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榮,苗 浩,龐 沖,陳建雙,周曉慧
(承德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院,河北承德 067000)
教學研究
多種教學方法在機能實驗學教學中的應用*
于海榮,苗浩,龐沖,陳建雙,周曉慧△
(承德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院,河北承德067000)
機能實驗學;LBL;CBL;PBL;FCM
機能實驗學是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的實驗課綜合為一體,更新教學內容,如刪除重疊性實驗、壓縮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形成的獨立的實驗課程。機能實驗學課程單獨制訂教學計劃,確定授課內容,獨立對學生進行考核。開設機能實驗學課程旨在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完成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教學內容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實現(xiàn)資源共享,完成實驗教學由單純驗證理論到能力培養(yǎng)的根本轉變。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優(yōu)化對實現(xiàn)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在教學進展的不同階段,承德醫(yī)學院機能實驗學教研室根據(jù)教學內容、授課對象的不同嘗試應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LBL,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即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教師給學生提供信息和知識,以達到學習的目的[1]。機能實驗教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理論講授-指導學生實驗-分析總結。理論講授主要是明確實驗目的,介紹實驗原理,講解實驗步驟,強調實驗注意事項以提高實驗成功率;指導學生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如果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幫助學生解決;分析總結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及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LBL適用于機能實驗學課程的起步階段,如基本技能訓練和基礎實驗學習階段,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學生能基本掌握相關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機能實驗課程有了初步認識。
CBL是以病例為基礎的學習,通過分析病例來激發(fā)學生的能動性,提高學生自我學習以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醫(yī)學課程學習模式,目前正在國內外醫(yī)學教育中被逐步推廣應用[2]。CBL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學生和教師共同討論學習事先準備好的病例,并進行分析。教師結合臨床進行提問,通過臨床情境幫助學生形成臨床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3]。在機能實驗學教學中涉及病理模型復制的實驗與臨床聯(lián)系緊密,如急性肺水腫、急性右心衰、失血性休克等,適合應用CBL。
以實驗“急性肺水腫”為例:急性肺水腫實驗以成年健康家兔為實驗對象,用靜脈大量快速輸入生理鹽水并加入腎上腺素的方法復制模型。在教學中,以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和“急性肺水腫”實驗高度相似的典型病例(肺結核合并支氣管擴張患者,在抗結核、抗感染治療的同時給以垂體后葉素止咳,因忽視了垂體后葉素的副作用,導致患者持續(xù)用藥后發(fā)生嚴重的肺水腫)為實驗先導,介紹病例、提出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再進入以家兔為實驗對象的急性肺水腫實驗,學生復制肺水腫模型并觀察分析,通過CBL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了學生對肺水腫發(fā)生機制和臨床表現(xiàn)的認識。
PBL由美國神經(jīng)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創(chuàng),特點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4-5]。PBL是以臨床問題作為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和引導學生把握學習內容的教學方法,通過自我指導學習和小組討論組織教學活動,把臨床實踐和醫(yī)學科研中的重點問題在醫(yī)學課程中重新構建和情景再現(xiàn),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小組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機能實驗學的教學過程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初期為基本技能訓練,在學生掌握基本操作后進入各論實驗,各論實驗依次開設基礎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在我校臨床醫(yī)學本科專業(yè)設計性實驗階段,應用了PBL教學。以“壓力負荷過重對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響”為例:要求學生圍繞“持續(xù)高血壓可造成左心室過度重塑引發(fā)左心衰”這一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文獻檢索并進行討論,設計實驗并實施。在實驗設計過程中,學生要確定實驗動物的種類、數(shù)量、年齡,制備左心壓力負荷過重模型的方法,心室重塑和心功能檢測方法,設計技術路線,并形成開題報告。這樣的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學生必須通過主動學習才能完成教學過程。將PBL應用于機能實驗學教學中,真正達到了跨越學科整合、基礎與臨床結合、科研與教學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結合的多種效果,能將科研優(yōu)勢轉化為教學優(yōu)勢,讓學生從中受益[6]。
FCM是把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翻轉過來,讓學習者在課外時間完成針對知識點和概念的自主學習,課堂則變成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場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匯報討論,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翻轉課堂實現(xiàn)了知識傳授、知識內化的顛倒,將傳統(tǒng)課堂中知識的傳授轉移至課外,將知識內化由課外轉移至課堂[7]。在FCM學習過程中,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群,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學習單,給學生提供課前學習資料,課上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交流,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相關教學內容的認識。
結合機能實驗學課程的特點,將FCM應用于機能實驗學教學中。以“失血性休克”為例:提前一周布置教學任務,結合實驗教材提出問題。例如,問題一:教材中提及按一定方法、放一定量血后觀察20-30分鐘進行相關搶救,20-30分鐘是一個時間段,到底什么時間點是最佳搶救時間,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就應該搶救?問題二:實驗教材要求股動脈插管放血,家兔股動脈較細,插管相應較細,放血時容易凝血,雖然放血前要對體內血液肝素化抗凝,實驗中仍有個別實驗組放血時動脈插管凝血,該如何處理?將一系列影響實驗成敗的關鍵問題拋給學生,同時提供本實驗的視頻,并建議學生通過網(wǎng)絡開放教學資源獲取更多信息;課上針對影響實驗成敗的關鍵問題進行討論,明確后再進行實驗操作。翻轉課堂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體現(xiàn)了“有支持、開放的”教學設計思想。
在機能實驗學教學過程中,在保留LBL的同時,承德醫(yī)學院機能學教研室還嘗試了CBL、PBL、FCM等多種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打破了單純依賴帶教老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但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yōu)勢和局限性,在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科特點、教學內容、教學階段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綜合運用,逐漸形成適合本學科的教學模式。
[1]王沁萍,陳向偉,李軍記.我國高校醫(yī)學教育中PBL教學模式應用的研究現(xiàn)狀[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1,13(12):1071-1074.
[2]張雪梅,焦卓敏,王鐸,等.CBL教學模式在神經(jīng)內科留學生臨床實習中的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32(24):95-97.
[3]Pearon TA, Barker WH, Fisher SG, et al. Integration of the Case-Based Series in Population-Orientated Prevention into a problem-based medical curriculum[J]. Am J Prev Med, 2003,24(4 Suppl): 102-107.
[4]宜全,陳文亮,劉英華,等.藥理學網(wǎng)絡式PBL教學實踐[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4):423-425.
[5]孫丹鳳,房靜遠.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PBL授課教師[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4):359-361.
[6]張燕,顧江,李學軍,等.PBL教學在基礎醫(yī)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6(,11):95-96.
[7]董黎明,焦寶聰.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應用模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育,2014(,7):108-113,120.
(教學研究欄目編輯:陳志宏)
G642.4
A
1004-6879(2016)05-0439-02
* 河北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2GJJG097)
△
(2015-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