠色植物交織在一起,洋溢著書香氣,十分愜意舒適。
在室內陳設上,不少茶館裝飾出各自的文化品味,如岳麓書院的立柱上,懸掛著木制、竹制的極聯與匾額,將簡樸的建筑裝飾頗有文化韻味。又如以印象熱河為主題的承德茶館主題,其將清代康乾文化作為時代背景展現園林、人文的精神氣質,因此整個茶館設計運用了傳統(tǒng)的裝飾元素如傳統(tǒng)紋樣、中式家具、清代瓷器、青磚等等,尤其是傳統(tǒng)書畫作品在室內的裝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茶館內的樓梯間的墻壁將淡墨清雅山水畫卷裝飾,使人仿佛穿越到詩情畫意的清代;室內的墻壁上書寫著自然古樸書法字體,既表達了豪氣粗狂的康乾盛世,又展現東方傳統(tǒng)文化藝術,讓消費者在品茶的同時享受著視覺盛宴和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茶館軟裝飾不可能只用某一種文化藝術來裝飾或闡釋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是把各種典型的裝飾元素有機結合在一起融入有限了空間內。中國傳統(tǒng)工藝有陶瓷、剪紙、刺繡、雕刻等,將這些傳統(tǒng)的工藝融入茶館裝飾中,既體現茶館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展現了茶館獨特的審美價值,[4]營造古色古香的韻味,給茶館室內環(huán)境增加了幾分悠遠寧靜的意境之美,適合現代人內心渴望拋開生活煩惱,享受內心純凈的現實需求。
中國茶學家歸納出茶德:“康、樂、甘、香、和、清、敬、美”,賦予品茶者“節(jié)儉、淡泊、樸素、廉潔”的高貴品德,這是源自于儒家中和、內斂的審美取向和自然和諧的并存態(tài)度,也是道家淡泊、寧靜、返璞歸真的精神追求以及對現世快樂的執(zhí)著,佛家空靈、幽遠、隨順自然的人生態(tài)度。因此,自然、悠閑、寧靜、祥和、舒適是古往今來茶館特有的環(huán)境氛圍,讓每個身處其中的人們享受清靜、自由、親善、舒適的精神氛圍,讓心靈遠離塵世煩囂體味人性之美,沉浸于或優(yōu)雅或熱鬧或清靜世界之中,品味其間彌漫的茶韻、意韻、文韻、情韻和世韻。從古代原生態(tài)的茶攤到當代風格各異的茶館,設計者在展現時代審美的同時,也延續(xù)了茶館最本質的精神內涵,儒道佛三教都有一種純樸親切的自然情懷,對自然的崇尚,對自然采取親和、沉浸、順應的態(tài)度,都映射在當代茶館的環(huán)境設計中,其也是現代人們現實的精神需求。
當代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的改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化的生活豐富人們的物質文化,提升整個社會的生活水平,但同時也帶來人口激增、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加、城市污染嚴重等等各種社會問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壓抑精神層面的追求,使得養(yǎng)生、健康、追求精神舒適成為當代人日益重視的話題,當代茶館的興盛,也反映出整個社會追求休閑娛樂生活的內在需求。環(huán)境優(yōu)雅的茶館為當代人提供交流情感、放松心情、遠離世俗自得其樂的最佳場所,茶館環(huán)境設計的視覺形象通過文化符號映射文化內涵,借助茶香裊裊、云墻漏窗、綠色景觀等環(huán)境營造一個營造高雅、個性而又親善、自然,能與心靈對話的場所,給人們帶來強烈了感官體驗、情感體驗甚至道德頓悟、人生思考等等精神層面享受與體味的同時,進行人性的自我超越,深層次的人格的反省與升華,這也是中國茶文化重要的價值和精神意蘊,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茶館是集茶文化藝術、休閑、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以其獨特的文化價值歷經千年而依舊活躍在當代社會中,可見其對社會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當代茶館不能一味地追求商業(yè)目的,而忽視了茶館最本質的文化價值的屬性,其在進行環(huán)境設計時,一方面要將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工藝融入到現代設計中;另一方面要以茶文化審美理念為指導思想,注重精神意境的表達,在滿足消費者物質需求的同時,契合現代人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創(chuàng)造出獨特中國韻味但又不失現代感的茶館。
[1]孫英麗.我國傳統(tǒng)裝飾紋樣的變遷[J].時代文學,2009(12):222-223.
[2]何曉道.江南明清門窗格子[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
[3]楊華.當代茶館裝飾設計傳統(tǒng)雕刻藝術的應用與發(fā)展[D].吉林:長春工業(yè)大學2013.
[4]袁緩、劉圣輝著.中式茶樓[M].遼寧: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黃慧玲(1982-),女,廣西桂林人,碩士,講師,工程師,研究方向:環(huán)境景觀設計、高等職業(y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