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甘肅 蘭州 730070)
習近平總書記扶貧思想初探
宋圭武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蘭州730070)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的有關思想,是在長期實踐中經過不斷深入思考產生的,是大智慧、大境界和大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深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高貴品格,高度彰顯了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大愛境界,充分顯示了治國理政的至高層次,具有全面性、系統性、深刻性、創(chuàng)新性等眾多特點,是我黨新時期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
習近平思想;扶貧;中國發(fā)展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的有關思想,是在長期實踐中經過不斷深入思考產生的,是大智慧、大境界和大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結晶,是我黨新時期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
在理論層面,馬克思主義,本質是弱勢群體主義,本質是為貧困群體服務的,《資本論》就是工人階級的《圣經》。在實踐層面,呼吁通過對社會制度的重新建構,將弱勢群體或貧困群體納入社會公平正義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上的一貫主張。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就是甘愿為弱勢群體或貧困群體盜火的普羅米修斯。馬克思稱普羅米修斯是“哲學日歷上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而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應當成為實踐日歷上為弱勢群體或貧困群體盜火的圣者和殉道者。擺脫貧困,不管是年輕時,還是在不同領導崗位,一直都是習近平總書記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價值堅守?!白寧浊f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我心中的牽掛。”這種為貧困群體送上最大溫暖的情懷,是馬克思主義高貴品格的真正體現。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清晰體現了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大愛境界由內及外的擴展路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全面體現了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大愛境界的擴展目的。清朝詩人鄭板橋在《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寫道: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首詩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人文精神所孕育的士大夫大愛境界的高尚心靈品格。于謙的《詠煤炭》: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深刻體現了中國傳統人文精神中為大愛境界而不惜獻身的堅強意志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群體的高度關心和持續(xù)投入,也是其人格所具有的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大愛境界的一種高度彰顯。
治大國若烹小鮮。治國之要,當抓關鍵,當抓主要矛盾,這也符合唯物辨證法的基本原理。毛澤東在《矛盾論》中說:“在復染的事物發(fā)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發(fā)展,規(guī)定或影響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fā)展。”“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萬千的學問家和實行家,不懂得這種方法,結果如至煙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比绾巫ブ螄年P鍵,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明確指出:“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治國應高度重視貧困,這也是中國歷史演進規(guī)律的教訓和啟示。貧困的危害是巨大的??v觀中國各朝代,貧困問題嚴重或沒有解決好貧困問題是導致國家動蕩皇權更替的最直接或最主要原因。習近平成為黨的總書記后,扶貧工作在國家層面的地位越來越高。2015年,脫貧攻堅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國家戰(zhàn)略高度。并且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明確目標要求: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解決好貧困問題,將為中國社會的長治久安奠定堅固基石,也為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補齊了最短板,抓住了最關鍵,解決了最大難題。
多少年的扶貧工作,扶貧不精準成了我國扶貧實踐面臨的最大問題。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一是扶貧成了扶富。扶貧的好處落不到真正的窮人身上,富人反而成了幫扶的對象。一些地方出現開寶馬、領低?,F象,就是典型事例。二是扶貧成了扶領導。一些領導扶貧主要目的是為了幫扶自己。扶貧工程成為領導的形象工程,扶貧資金成為幫助領導升遷的資金。三是扶貧成了敷衍。一些干部在扶貧工作中,態(tài)度不認真,工作不扎實,得過且過,敷衍了事,導致扶貧效率低下。四是扶貧成了扶關系。一些干部不是按貧困程度進行扶貧,而是根據關系程度進行幫扶,讓國家政策走向偏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時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這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明確提出扶貧要精準,找準了我國扶貧工作面臨的深層問題,為進一步深化扶貧提供了精準著力點。
對于貧困原因問題,國內外不同學者有不同觀點。英國政治經濟學家馬爾薩斯認為人口增長是主要原因,若人口增長不受抑制,必然會出現貧困。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是造成無產者貧困化的根源。美國經濟學家羅格納·納克斯認為發(fā)展中國家之所以貧困,主要是“貧困惡性循環(huán)”,其產生的原因在于資本形成不足。阿瑪蒂亞·森將貧困、饑餓視為“權利喪失”的結果。法國學者勒內·勒努瓦認為貧困是社會排斥的結果。劉易斯從貧困文化角度解釋貧困現象。由于各國或各地區(qū)實際情況不一樣,貧困原因必然有所區(qū)別。習近平總書記結合中國扶貧實踐,提出“貧困地區(qū)發(fā)展要靠內生動力,如果憑空救濟出一個新村,簡單改變村容村貌,內在活力不行,勞動力不能回流,沒有經濟上的持續(xù)來源,這個地方下一步發(fā)展還是有問題”。這里提出的扶貧要注重激活內生動力的觀點,是在中國背景下對扶貧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同時也為我們如何治療貧困病指出了治本之策。另外,如何激活內生動力,在具體對策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關鍵要找準窮根,要扶到點上,要扶到根上,同時也為我們開出了一系列藥方,包括如扶貧要扶志,扶貧要扶智,要重視貧困地區(qū)精神文明建設,要找準產業(yè),要因戶施策,要注意增強鄉(xiāng)村兩級集體經濟實力等等,這些重要思想目前已體現在中央的有關文件精神中,關鍵需要我們認真抓好落實。
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農村要發(fā)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如何讓領導干部發(fā)揮好關鍵作用,需要以實際業(yè)績?yōu)橐罁M行考核和提拔。重視實際業(yè)績也是德才兼?zhèn)湓瓌t的有效體現。因為干部沒有實際業(yè)績,說一個人德才兼?zhèn)渚褪且痪淇赵挘褪侵饔^想象,只有做出實實在在為人民服務的業(yè)績,說其德才兼?zhèn)洳庞姓鎽{實據。在扶貧工作中,如何讓7000多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中央通過與地方大員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同時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貧困地區(qū)的黨委和政府,要逐級立下軍令狀,層層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并實行最嚴格的考核督查問責。這樣通過把干部的扶貧業(yè)績同干部的責任擔當有效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激活了責任主體的最大積極性。
總之,習近平總書記扶貧思想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在樸實的語言下,盡是璀璨珍貴的思想寶石,體現了全面性、系統性、深刻性、創(chuàng)新性等眾多特點。對總書記扶貧思想,我們只有深入結合實踐和聯系實際,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才能充分理解其思想的深邃和眼界的高遠,才能充分感受其寬廣的胸懷和深沉厚重的大愛。
[1]習近平.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3]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的說明[J].新長征.2015,(12).
[4]宋圭武.新常態(tài)新路徑中國改革再思考[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
(編輯:魏翔)
D26
A
1673-9019(2016)22-0010-02
2016-9-23
宋圭武(1964-),男,甘肅靖遠人,甘肅省委黨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三農問題、經濟理論和中國問題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