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娟(遼寧警察學院,遼寧大連116036)
?
毛澤東同志的官德思想及其對當今的啟示
田娟
(遼寧警察學院,遼寧大連116036)
摘要:中國共產(chǎn)黨歷來高度重視領導干部的官德建設。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堅持群眾路線,時刻做到“權為民所用”,是官德建設的落腳點。注重調(diào)查研究,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使主觀符合客觀,是官德建設的根本。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形成的實事求是、忠誠為民、民主公正、廉潔務實等官德思想對今天的官德建設仍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毛澤東;官德思想;啟示
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領導干部作為人民的公仆應該是嚴于律己、廉潔奉公的表率,腐敗和官僚主義都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的大敵。毛澤東同志用自己清廉的一生踐行了共產(chǎn)黨員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
毛澤東指出,科學的態(tài)度是“實事求是”,“自以為是”和“好為人師”那樣狂妄的態(tài)度是決不能解決問題的。作為官德之根本,實事求是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其實質(zhì)是按照事物本來的面目去做事,而不是歪曲事實。
首先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注重調(diào)查研究?!皼]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毛澤東特別注重調(diào)查研究。1926年,毛澤東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調(diào)研走訪,完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分析了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1927年,毛澤東完成了《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明確指出了在農(nóng)村建立革命政權和農(nóng)民武裝的必要性,在一定意義上為農(nóng)村包圍城市道路的形成提供了依據(jù)。毛澤東對違背實事求是的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工作作風十分反感。他說,有些領導干部,“下車伊始”就發(fā)表意見,瞎批評和指責是要不得的,因為這種批評和議論沒有經(jīng)過縝密的調(diào)查。要真正了解群眾的呼聲,做好群眾工作,“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p>
其次堅持實事求是就要聽得進百姓的罵聲。毛澤東告誡廣大黨員干部,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nèi)绻腥秉c,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堅持群眾路線,要聽得進百姓的罵聲,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是不怕罵的,老百姓罵我們,說明我們在貫徹群眾路線過程中有問題,只有找準問題,解決矛盾,老百姓才會擁護我們。
當前,一些領導干部沒有做到重心下移,聽不進去百姓的批評,不愿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這是可怕的信號。百姓提出的問題不能通過正常渠道解決時,就會采取極端的方式,如群體事件。應該說近些年來,百姓得到的實惠最多,但干群關系卻不盡如人意。這與少數(shù)領導干部違背實事求是原則不無關系。一個真正為民著想的領導干部是注重調(diào)查研究的,是聽得進罵聲的,而且還會調(diào)查罵聲背后,有沒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執(zhí)行過程中損害了百姓利益的情況,要放下架子,低下頭到群眾中去找原因,進而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堅持實事求是。
為人民服務是官德思想的核心。毛澤東以其畢生精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并教育廣大領導干部做人民的公仆,甘當群眾的小學生。毛澤東同志常說,黨和群眾的關系好比魚和水,要保持與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必須走群眾路線,不當官老爺、不高高在上,要與群眾打成一片,才知道群眾心里在想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群眾工作。毛澤東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這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顯然,毛澤東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官德的核心,來檢驗領導干部的言論和行為是否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共產(chǎn)黨員最大的德是為人民服務。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我們有些什么不好的東西舍不得丟掉呢?毛澤東對一些領導干部高高在上,“擺老爺架子”“擺官僚架子”的作風深惡痛絕。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就告誡廣大黨員,官僚主義的領導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者所不應有的,經(jīng)濟工作同樣要不得官僚主義,要把官僚主義這個極壞的家伙拋到糞缸里去。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少數(shù)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官氣,一針見血地指出,官氣是一種低級趣味,擺架子、擺資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這是最低級的趣味,這不是高尚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在當前社會轉(zhuǎn)型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面臨著巨大考驗,只有時刻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為百姓付出真心、真情,行動上有真舉措、真效果,百姓才會跟黨走,才會與中國共產(chǎn)黨一起克服發(fā)展中的困難,走向勝利。
毛澤東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中指出,力量的來源是人民群眾,不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哪一個人也不行。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認真傾聽百姓的心聲,清楚百姓最需要什么,并落到實際行動上,為百姓排憂解難。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進行土地革命,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農(nóng)民分到了土地,才會真正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在人民的幫助下,中國共產(chǎn)黨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zhì)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chǎn)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中國共產(chǎn)黨人,從群眾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實事、小事入手抓好群眾工作。毛澤東強調(diào),我們應該不惜風霜勞苦,夜以繼日,勤勤懇懇,切切實實地研究人民中間的生活問題、生產(chǎn)問題,并幫助人民具體地而不是講空話地去解決這些問題。
當前,正值改革攻堅期、經(jīng)濟調(diào)整期、社會轉(zhuǎn)型期、矛盾凸顯期,前進道路上充滿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為人民服務體現(xiàn)在廣大黨員干部要勇于擔當,能夠擔當,敢于擔當,只有直向矛盾和問題,主動接受挑戰(zhàn),大膽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創(chuàng)造才能經(jīng)得住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
民主公正與清正廉潔是官德的內(nèi)在要求。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不可收買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這就需要共產(chǎn)黨人發(fā)揚民主精神、公正辦事、兩袖清風,才能更好地做到為人民服務。
