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愛娃(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西安710100)
?
簡·奧斯汀作品中茶的作用
白愛娃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西安7101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茶的醫(yī)藥功效與保健功效,然后指出茶會與茶舞會是小說人物進行社交和娛樂的主要方式與場所,最后提出,茶能夠反映出英國社會階級地位的差異和英國家庭不同的背景。
關鍵詞:簡·奧斯汀;作品;茶;作用
茶屬于一種十分普通的飲料,在人們的生活中時常出現(xiàn)。而這樣一種并不特別的東西,卻在簡·奧斯汀的描述中散發(fā)出了獨有的光彩。簡·奧斯汀能將茶葉的基礎功效進行改良和升華,利用茶這一物質體現(xiàn)出人們的精神文化,彰顯了獨到的藝術風格。小說中多處寫到了茶和茶會,含蓄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茶文化的認知,突出了當時英國茶文化的地位與影響。
茶葉最早起源于中國,并且有“良藥”之稱譽,在十七世紀初傳到英國,曾在當時的英國社會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對茶葉的功效、性質等多種要素,人們眾說紛紜,產(chǎn)生了許多分歧。大約在一百多年后,英國人才開始普遍接受飲茶這一習慣,并認識到了茶的藥效功能,相信飲茶不僅能夠解渴,還能夠健身、養(yǎng)性,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著諸多益處。簡·奧斯汀對于茶葉的性能和功效,也作出了重要貢獻,主要表現(xiàn)在,利用小說這種體裁讓讀者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共享文中人物日常生活中關于品茶的親身體驗,并了解到當時英國的人們都已廣泛接受了茶文化,認為飲茶能夠消解疲勞、提神醒目。在簡·奧斯汀的小說里,人物在精神或身體狀況不佳時,都會飲茶。如果經(jīng)歷了長途跋涉,則一杯濃茶更能起到化解疲憊的效果。《曼斯菲爾德莊園》中,范妮趕了很長的路程回到家,焦急盼望著的正是茶點。文中描寫到,當門再次打開時,送來了范妮期待已久的茶點,蘇珊與侍女還拿來了相應的茶具。“蘇珊把茶壺放在爐火上,看了姐姐一眼,那表情似乎有雙重意思,一是由于顯示了自己的勤勞能干而揚揚自得,二是怕干了這個活在姐姐面前降低了自己的身份?!边@時,范妮十分感謝妹妹為自己備好了茶點。飲完茶后,范妮感到自己的體力和精神狀態(tài)都有所恢復。由于獲得了妹妹適時的照顧,她的頭疼開始好轉,內心也不再那樣難受。從這段內容可以看出,茶能夠起到補充能量、恢復精神的作用。再比如,《諾桑覺寺》里,凱瑟琳自巴思與諾桑覺寺旅游歸來后,所有人都圍繞在她身邊,安撫她,讓她感到無比幸福。那一瞬間,凱瑟琳沉浸在家人重聚的歡喜當中,所有悲傷都暫時被壓制下來。而家人見到凱瑟琳后也非常高興,來不及心平氣和進行詢問,就圍繞茶桌集體坐下。莫蘭太太慌慌忙忙地倒好茶,讓凱瑟琳飲茶解渴。細心的母親發(fā)現(xiàn),自己女兒臉色蒼白,疲態(tài)畢現(xiàn)。由此可見,茶在當時的英國社會已經(jīng)不屬于奢侈品,而轉變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品,并帶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茶的廣泛應用,為人們的聚會、社交等活動提供了更多理由與機會,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簡·奧斯汀最喜歡的約翰遜博士把茶會稱作“一個借口或托詞”,認為茶會就是人們聚集在一起,侃侃而談。