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華
【摘要】在實施國際化管理和貫徹國際化教育理念的過程中,高等教育院校會遇到很多的文化不協(xié)調問題。而以文化組織管理理論為指導,在借鑒企業(yè)跨文化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在多元化文化空間中構建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關系,以弱化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協(xié)調“本土化”和“國際化”方面的操作建議,進而實現(xiàn)化解文化沖突的效果,則能在很大程度上讓多元文化在高校管理中發(fā)揮促進作用。因此,本文將對高校跨文化管理中的協(xié)同和融合進行研究分析,以期給相關研究者以有益借鑒。
【關鍵詞】高效管理;文化沖突;跨文化;協(xié)同;融合
隨著高等教育院校持續(xù)深入的實施國際化管理,在組織中如何更為有效的促進文化融合成為擺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而緊急的任務。跨文化管理是對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個體以及他們所構成組織的管理,其強調理順文化差異、價值觀認同與個體激勵、集體合作等組織行為的關系,以緩解文化之間的沖突,作出爭取的文化融合策略選擇。
一、提倡正確的文化觀念和文化融合觀念
文化發(fā)展的要求在于文化的交流、文化的碰撞和文化的融合。文化并無好壞的差別,只有形式與內涵的不同。想要在其他文化成員中提倡認識和了解原有組織文化的潛力與優(yōu)勢,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認識到組織原有成員主體地位在組織運作中的重要性,依靠中方與外方人員的共同努力提升組織的運作質量,促進組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管理中,不能僅僅將組織原有的問題歸結于組織原有成員的水平低下,在文化融合中必須充分相信成員的潛力與能力。堅決避免中心文化主義,要通過運用各種合理、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讓外方人員認識到發(fā)展和變革中的高校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和先進性,例如,我國廣東的一所大學就通過在自身本科評估中讓外方人員加入的方式,讓外方人員對我國教育的發(fā)展和教育理念的積淀形成一定的認識,通過選用各種外方人員認可和喜歡的方式讓他們對交流方式形成認知,進而實現(xiàn)了交流融通的效果。
二、在多元文化主體之間構建協(xié)調的關系
通力合作需要組成成員主體在情感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這也是跨文化管理所喜聞樂見的。而文化價值管理的相互認同與文化的融合是形成深層次信任關系的前提,所以,高校在跨文化管理中想要達到團隊通力合作的效果,就必須充分注重和尊重個體的價值觀念差異,同時重視跨文化價值觀念的積極作用。通過更多的公布中外雙方人員的工作情況、努力方向和對組織目標的見解認識等信息,增進彼此雙方之間的認識與了解,推動雙方構建良好的信任關系。通過加強彼此雙方對組織實施策略和戰(zhàn)略目標的認同和溝通,使雙方認同組織目標的認同,進而形成深層次的信任與合作關系。
三、注重文化培訓,提升主體成員的文化交流、合作技能。
第一,需要重視和提升彼此成員識別文化差異的能力與意識。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員在文化的技術規(guī)范范疇、正式規(guī)范范疇和非正式規(guī)范范疇三個范疇中產生矛盾和摩擦。因此,廣大高等教育院??梢酝ㄟ^跨文化培訓的方式,增加成員雙方之間的交往機會,推動中外人員交流的多元化,特別是需要注意那些工作之外的非正式交流情況,因為非正式的交流能夠更好地增進雙方的了解,有效消除各種摩擦。根據(jù)“動態(tài)平衡模型”理論,要通過控制行為的精神參考框架、行為的適用度和行為的最低正確度等來提升跨文化適應能力,并從技能經驗類和知識認知類來選擇培訓內容,提升他們對雙方文化觀念和文化影響領域等的了解,提升雙方的交流技能、適應能力和跨文化訓導能力等。
四、控制文化沖突
價值觀念在文化差異影響組織行為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多元性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的差異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行為方式產生沖突。共存的多元文化并非一定意味著成員行為沖突就難以避免。因此,在沖突中探尋合作,在合作中協(xié)調沖突是跨文化管理重點,也是關鍵。這就需要高等教育院校不斷探尋促進提升雙方合作意識的有效方式,倡導換位思考思維,善于發(fā)現(xiàn)他方文化的優(yōu)勢和合理性,摒棄“中心文化思想”,研究溝通合作策略等對發(fā)生和可能發(fā)生的沖突進行控制。同時還要根據(jù)人的情感情緒反應與沖突演變的關系及規(guī)律,促進彼此雙方成員之間的溝通與了解,及時調控雙方人員的情感情緒問題,弱化和排除雙方的對抗思想等。
五、協(xié)調“本土化”和“國際化”戰(zhàn)略,促進共同文化的構建
為了提高多元文化組織的內部共享能力,必須提倡國際化思維,建設協(xié)同機制,通過本土化觀念的國際化改造,推動共同文化的構建。為此,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引進熟悉本土情況和國際視野的人才,使其成為溝通學校董事會國際化改革的重要橋梁,與此同時,通過提倡對稱性的學習在雙方人員之間建立學習型組織,提倡信息知識的共享,讓雙方人員都能夠超越原有文化界限,學習系統(tǒng)思維,建設共同文化。
結語
隨著國際化管理在高校中的實施,文化差異成為高校文化管理的難點,為此,如何促進高??缥幕芾碇形幕娜诤习l(fā)展成為當下高校國際化管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國際化辦學理念下,高等院校應該將各類不同的優(yōu)秀文化特質都整合到高校教學中,對于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因文化差異而出現(xiàn)的沖突和矛盾,學校應該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去處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創(chuàng)新,促進多種文化之間的包容融合。
參考文獻
[1]賀三寶.基于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會計案例教學探析[J].財會月刊,2006(02)
[2]郭繼榮,張明親,王鐵山.跨文化管理中的組織行為[J].現(xiàn)代企業(yè),2005(12)
[3]姚玲.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的跨文化管理[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09)
[4]陶日貴.試論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融合[J].理論與改革,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