發(fā)揚民主作風是毛澤東官德的內(nèi)在要求,沒有以人民為主體的民主觀,黨群關系不可能密切。民主人士黃炎培與毛澤東有一個著名的對話,面對黃炎培政怠宦成、求榮取辱、人亡政息的擔憂,毛澤東回答,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一條新路,我們能跳出歷史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毛澤東認為,要使官員不脫離群眾,必須使他們置于群眾民主監(jiān)督之下。從百姓中來的領導干部是不怕群眾監(jiān)督的,百姓監(jiān)督的是領導干部的權力是否被濫用,這既是對百姓自己負責,也是對官員負責。當前,有些領導干部怕與百姓接觸,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不愿意和群眾打成一片,不喜歡被監(jiān)督,在工作中一言堂,民主集中制貫徹得不好,這些做法都是民主精神缺失的表現(xiàn)。
1941年,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中規(guī)定,厲行廉潔政治,嚴懲公務人員之貪污行為,禁止任何公務人員假公濟私之行為,共產(chǎn)黨員有犯法者從重治罪。1949年3月,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兩個務必”思想,“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為全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指明了方向。當前,在黨群、干群關系總體和諧的情況下,少數(shù)領導干部將權力作為謀利的手段,背離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領導干部只有正確行使百姓賦予的權力,才能做到清正廉潔,贏得百姓的心。
2014年,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公生明,廉生威”,這不僅是對政法干部提出了基本要求,也是對整個干部隊伍行使權力的約束力量。因為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有敬畏權力、廉潔用權、公正用權,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
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是官德修養(yǎng)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領導干部真正實現(xiàn)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理論學習和自我反思是提升領導干部官德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
理論上的清醒是政治成熟的前提,是堅定共產(chǎn)主義信仰的保證。毛澤東同志的一生是不斷學習的一生,他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一名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應該將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融為一體,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首先,要學習理解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真正懂得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善于透過事物的現(xiàn)象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能夠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紛繁復雜的局勢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承擔起自己所肩負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其次,要認真學習和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我們黨結合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根據(jù)形勢變化的需要,所作出的全局性的戰(zhàn)略部署,是指導我們行動的指南。作為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并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結合當?shù)氐膶嶋H加以貫徹,讓百姓得到實惠,真心擁護黨的領導。
毛澤東說,有了錯誤,自己不講,又怕群眾講。越怕,就越有鬼。我看不應當怕。有什么可怕的呢?我們的態(tài)度是:堅持真理,隨時修正錯誤。毛澤東主動承認延安時期征糧過重的問題;主動承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中出現(xiàn)的過錯,毛澤東知錯就改,帶領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克服困難、糾正錯誤,把革命引向勝利,這是一條重要的歷史經(jīng)驗,更是我們黨需要永遠保持并發(fā)揚光大的一種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時刻反躬自身,“照照鏡子、整整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反思自己的行為,時刻敲警鐘,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不松懈。每天反思,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在思想深處對權力、地位、利益有正確的認識。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三嚴三實”,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從官德的修養(yǎng)與踐行方面對領導干部提出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協(xié)調(diào)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布局。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各級領導干部是實現(xiàn)“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關鍵一環(huán)。領導干部應站在對黨和人民事業(yè)負責的高度,敢于擔當,堅持道德操守,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N]學習時報,2012-05-28.
[2]關潤華.從革命的領導方法到執(zhí)政的工作作風:關于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形成發(fā)展的歷史考察[J].黨政干部學刊,2014(4):32-35.
[3]于潔.毛澤東群眾觀及其現(xiàn)實啟示[D].濟南:山東大學, 2014.
[4]馬楠楠.毛澤東調(diào)查研究思想及其當代意義[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5]肖純柏,蔡世忠.毛澤東對群眾路線的獨創(chuàng)性貢獻[J].理論探索,2014(1):63-66.
[責任編輯:宋艷華]
Comrade Mao Zedong's Official Moral Thought and its Inspiration for Today
TIAN Juan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036, China)
Abstract: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eading cadres morality. Leading cadres are servants of the people, they should adhere to the mass line, always do " use the power for the people" , which are the foothol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official virtu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making subjective with objective is the basic construction of official morality. In the early stag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Mao Zedong's loyal to the people, pragmatic, honest, democracy and justice virtue thought still has significance on today's official mo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Mao Zedong; official moral thought; enlightenment
中圖分類號:A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928(2016)02-54-04
DOI:10.16850/j.cnki.21-1590/g4.2016.02.015
收稿日期:2016-02-15
作者簡介:田娟(1977-),女,遼寧沈陽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