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磊
【摘要】無償獻血作為一項社會公益事業(yè),廣受熱愛公益的各界社會人士的支持和贊許。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的頒布,也從法理上奠定了無償獻血的地位。無償獻血事業(yè)的逐漸發(fā)展也具備一定的規(guī)模并形成特色的無償獻血文化,以鼓勵社會民眾關愛生命,無償獻血。本文主要是基于文化精神的概念去詮釋血站的發(fā)展,并在實踐操作中詮釋新時代下的無償獻血文化,促進無償獻血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血站文化;無償獻血;單位文化精神
目前隨著無償獻血事業(yè)的步入正軌,為了加強對血站的有效管理,保證無償獻血工作的有效開展,血站應該在今后的管理中融入人文管理的理念,尊重人的個性和價值,以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和積極向上的精神文明,保證血站的有序管理,進一步促進無償獻血這一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
1.單位文化精神的定義
單位文化精神主要是指單位的管理,主要是對單位員工的管理,也稱之為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管理永遠是單位管理的核心問題,而人本化管理是近年來核心管理理念,主要是指尊重人的個體差異化需求以及個體的能力,在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加強單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調動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能夠為單位的發(fā)展共同奮進,為單位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和利益。而做好單位管理的關鍵在于成員共同認可的文化內涵,單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融合員工的向心力,明確員工的奮斗目標,更是約束員工的規(guī)范和準則。
2.血站的文化精神
基于單位文化精神的豐富內涵,血站作為一個公益組織,在發(fā)展過程中也應該具備一定的組織文化。首先,無償獻血工作是屬于公益性質,更關注于獻血者的需求,人文關懷更為濃厚,因此血站的環(huán)境必須進一步優(yōu)化,包括獻血車的基本配備和外在裝飾,能夠以溫情的理念進行設置,使每一位獻血者都能夠感受到血站所傳遞的溫暖和關心;其次是精神方面的優(yōu)化,由于支持無償獻血事業(yè)的還并不是所有人,如何讓廣大群眾都能夠支持和贊許這項事業(yè),讓大眾知道無償獻血的價值和意義,在不損害獻血者身體健康的同時,還能夠惠及他人,挽救他人生命,因此宣傳非常重要。城市的街道傳單、商場的宣傳視頻以及廣場的廣告牌等,多樣化的宣傳手段十分必要。另外也可以以一系列親民的文化活動來進行進一步渲染,包括宣傳進校園等活動,向在校大學生宣傳義務獻血的意義,并伴隨著歌曲繪畫等類別活動,吸引大學生的關注度;最后血站職工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應該關注其工作和生活狀況,將血站的文化融入到日常的員工管理中,包括對員工的職業(yè)培訓,鼓勵員工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匯報,并將其整理成冊進行宣傳。
血站不僅要對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生活文化的宣傳和深化,也應該關注血站的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盁o規(guī)矩不成方圓”,血站的發(fā)展也需要完善的制度文化,制度建設不僅涉及到每位員工的工作職責和權限,也應該涉及到組織總體的管理制度,而對于員工的權責規(guī)范主要是對其進行培訓,以確保獻血者的生命安全和血液安全。血站的管理也就是對站內職工的管理,包括其職位升遷、薪酬管理、獎懲管理、檔案管理以及職業(yè)培訓等相關管理工作,應該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引入競爭機制,讓員工在工作中能夠更積極有效,使血站的管理文化更加積極向上。當血站具備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員工的團結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夠將全體成員“擰成一股繩”,使其能夠成為優(yōu)秀的工作團隊,形成大家都共同認可的團隊文化和團隊理念。
總體而言,血站的文化建設就是對血站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的宣傳,對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的貫徹,以及對團隊文化的深入,使員工更能夠融入集體,提高工作的積極性,為無償獻血事業(yè)服務,保證無償獻血事業(yè)的有效發(fā)展。
3.血站文化精神發(fā)展的意義
血站文化精神的發(fā)展其有效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宣傳力度下的民眾支持度,血站關注精神文化和生活文化建設,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廣告宣傳,使無償獻血能夠進一步為人們所知,另外對無償獻血知識和血液知識的普及,也廣受人們好評;第二,民眾支持度下的參與度,由于對血液知識的普及和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使人們提高對無償獻血的接受度,在不影響獻血者的身體狀況下,民眾的參與率也就大大提高了;第三,民眾參與度下的民眾滿意度,當血站在進行物質設備方面的更新和改善時,溫情和暖色系的血站更容易讓獻血者感受到溫暖和舒適,而血站員工的服務態(tài)度和職業(yè)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也是民眾滿意度提高的關鍵。
4.小結
血站文化精神主要是根據(jù)精神文明的內涵而發(fā)展和推進,主要是對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以及團隊文化進一步宣傳和提煉。血站文化建設的成效主要體現(xiàn)在民眾支持度、民眾參與度和民眾滿意度上,民眾的廣泛參與能夠為臨床用血進行100%的供給,而血站職工在文化上、團隊意識上、權責明確上、以及工作技能上的進一步培訓,保證了獻血者的安全和用血者的安全,也能夠極大促進血站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韋麗娟.論血站文化與社區(qū)文化的融合[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25:177-178.
[2]王蓉感.關于血站的文化建設研究——以重慶市血液中心為例[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22:3079-3080.
[3]梁潔貞,陳志忠.創(chuàng)建血站品牌與文化,樹立血站良好公眾形象[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