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盡管同屬東亞文化圈,日本文化卻與中國有著很大不同。舉例來說,日本人認為李白的詩句“白發(fā)三千丈”過分夸張,而中國人也不理解日本人只重細節(jié)、不善虛擬的表達手法。目前在中國流行的雞湯文,日本似乎并不多見。相反,青睞自黑或毒舌的“川柳詩”在日本卻大行其道。日本人每年甚至還舉辦一次“砒霜金句”評比大賽。
對于務實的日本人來說,形式上大同小異的雞湯文很難解決實際問題。點開日本雅虎網站上的熱門論壇,你會發(fā)現在傾訴煩惱的帖子下面,很少有寬慰人心的雞湯式回復。大多數留言都是有板有眼的具體建議。當然,日本人也并非“封殺”所有雞湯文章,來自權威專家的信息還是有一定的傳播熱度。
日本有一種頗為毒舌的文學表達形式叫做“川柳”,讀起來很像詼諧的打油詩。“干了一仗/才知道老婆記憶力/如此可怕”“理發(fā)費/偶是一千/狗兒一萬”……調侃之余,川柳透出的是作者對社會、家庭、職場、現實的不滿和無奈。
早在1988年,日本人就開始舉辦自嘲或針砭時弊的“上班族川柳比賽”。比如,今年的獲獎金句包括“壁咚老婆,結果挨了一耳光”“要是能把一身贅肉變成社會資源,就能拿諾貝爾獎了”(道出日本人減肥心切)。2014年的金句有“卸了妝進入泳池,孩子就找不到我了”(自黑平時化妝濃),“達路比修(日本著名棒球明星)的一個球就是我一個月工資”(文體大腕的吸金力非草根能比)等。
或幽默或毒舌的川柳,用日語念出來十分押韻,背后又有日本社會的獨特語境,讓平時嚴肅刻板的日本人得以放松神經,很容易產生文化共鳴。每年的獲獎金句會集結成冊,還會刊登在《每日新聞》等日本主流媒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