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新祿
摘要:文章分析了普通高校儀器設備管理利用率低、管理不到位、共享程度不夠的現(xiàn)狀,從加強管理體制建設,構建校級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引入智能化、信息化的儀器管理解決方案三個方面就如何加強儀器設備管理,充分發(fā)揮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普通高校;儀器設備;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2-0140-02
一、引言
近幾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yè)得到了蓬勃發(fā)展,特別是在教育部組織開展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促進下,一般普通高校的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實驗室的建設在高校的地位正在提升,儀器設備的增加,為教學科研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也明顯加重了儀器設備管理任務,加大了管理難度。普通高校的設備管理相關部門面臨著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儀器設備的科學管理,提高儀器設備的管理水平,為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良好保障的新課題。為此,我們就普通高校儀器設備管理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加強儀器設備管理的一些意見。
二、實驗儀器設備使用中存在的不足
1.儀器設備利用率低。近幾年來,普通高校為了彌補過去對教學設備投入不足的缺口,設備購置經(jīng)費投入力度明顯加大。在制訂大批量設備購置計劃時缺乏調研、論證,過分追求設備配置的全面性、系統(tǒng)性、先進性;由于設備配置方案的論證不充分,致使設備購置經(jīng)費的投入效益下降,購置設備的使用率低下,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tǒng)思想仍時有反映,理論課程比例比較高,多數(shù)學生也習慣于“從聽中學”而不是“從做中學”,創(chuàng)新性實驗課程的所占比例、設計水平以及支持力度都有待全方位的提高。實驗室較多采取封閉管理,開放時間短,有的不對外開放,學生只有在實驗課上才能接觸到實驗儀器設備,導致實驗儀器設備閑置嚴重。
2.設備管理不到位,維修不及時。長期以來一般普通高校在設備的管理過程中存在著重購置輕管理、重使用輕維護的現(xiàn)象。以前由于實驗室的儀器設備不多,很少配備專職維修人員,而實驗室人員對儀器設備的管理、維護能力有限,缺乏維修能力,隨著儀器設備的增加,現(xiàn)有的工作人員人數(shù)及管理水平無法滿足儀器設備的管理需求;從事實驗室工作和實驗教學的同志仍列為教輔隊伍,地位低,待遇低,致使在實驗室隊伍老化的問題越來越大,人員年齡老化,專業(yè)隊伍老化,新鮮的補充少,青黃不接,年輕管理人員流動性大,致使新引進儀器的維修不及時,儀器設備的使用掌握不穩(wěn)定,直接影響了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的充分發(fā)揮,加大了學校的負擔。
3.大型儀器設備的資源共享問題凸顯。過去一般普通高校的大型儀器很少,多處于分散管理的狀態(tài),近幾年隨著設備經(jīng)費投入力度的增加,大型儀器設備的數(shù)量迅速增加。由于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共享的有效機制滯后,大型儀器設備的開放信息閉塞缺乏溝通的渠道,購置與使用情況不透明,從而造成大型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程度不夠。在已有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率不高的情況下各實驗室為了使用方便還在積極申請購置性能相同的大型儀器設備,大型儀器設備的資源共享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將造成重復購置、資源浪費,挫傷了相關實驗室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三、提高儀器設備利用率的方法
高等學校儀器設備管理是以儀器設備作為管理對象。儀器設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對儀器設備的論證、購置、使用、調撥直至報廢的全過程實施管理。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要通過管理隊伍來實施,因此,為了使有限的儀器資源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實現(xiàn)資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普通高校儀器設備管理體系的建設必須以管理體制、管理隊伍和管理制度建設為抓手,以實現(xiàn)科學的全過程管理為目標,著重做好以下工作:儀器管理模式的改革,儀器使用方法的普及,大型儀器資源共享,引入智能化、信息化的儀器管理解決方案。
1.加強管理體制建設。從實際出發(fā),建立一套科學、嚴密、可操作性強的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儀器設備從配置到報廢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行為,確保儀器設備管理體系良性運轉。實行校、院(系)二級管理體制,校級管理由校長和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完成學校儀器設備的計劃審批、購置、驗收、使用,直至報廢全過程的系統(tǒng)管理;負責制定儀器設備全過程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并具體指導、檢查實施情況。院(系)級管理由院長和設備管理員負責,進行設備購置計劃的論證、編制、申報;制定設備管理制度的實施細則并具體實施;做到儀器設備賬、物、卡相符,設備狀況良好。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使儀器設備管理的全過程制度化、規(guī)范化,做到從配置到報廢的全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章可循,有據(jù)可查,每個過程都有責任人,職責明確。
