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宗東
(1.安徽農業(yè)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2.中國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61)
我國現代有機農場人力資源的調查與啟示
項宗東1,2
(1.安徽農業(yè)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2.中國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61)
有機食品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有機生產不僅需要技術與管理,還需要大量的人工勞動,因此研究有機農場的人力資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我國有機農場的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與人力資源相關的研究還存在不足.本文通過對我國典型有機農場的實地調研,發(fā)現有機農場存在人才短缺,人工成本高,勞動效率低,培訓不足,激勵制度缺乏等問題,在分析問題產生原因的基礎上,結合人力資本理論,最后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以便對安徽現代有機農場具有啟示意義.
有機農場; 人力資源; 培訓; 激勵制度
現代有機農場進行有機食品的生產.有機生產既需要現代技術,也需要普通的人工勞動.此外,為提高有機農場的生產經營效率,還需要加強管理.因此,特殊的生產方式對有機農場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通過近期對合肥周邊 CSA 農場的調查發(fā)現,農場最緊缺的是農業(yè)技術與管理人才,從事農業(yè)的普通工人,以及農產品銷售人才.一般農場員工規(guī)模固定 2-25 人不等,平均在 10 人左右,臨時工有3-60 人不等.在薪資待遇方面,農場的員工有基本工資,其中 83.33%的員工還享有各種獎金和福利等.調查發(fā)現,員工十分關心工資福利,是否受到尊重,以及個人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等.總體上,安徽有機農場的員工管理還處于初步階段.
陳旭霞,王樹進(2008)的研究表明,國外農場重視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對農場主嚴格要求.[1]卞紀蘭,張洪建(2013)指出,我國農場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包括對人才重要性認識不夠、忽視員工培訓和忽視農場企業(yè)文化建設等.[2]劉雪梅(2013)認為,發(fā)展我國家庭農場的當務之急是培養(yǎng)一批合格的現代家庭農場主和農民企業(yè)家.[3]韓緒樓(2009)認為,農場要適應當前經濟市場化的要求,需要人才資源和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作為支撐.[4]房慧玲(1999)認為,家庭農場的發(fā)展經營與農場主的自身素質有關系.[5]趙維清(2009)認為,要從大中專畢業(yè)生中挑選出一批來培養(yǎng)未來的農場主,政府應提供財政支持,讓這些有意愿的年輕人得到鍛煉.[6]
在我國,有機農場及其人力資源的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相關理論研究還存在不足.當前,有機農場正蓬勃發(fā)展,人的問題是制約其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有機農場的人力資源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教育投資是人力投資的主要部分.
目前我國有機農場發(fā)展比較成熟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山東等地.筆者通過實際調研及深度訪談,運用案例研究法,從人力資源的角度來探討有機農場的發(fā)展問題.
當前,農業(yè)的健康安全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農業(yè)生產已成為最大的污染源,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現代有機農場以其生產有機食品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也是未來農業(yè)發(fā)展的一種趨勢.通過對全國幾個典型現代有機農場的實地調研,分析其人力資源情況,現總結如下:
2.1 北京分享收獲農場
2012 年在北京成立,創(chuàng)建人為石嫣,主要研究及推廣社區(qū)食品安全.農場在通州區(qū)擁有60畝蔬菜基地,110 畝林地養(yǎng)殖基地;昌平區(qū)有 40 畝的綜合養(yǎng)殖基地;順義區(qū)有 40 畝蔬菜種植基地.在人員配置方面,位于通州區(qū)“分享收獲”基地,擁有管理、生產管理、客服、市場推廣、配送以及財務部門,分工明確.該有機農場的人力資源特征表現為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農場的團隊成員文化程度高,對有機事業(yè)充滿熱情,在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和較低的工資情況下,為夢想而努力.但如何維持員工的積極性是農場面臨的難題,需要出臺完善的員工報酬制度以保障員工的合法利益.此外,農場缺乏專門的經營與管理及技能型人才.
2.2 山東弘毅農場
弘毅生態(tài)農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蔣高明研究員設計,是一種研究型試驗農場,2006 年在山東成立.農場組織結構主要包括:辦公室、生產部門、科技研發(fā)部門、宣傳部門、產品研發(fā)部門、市場推廣與公共部門、生態(tài)文化創(chuàng)意部門、財務部門以及網絡維護部門及名譽顧問.農場是一個較為自由的科研平臺,人才濟濟.但當這些人才走了以后,這種模式能否走下去有待商榷,有些成本是無形的,包括高??蒲谐晒霓D化和人才支持.
2.3 上海百歐歡農場
2004 年在上海成立,創(chuàng)始人為田月晈,2010 年農場規(guī)模擴大到約為 200 畝,以有機方式培育生產蔬果,是國內有機產品行業(yè)的先鋒.農場組織部門主要包括:生產部門,技術研發(fā)部門,市場推廣與公關部門,客服與售后服務部門.在人員配置方面,農場分工明確.公司現有人員結構穩(wěn)固,且都熱愛有機農業(yè).農場目前主要負責人員自己待在農場現場親自管理農場,沒能有更多的精力在農場未來戰(zhàn)略規(guī)劃上,反映其人力資源的不足.
2.4 上海多利農
2005 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國最大的專業(yè)從事有機蔬菜種植和銷售的企業(yè)之一,農莊在浦東新區(qū)大團鎮(zhèn)總占地面積 1750 畝,崇明基地有 1620 畝.多利農莊董事長張同貴先生和高層管理人員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農莊聘請擁有豐富有機農學經驗的國內外專業(yè)團隊提供技術指導和管理,與國外有機農業(yè)行業(yè)的專家及研究人員等建立了良好的互動合作機制.人力資本雄厚.農莊擁有大量來自世界高等學府的綜合型人才以及國內外專業(yè)型人才,這為企業(yè)全面發(fā)展提供人才支撐.但農莊運營成本高,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是目前農場面臨的緊要問題.