在茶會中,茶已經(jīng)慢慢喪失了其作為飲品而解渴的主要功能,轉變成了人們的社交手段和社交載體。在參加茶會時,人們并不在乎自己喝的是什么品種的茶,也不關注自己喝了多少,僅僅享受的是茶帶給自己的氛圍和交流機會。即便如此,其他任何飲品也都無法替代茶的屬性與功效,不論在怎樣的茶會中,茶始終是主角。茶會、茶舞會、花園茶會等,都屬于高級而雅致的上層社交聚會。由于要配合茶的氣質與魅力,參加茶會的人們也必須要保持優(yōu)雅的風度和舉止,展現(xiàn)出得體的社交風采。簡·奧斯汀描寫了一些詼諧的茶舞會,能把讀者帶入其中,產(chǎn)生真切的感受。例如,在《諾桑覺寺》中,作者寫到凱瑟琳與艾倫夫人來到巴思,參加了一個茶舞會。在舞會開始之前,她倆精心打扮,以致于很晚才進入會場。當時正處在鬧季,會場十分擁擠,她們費盡力氣才擠了過去,還好凱瑟琳緊緊拉住艾倫夫人的手,才沒有被人流沖散。經(jīng)過一番努力之后,她倆才走到會場盡頭,但情況并未得到改善,根本看不見有人在跳舞,只能看到婦人們頭上聳立的羽毛。兩人再次前行,望見了一個較為理想的位置,她倆又擠了一段路程,才來到了最高一排座椅背后的過道上,這里的人和下面比起來略少,莫蘭小姐也能夠清楚觀察到下方的人們。她心里想著:我在舞會上,我應當跳舞。然而這里的人們她一個都不認識。過了一會,大家都起身喝茶,這兩人也只有一同再次擠出去,當最終到達茶廳時,她再次感到了碰不到熟人的煩惱。這一段描寫生動靈活,十分真實。喧鬧擁擠的會場和茶廳讓人透不過氣,凱瑟琳的良好心情也變得低落。過了一會兒,鄰座有位先生請她倆品茶,兩人欣然接受,并與這位好心人聊了幾句。在這一整晚中,這是她倆和陌生人的唯一一次對話,這次對話也為她倆慘淡的茶舞會經(jīng)歷畫上了一縷色彩,使她倆的心情稍微變好。
從作者的這段描寫可以看出,茶在茶舞會中主要起到了三種作用:第一,茶葉能夠解渴并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在茶舞會上設置固定的休息時間,可以讓跳舞疲勞的人們坐下休息,通過飲茶恢復體力。第二,在茶舞會上,男士邀請鄰座的女士品茶,屬于一種雙方都比較能接受的交際方式,還能夠表現(xiàn)出男士的紳士風度與社交能力。第三,品茶可以讓人放松身心,變得更加健談。如果遇上聊得來的知音,就會促使其之間的交流繼續(xù)進行下去。例如,在該小說中,凱瑟琳與蒂爾尼跳完舞后,兩人開始飲茶,在此之后,他倆的關系出現(xiàn)了進一步發(fā)展。在他們跳舞的過程中,沒有顧得上談話,但在坐下來飲茶時,凱瑟琳才發(fā)覺,蒂爾尼先生正如自己想象中的那樣,十分和藹親切。他口靈齒俐,談笑風生,并且言語舉止間還透露著調皮和幽默,當時凱瑟琳便對蒂爾尼先生心生好感。因此,茶這種奇妙的物質,為他們的感情打下了基礎。
此外,茶會上的禮儀和良好的氛圍還能夠緩解人與人之間的爭執(zhí)及沖突。例如,在《傲慢與偏見》中,本內特先生原本認為自己的表外甥柯林斯只懂得溜須拍馬,阿諛奉承,沒有什么真本事。而直到一起飲茶時,他倆之間的斗爭才算告一段落。在小說這一章節(jié)中,本內特先生開心地將表外甥帶到客廳,一同飲完茶后,又讓他為太太小姐們朗讀詩歌。
在英國許多貴族家庭中,餐具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身份和階級的象征。在《傲慢與偏見》里,達西的彭伯里屋內,飲茶時采用了樸素的銅壺燒水。其實,這和他的社會地位并不相符,以他的身份和財產(chǎn),應當選用裝飾華美的銀質大茶壺。待茶壺中的水燒開以后,仆人要把茶壺拿進屋,放到離女主人較近的位置,這時女主人再用精美的茶具沏茶。《理智與情感》中,范妮曾經(jīng)抱怨道,自己婆婆贈送給她的那套早餐用具,比這間屋子里的要好兩倍以上??梢?,有了茶的融入以后,英國式早餐也變得更加奢侈。