2.加強管理隊伍建設。要保證高校儀器設備真正實現(xiàn)高效管理,必須有高素質專業(yè)化的隊伍,既要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學科帶頭人,還要有從事分析測試的技術人員、儀器設備維護人員、維修人員、行政管理人員等,因此,要重視相應人才隊伍的建設,把儀器設備的使用最大化。要研究不同類型的開放儀器設備對人員組成、人員配備、人員結構的要求;研究開放共享的儀器設備的隊伍建設模式,引進優(yōu)秀人才、特殊人才,提高隊伍的地位待業(yè),穩(wěn)定技術隊伍。隨著儀器設備數(shù)量的增多,需要招聘新的技術人員,而新進人員多是一些毫無工作經(jīng)驗的應屆畢業(yè)生,讓他們盡快進入工作角色,融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入職導師制”是由有技術專長,資深和品行優(yōu)秀的老員工擔任導師,對新入職的技術人員進行實驗室規(guī)范指導,期滿后進行理論技術水平的業(yè)務能力考核,合格方可上崗;開設專題講座,專業(yè)的精密儀器開設面向全校的儀器技術講座,通過講解儀器的原理和應用,拓寬師生的視野和對新研究技術手段的了解;成立設備維修中心,中心負責一般儀器設備的維修,使得儀器設備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協(xié)助專業(yè)人員完成大型設備的維修;配合有關人員進行儀器設備的技術改造和功能開發(fā),擴展設備的功能,使老設備發(fā)揮新作用。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和獎懲辦法,評價結果與獎懲掛鉤,鼓勵先進,批評落后,調整工作,推動儀器設備資源共享,開放共用。
3.構建校級大型儀器共享平臺。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大型儀器設備實行相對集中的方式進行管理,專管共用,構建大型儀器設備的網(wǎng)絡共享信息平臺,增加開放時間,做好大型儀器設備的開放使用,實行嚴格的預約上機制度,有了良好的預約制度保證儀器可以滿負荷運行,以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利用現(xiàn)代化網(wǎng)絡技術建立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信息管理平臺是實施開放共享模式的基礎。建立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網(wǎng)絡信息工作模式,可以公布儀器設備的名稱、性能、收費標準等信息,設立網(wǎng)上預約使用儀器,提供對外開放服務。
4.引入智能化、信息化的儀器管理解決方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儀器管理水平、促進儀器開放共享,已成為各高校多年來研究探索的重要課題。應用“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儀器管理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儀器設備實時信息的共享,提高儀器設備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從而為優(yōu)化學校資源配置、更好地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發(fā)揮積極的作用。通過系統(tǒng)對儀器使用情況的多方面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可以直觀的了解到每臺儀器的使用績效。這些數(shù)據(jù)為學校儀器的建設規(guī)劃提供了決策依據(jù),可以更好地利用現(xiàn)有儀器資源,更有效的分配儀器資源。將儀器的實時信息公開、人員管理、儀器管理、財務管理、預約管理、授權使用、計費收費、數(shù)據(jù)共享、報表統(tǒng)計等工作整合,結合軟件系統(tǒng)和硬件設備,對儀器的日常使用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使儀器資源得到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
四、結語
儀器設備是高校從事教學、科研的重要保障條件,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實驗條件和科研環(huán)境的重要表示,在高校實驗室教學和科學研究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十分寶貴的資源。高校要管理好儀器設備,充分發(fā)揮它們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方面的作用,要從政策法規(guī)、管理機制、有償使用和工作模式幾個方面來促進高校儀器設備的使用,提高儀器設備的有效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左鐵鏞.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的作用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3):1-5.
[2]張慧娟.新形勢下高校如何提高大型儀器利用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5,(3):13-14.
[3]林瑜華.云計算環(huán)境下高校實驗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8):271-274.
[4]陳歐.實驗室通用儀器設備新型管理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5):28-30.
[5]楊萬全.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儀器管理系統(tǒng)設計[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4,31(5):134-136.
[6]盧學英,周樹棠.關于高校實驗室開放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6):123-127.
[7]張新有,袁霞,潘偉.高校專業(yè)實驗室開放與實施方案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7(6):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