以上有機農場雖然形式不同,各有特點,但都已建立相對完善的組織結構,實現了人員的合理配置,進行市場化運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其人力資源還存在以下問題:
3.1 人員短缺.有機生產需要技術,當前我國有機農場缺乏技術人才是普遍的現象.農場管理是一個難題,需要通過科學的管理來提高效率,這對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也提出了要求.此外,用工的不穩(wěn)定性(季節(jié)性強)往往使一般工人也短缺.在經營過程中,存在雇傭勞動力風險,這是因為一方面沒有足夠可用的勞動力來執(zhí)行關鍵任務;另一方面勞動力的質量也不能保證.[7]
3.2 人工成本高.由于有機生產很多環(huán)節(jié)需要通過手工來完成,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工勞動,農場需雇用一定數量的勞動力.當前,我國人工薪酬不斷上漲,導致有機農場的用工成本也較高.
3.3 員工待遇低.調查發(fā)現,有機農場員工的待遇普遍不高,一方面與有機農場經營的業(yè)績有關,另一方面是因為管理者的用人理念.這樣導致有機農場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不利于農場長遠的發(fā)展.
3.4 員工培訓不足. 有機生產需要員工有技術,懂管理,除了直接招聘合適的人才外,培訓也是提高員工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調查發(fā)現,目前有機農場人員普遍缺乏培訓,原因在于農場對員工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以及與培訓成本等有關.農場往往缺乏健全的培訓制度與系統的培訓計劃.培訓一般是對工作中必需的技術和技能進行培訓,缺少溝通技巧,企業(yè)文化以及員工職業(yè)道德等方面的培訓.
3.5 績效管理制度不完善.調查發(fā)現,有機農場勞動力的績效不易衡量,多數農場都缺乏完善的績效管理制度,存在員工勞動效率不高的問題.原因在于:一方面績效本身不易衡量,另一方面也缺乏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因此,農場普遍存在一個現象,即員工干多與干少一樣,由于缺乏激勵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農場在對員工的激勵措施上還存在重視物質方面激勵,缺少對精神層面的激勵的問題.[8]
3.6 勞動法律不熟悉.多數農場經營者不熟悉相關的勞動法律,這會引起一些勞務糾紛,給農場造成不必要的損失.[9]
此外,農場經營者還缺乏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沒有認識到人力資源的核心作用.農場也往往忽視組織文化建設.如果員工個人的價值取向與農場的管理理念等不能一致,在農場的目標和經營理念上,全員難以達成共識,會表現為凝聚力不足,從而不利于農場的發(fā)展.
為解決我國有機農場的人力資源問題,結合調研情況與相關理論,對解決我國有機農場的人力資源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4.1 進行人力資源規(guī)劃,做好招聘工作.建立與完善組織機構,考慮農業(yè)勞動力市場的特殊性,進行長遠規(guī)劃,以滿足有機農場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的需求.
4.2 完善績效管理制度. 由于有機農場的特殊性,需要加強管理.通過科學完善的績效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4.3 改善員工待遇.提高員工薪酬待遇,在保障員工基本工資的基礎上,盡可能加大獎勵力度,同時給他們一定的發(fā)展空間.此外,還要關心和尊重員工,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4.4 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有機生產需要技術,培訓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培訓,員工的技能與勞動效率可以得到提高,責任意識增強.
4.5 熟悉勞動法律.農場經營者需要學習和熟悉勞動法規(guī),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這樣有利于預防和解決勞動糾紛.
此外,要重視農場人力資源,樹立以人為本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10]確立與時代相適應的人力資源新觀念.還要全面加強農場文化建設.
有機農業(yè)是現代農業(yè)的重要內容,人才是現代農業(yè)最關鍵的因素,安徽作為農業(yè)大省,農業(yè)人才至關重要.因此,微觀上,農場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宏觀上,政府要考慮農業(yè)人力資源的規(guī)劃,加強農村基礎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培訓,通過政策優(yōu)惠,稅收減免,加大政府投入等一系列措施來促進農業(yè)人力資源開發(fā),加強技術支持,人才對接,普及基礎技術培訓.
〔1〕陳旭霞,王樹進.國外現代農場管理經驗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8,19(5):23-25.
〔2〕卞紀蘭,張洪建.農場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民營科技,2013(6):99.
〔3〕劉雪梅.我國家庭農場人力資源開發(fā)的途徑探索[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3(10):103-106.
〔4〕韓緒樓.現代農場管理關鍵問題分析[J].現代農業(yè)科學,2009,16(1):144-145.
〔5〕房惠玲.發(fā)展家庭農場是中國農業(yè) 走向現代化的最現實選擇[J].南方農村,1999(2):19-20.
〔6〕趙維清.浙江省慈溪、瑞安、建德散三市家庭農場發(fā)展狀況分析[J].生態(tài)經濟,2012(2):172-174.
〔7〕〔9〕Ronald D.Kay,William M.Edwards Patricia A.Duffy.Farm Management[M].New York:Higher Education,2006:397-416.
〔8〕黃呈宏.農墾國有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0(2):70-72.
〔10〕李自森.瑞麗農場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24 (1):5-6.
F272.92;C93
:A
:1673-260X(2016)02-0135-03
2015 年 10 月 19 日
2014 年安徽農業(yè)大學繁榮發(fā)展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2014zs03);2013 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課題(2013zdjy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