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瑾 馬 駿 日照市糧食質(zhì)量檢測中心 馬 巖 青島市城陽區(qū)檢驗檢測中心
小麥中六六六和滴滴涕農(nóng)藥殘留分析方法研究
□李 瑾 馬 駿 日照市糧食質(zhì)量檢測中心 馬 巖 青島市城陽區(qū)檢驗檢測中心
通過對六六六和滴滴涕農(nóng)藥的色譜條件試驗和加標回收率試驗,建立和優(yōu)化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氣相色譜多殘留分析方法。結(jié)果表明,六六六和滴滴涕在小麥樣品中的加標回收率為92.7%~105.3%,相對標準偏差為2.11%~3.87%,方法檢出限為0.000 12~0.000 33 mg/kg,符合農(nóng)藥多殘留測定的技術(shù)要求。該方法快速、準確、靈敏,適合小麥中六六六和滴滴涕農(nóng)藥殘留同時檢測的實際需要。
小麥;氣相色譜儀;六六六;滴滴涕
小麥在我國是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不僅是人們的傳統(tǒng)主食,更因其良好的耐儲性而成為我國主要的儲備糧種[1]。為確保糧食數(shù)量安全,我國從糧食種植到儲藏各個階段都在使用農(nóng)藥防治蟲害,致使糧食中的農(nóng)藥殘留一直影響著消費者的食用安全[2]。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污染源雖已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這類化合物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在環(huán)境中難于進行化學和生物降解、殘留期長,并且有生物蓄積作用。因此,做好六六六和滴滴涕殘留分析檢測至關(guān)重要。為此,采用簡便快捷的樣品前處理,建立了小麥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殘留量的色譜分析方法,為小麥中農(nóng)藥殘留的檢測和評價工作提供了依據(jù)。
1.1 材料和儀器
1.1.1 儀器與設(shè)備
氣相色譜儀:Agilent7890B型,配電子捕獲器(ECD),美國安捷倫公司;高效粉碎磨:JFSD-70,上海嘉定糧油儀器有限公司;氣浴恒溫振蕩器:CHA-S,金壇市雙捷實驗儀器廠;氮吹儀:MULTIVAP-30,南京銘奧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旋轉(zhuǎn)蒸發(fā)器:RE-52AA,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離心機:80-2,丹瑞。
1.1.2 材料與試劑
小麥樣品:日照市莒縣小麥品質(zhì)測報樣品;六六六、滴滴涕等8中有機氯農(nóng)藥混合標準品:50 μg/mL,農(nóng)業(yè)部環(huán)境保護科研監(jiān)測所;石油醚(30~60 ℃)、正己烷: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濃硫酸:分析純,上海振興化工二廠有限公司。
1.2 分析方法
1.2.1 標準溶液配制
取50 μg/mL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P.P′-DDT,O.P′-DDT,P.P′-DDE,P.P′-DDD 混合標準溶液0.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配制成濃度為0.5 μg/mL的混合標準儲備液,然后準確吸取0.1、0.2、0.4、0.8 mL和1.6 mL混合標準儲備液于10 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配制成濃度為0.005、0.01、0.02、0.04 μg/mL和0.08 μg/mL的混合標準工作溶液。
1.2.2 色譜條件
氣相色譜儀配電子捕獲器(ECD);色譜柱:DB-1701(30 m×250 μm×0.25μm);進樣口:溫度270 ℃,壓力15 psi,分流比10∶1,進樣量1 μl;柱溫采用程序升溫方式:初始溫度90 ℃,以30 ℃/min升至200 ℃,不保持,之后以3 ℃/min升至235 ℃,保持1 min,最后以20 ℃/min升至280 ℃,保持2 min;檢測器:300 ℃,恒定柱流+尾吹30 mL/min。采用保留時間定性,峰面積定量。
1.2.3 樣品預處理
稱取具有代表性的2 g小麥粉碎樣品,加石油醚20 mL,振蕩30 min,過濾,濃縮,定容至5 mL,加0.5 mL濃硫酸凈化,振搖0.5 min,于3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過膜,進行GC分析[3]。
1.2.4 加標回收試驗
在小麥樣品中加入0.02、0.05、0.1 mg/kg水平的有機氯農(nóng)藥混合標準品,按照1.2.3和1.2.2的方法進行樣品預處理和檢測,每個加標水平重復5次,計算加標回收率和5次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標準偏差(RSD)[4]。
2.1 色譜分離情況
由于六六六、滴滴涕為非極性物質(zhì),同時存在多種同分異構(gòu)體,因此,試驗選擇了中低極性的色譜柱DB-1701。經(jīng)試驗,8種農(nóng)藥分離效果好,可在16 min內(nèi)完成一次性分離,其色譜圖見圖1。
2.2 標準曲線的線性關(guān)系和儀器最低檢出限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按試驗方法對1.2.1配制的8種5梯度混合標準工作溶液進行測定,以分析物的質(zhì)量濃度為橫坐標,相應(yīng)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線性回歸方程及相關(guān)系數(shù)、檢出限見表1[5]。
2.3 加標回收試驗結(jié)果
為考查方法的準確度,按照1.2.4所確定的方法,添加回收率試驗,小麥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平均回收率均為92.7%~105.3%,各目標分析物的相對標準偏差(RSD)均小于10%,完全滿足農(nóng)藥殘留分析的要求(見表2)。
本文采用氣相色譜-電子捕獲器法(GC-ECD)技術(shù),利用磺化法處理小麥樣品,建立了小麥中六六六和滴滴涕農(nóng)藥殘留量的快速分離分析方法,并通過線性回歸方程、添加回收率等證實了方法的可行性,能夠滿足快速檢測的需求,適合在實踐中推廣使用。
[1]孫輝,黃興峰,張之玉,等.小麥質(zhì)量安全研究進展[J].糧油食品科技,2005,13(4):1-4.
[2]宮雨喬,呂建華,祖麗亞,等.儲糧中有機磷類農(nóng)藥殘留檢測研究進展[J].糧油加工,2009(4):96-99.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食品中有機氯農(nóng)藥多組分殘留量的測定(GB/T 5009.19-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4]吳麗華.氣相色譜法快速檢測小麥中多種農(nóng)藥殘留[J].食品與機械,2013,29(4):71-75,193.
[5]高丁,陳士恒,章晴,等.氣相色譜法同時測定小麥粉中35種有機磷農(nóng)藥殘留量[J].食品安全質(zhì)量檢測學報,2015,6(4):111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