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D打印技術是一項新型快速成型技術,3D打印機容易掌握、使用方便,將其應用到傳統(tǒng)的模具教學當中,勢必會帶來更加直觀的效果。文章對此觀點進行了論述,對其在模具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研究。
關鍵詞:3D打??;模具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2-0146-02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制造業(yè)市場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迅速將產(chǎn)品推向市場已成為制造商把握市場先機的重要保障。3D打印技術正是應此而快速發(fā)展起來的一項快速成型技術,目前在很多領域已得到了應用。在模具制造領域,3D打印常被用于產(chǎn)品的開模,節(jié)約產(chǎn)品到市場的開發(fā)時間,但由于存在材料等方面的制約,目前仍沒得到大范圍的投入使用。但是,把3D打印技術用于模具教學中,增加教學互動,強化知識理解,提高學習樂趣,是一項值得研究的有意義的事情。近年來,很多的高教專業(yè)在摸索著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把3D打印系統(tǒng)與教學體系相整合。我校今年引入多臺桌面3D打印機,嘗試將此技術引入教學實踐中,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3D打印概述
3D打印技術是一種以數(shù)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它以“疊加式制造”著稱,運用激光束融化金屬或塑料粉末,以塑造高度復雜的形狀。3D打印機操作簡單,只需將建立好的三維模型輸入到3D打印機的電腦中,就能夠進行打印,這也是其比傳統(tǒng)制造業(yè)更便捷的地方。
運用3D打印技術進行生產(chǎn)的主要流程是應用計算機三維軟件(UG、Pro/E等)設計出立體的樣式加工,然后保存成“.stl、.obj、.thing”等格式,通過MakerWare軟件將繪制好的模型轉(zhuǎn)換為3D打印機可以識別的代碼,通過USB接口或者SD卡傳遞給3D打印機,再通過加熱PLA(綠色環(huán)保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Polyacticacid)細絲,使融化后的材料通過噴嘴噴出,打印結(jié)構的第一層,然后是第二層、第三層……每一層逐漸疊加,最后打印出成型的產(chǎn)品[1]。其工作原理示意圖見圖1所示。
目前,在教學中應用最普遍的是SLA和FDM兩種打印技術。SLA主要用于制作模型,在國外大學教學領域上用的比較廣泛。它的優(yōu)勢有:光固化成型法成熟度高,由CAD數(shù)字模型直接制成原型,加工速度快,產(chǎn)品生產(chǎn)周期短,無需切削工具與模具,降低錯誤修復的成本??梢约庸そY(jié)構外形復雜或使用傳統(tǒng)手段難于成型的原型和模具,可聯(lián)機操作和遠程控制。存在的缺陷有:系統(tǒng)造價高昂,使用和維護成本過高,對工作環(huán)境要求苛刻。成型件多為樹脂類,強度、剛度、耐熱性有限,不利于長時間保存。預處理軟件與驅(qū)動軟件運算量大,軟件系統(tǒng)操作復雜,入門困難;立體光固化成型技術被單一公司所壟斷。FDM主要采用絲狀材料(石蠟、金屬、塑料、低熔點合金絲)作為原材料,目前市場上采用FDM技術較為普遍,相對比較便宜,一般在4000~6000元之間。FDM的優(yōu)勢有:操作環(huán)境干凈、安全,可以在辦公室環(huán)境下進行。表面質(zhì)量較好,易于裝配,可以快遞構建瓶狀或中空零件。原材料以卷軸絲的形式提供,易于搬運和快速更換,材料費用低??蛇x用多種材料,如可染色的ABS和醫(yī)用的ABS、PC、PPSE等,材料利用率高。存在的技術缺陷有:精度較低,難以構建結(jié)構復雜的零件。做小件或者精細件時不如SLA技術,最高精度0.127mm,與截面垂直的方向強度小,成形速度相對較慢,不適合構建大型零件。
二、3D打印機在模具教學中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用好各種媒體,要學會并善于引用一些先進技術來彌補各種直接經(jīng)驗的不足,變抽象為具體,使教學活動更高效。面對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浪潮,教育需要更多地讓孩子們接觸、感知和體驗未來的新興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3D打印機技術的普及為學校的創(chuàng)新教育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技術支持。
1.課堂教學中的應用。3D打印技術在本質(zhì)上是多媒體技術的延伸,是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延伸,它拓展了人的感覺和知覺,促進了人的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它與教學的融合勢在必行。目前絕大部分模具設計課程的教學,幾乎使用powerpoint或flash軟件來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動畫、圖形、聲音、視頻的演示,加上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這樣學生可以在原有認知結(jié)構和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認同教師的概念和思維方式,并內(nèi)化到自己新的認知結(jié)構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維方式[2]。隨著3D打印機的出現(xiàn),引入該項技術,將課程中涉及的典型模具零件打印展現(xiàn),對模具的教學能夠起到更好的輔助。如圖3所示為3D打印出的鞋模模型,教學中展示會使學生對模具有更直觀的認識,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課程設計中的應用。模具設計課程通常要進行為期1~2周的課程設計,教師輔導學生使用合適的設計軟件,如Pro/E、UG,使用計算機進行模具設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負責答疑,通過一兩周的課程設計使學生加深對課堂上教學內(nèi)容的認識,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2]。應用3D打印機后,可以安排學生分組設計、分組打印,使學生能夠真正見識到自己設計的模具零件打印成型的過程,更加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提高設計水平。
三、3D打印技術在模具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3D打印應用于教學,主要分為3D造型設計、3D打印、3D打印后處理、性能試驗及評估等環(huán)節(jié)。通過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鍛煉,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意能力、規(guī)劃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深化實驗教學的改革,為培養(yǎng)更多的復合型技術人才打好基礎。從教學實踐的過程來看,取得了如下效果。
1.采用3D打印技術輔助教學后,學生對于模具的基本組成結(jié)構能夠進行更直觀的觀察,對于模具的結(jié)構有了更深的認識。
2.采用3D打印技術輔助教學后,學生分組討論問題更加熱烈,對于模具的學習興趣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3.采用3D打印技術輔助教學后,學生不僅熟悉3D打印機的操作方法,而且對于先進制造技術有了更多的了解,并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4.3D打印機可以提高學生在掌握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yǎng)。
四、3D打印教學中注意的問題
1.由于受材料的限制,3D打印機主要使用塑料作為打印材料,與真正的模具材料存在很大的差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對此方面要做出提示。
2.模具尺寸的限制。教學用的3D打印機多為臺式打印機,尺寸較小,能夠打印出的產(chǎn)品尺寸受到限制。
3.模具精度的限制。3D打印機由于分層制造存在“臺階效應”,每個層次雖然很薄,但在一定微觀尺度下,仍會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一級級“臺階”,如果需要制造的對象表面是圓弧形,那么就會造成精度上的偏差。
五、結(jié)論
教育需要與時俱進,盡可能讓學生接觸、體驗、掌握3D打印這一門新興技術,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將會對學生的未來產(chǎn)生重要影響。實踐證明,在模具設計和制造課程中使用3D打印技術是可行的,在教學的過程中也獲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不要過多依賴3D打印機,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仍是正確處理多媒體和粉筆、黑板、普通教具、語言表達之間的關系,將模具設計方法進行很好的傳達。
參考文獻:
[1]喬瑞麗,李海林.桌面3D打印技術在模具教學中的實踐[J].模具制造,2015,(1).
[2]張艷華.壓鑄模具設計課程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探索[J].讀書文摘,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