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惜佳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效果評價
●熊惜佳
目的:觀察來年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臨床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6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作為臨床治療對象,采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將68例患者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2組,對照組34例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觀察組34例患者均采用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比2組患者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差異。結果:經不同護理方案干預后,觀察組34例患者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同期對照組患者,且兩組護理服務總滿意度對比,觀察組也顯著較好,P<0.05,均具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針對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定向給予優(yōu)質護理模式,可有效強化患者治療效果同時,提升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值得臨床綜合應用。
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優(yōu)質護理;療效
本研究為擇取適宜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應用的護理服務模式,系統(tǒng)納入了我院2014年3月以來收治的6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作為臨床治療對象,隨機均分為了觀察組與對照組2組,觀察組34例患者給予了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照組34例患者給予了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而就不同護理模式干預下2組患者的預后情況展開了綜合對比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呼吸科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6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作為臨床治療對象,64例患者均符合呼吸道感染臨床診斷標準;采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將68例患者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2組,觀察組34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區(qū)間56~71歲,平均年齡(62.92±10.14)歲。對照組34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區(qū)間55~69歲,平均年齡(61.88±10.21)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2組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均給予哌拉西林聯合他唑巴坦藥物治療方案。對照組34例患者治療同期均給予臨床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34例患者均給予臨床優(yōu)質護理模式,具體護理干預路徑如下。
(1)藥物護理
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藥物治療前,需系統(tǒng)分析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反應,確定患者無明顯藥敏反應之后再給予藥物治療。針對持續(xù)發(fā)熱患者,護理人員在實施水分補給、藥物治療干預的同時,可采取物理降溫方式,以溫水或酒精為患者擦拭身體,并采取冰塊局部冷敷降溫[1]。胸痛患者可指導患者咳嗽時以手按壓痛區(qū),限制胸廓運動,降低痛感,還可給予疼痛耐受較差患者布洛芬膠囊等止痛藥物,降低患者痛楚,提高患者護理舒適度。
(2)排痰護理
現實中,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多會出現痰液阻塞氣道,久咳不出的情況,引發(fā)患者呼吸困難情況,護理人員日常應做好患者呼吸道護理工作,指導患者有效咳嗽,并給予患者胸部叩擊排痰,排痰無效患者可采取體位引流、機械震顫排痰或機械吸痰處理。排痰過程中,實時關注患者面色、呼吸頻率,耐受度較低患者需及時停止操作[2]。對需吸痰處理的患者,吸痰前檢查吸痰器效能,遵循無菌操作原則,保持動作輕柔,吸痰時間不宜超出15秒,吸痰前后給予高流量吸氧,若需再次吸痰,應間隔3~5min,以免患者不耐受情況發(fā)生。
(3)健康宣教護理
因呼吸道感染病情突發(fā)且易反復,老年患者在病發(fā)期多會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所以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不可或缺。護理人員應通過委婉的溝通交流方式,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從根本上指導患者如何控制病情的發(fā)展,樹立疾病預防意識。并通過科學宣教,增強患者的疾病了解程度,令其了解呼吸道感染屬于可控、治愈疾病,關鍵在于日常預防及積極治療,以通過病情宣教聯合心理護理,增強患者面對疾病的信心與勇氣,提高患者的護理配合度[3]。
1.3 指標觀察
觀察對比2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及護理服務總滿意度差異,療效評價共分為治愈、有效、無效3級標準。治愈:治療后,患者咳嗽、發(fā)熱等臨床癥狀均告消失,血常規(guī)、病原學檢查指標恢復正常。有效:臨床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好轉,各項檢查指標多數恢復正常;無效:治療后,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及指標均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治愈+有效。同時,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實施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評價,評價標準共分為3項依次為: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均錄入SPSS18.0軟件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差異對比
經不同藥物方案治療后,觀察組34例患者中,治愈23例(67.64%),有效10例(29.42%),無效1例(2.94%),治療總有效率達97.06%。對照組34例患者中,治愈19例(55.89%),有效患者9例(26.47%),無效6例(17.64%),治療總有效率為82.36%;組間療效差異對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可知,觀察組34例患者中,十分滿意26例(76.48%),滿意7例(20.58%),不滿意1例(2.94%),護理服務總滿意度97.06%;對照組34例患者中,十分滿意16例(47.06%),滿意11例(32.36%),不滿意7例(20.58%)護理服務總滿意度79.42%;組間差異對比,觀察組顯著較高,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呼吸道感染是臨床較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類型,老年群體發(fā)病率居高,此主要是因為老年患者機體免疫能力下降,易受病原微生物侵犯呼吸道,出現炎性反應而誘發(fā)疾病情況發(fā)生;通常患者臨床主訴表現為咳嗽、咳痰、發(fā)熱等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干預,或將產生較嚴重的不良結局。針對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臨床主張盡早實施抗炎、抗感染治療同時,還需系統(tǒng)做好患者臨床護理服務干預,從而切實強化患者治療效果,降低患者機體健康影響。
本研究中,通過給予觀察組34例患者臨床綜合護理模式,從患者臨床用藥、日常排痰護理、健康宣教護理等方面,實施了優(yōu)質護理干預,患者呼吸道感染病情相應得到了良好控制,且整體護理滿意率也顯著優(yōu)于同期對照組34例患者,有效提高了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綜合推廣。
(作者單位: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友誼醫(yī)院)
[1] 黃美.老年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特征及治療方法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8):403-404.
[2] 劉志慧,周華,趙峰等.老年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預防[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3,(11):231-231,232.
[3] 宋敏.哮喘性支氣管炎臨床護理方法淺論[J].光明中醫(yī),2013,28(10):2164-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