另外,對很多英國家庭而言,擁有一套上好的茶具,并非單純是為了沏茶,同時也是為了在親朋好友跟前展示自己的財力?!吨Z桑覺寺》里,講到大家圍坐吃飯時,精美的餐具吸引了凱瑟琳的注意力,而這套餐具是將軍親手挑選的。凱瑟琳對將軍的審美品位表示欣賞,令將軍十分高興。從凱瑟琳的角度看來,這套早餐專用的精制餐具已經(jīng)充分表現(xiàn)出了將軍的地位與財富,但貪婪的將軍已經(jīng)把奢侈當作習慣,反而說自己絕不愛慕虛榮。這一段描寫運用了反諷的手法,把將軍的性格特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與之相比,范妮在鄉(xiāng)下家里的飲茶情形則完全不同,體現(xiàn)出了明顯的社會等級差異。文中寫道,范妮坐在耀眼的陽光下,身邊塵埃飛揚,她家徒四壁,其中僅有一張桌子。墻上臟兮兮的,連桌子也是坑坑洼洼,桌上的餐具滿是污漬,牛奶上也漂著一層灰。由此可見,當時英國社會的階級制度非常森嚴。
簡·奧斯汀把正餐時間、品茶形式、親友邀請等內容,都與當時人們的社會地位緊緊結合起來。有很長一段時間,英國人都習慣于在正午用餐,這是由于午間有著自然的亮光,適合準備與享受美食。然而從18世紀開始,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正午用餐的時間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通常而言,階級越高的人用餐時間越晚。在英國,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人們通過用餐時間判斷一個家族的社會地位。在1798年,簡·奧斯汀曾給自己的姐姐卡桑德拉寫過一封信,在這封信里,簡·奧斯汀開玩笑道:“我們現(xiàn)在都是下午3點半左右用餐,你們還沒開始用餐,我們就已經(jīng)吃完了,并且我們6點半就要飲茶,也許你會看不起我們呢!”然而,1808年,她又寫下了這樣的話語:“我們現(xiàn)在只在5點過后吃正餐?!钡搅耸耸兰o八九十年代,英國人大多都在下午4點至5點之間用正餐,發(fā)展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時,這一時間延遲到了晚上7點半至8點。
在簡·奧斯汀的時代,那樣的飲茶場景事實上還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下午茶”,而僅僅是正餐過后大約1小時所飲用的茶。正餐結束后,由女主人帶著別的女賓客來到休息室中,男士則仍然待在飯廳內,繼續(xù)喝酒聊天,1小時后才進入休息室,同女士們一起飲茶。通常說來,英國人民都習慣在晚餐之前喝“下午茶”,然而,在簡·奧斯汀的時代中,飲茶卻要等到晚餐以后。對于上流社會的貴族而言,他們也大多喜歡在晚餐過后品茶。在《理智與感情》和《曼斯菲爾德的公園》里,人們也用茶點招待賓客。
參考文獻
[1]吳景榮.奧斯汀與她的小說[J].外國文學,2011,02:79-85+32.
[2]邱昭繼.奧斯汀言語行為理論與法理學[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0,02:132-141.
[3]王宏,熊潔.簡·奧斯汀在中國[J].九江學院學報,2012,03:72-76.
作者簡介:白愛娃(1982-),女,陜西榆林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