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吳玉芝
去年5月我們赴美探親,住在新澤西鄉(xiāng)下,想不到家的后面竟是草原,種的全是麥草。那是一片綠色的海,微風卷起一層層起伏的浪,空氣中彌漫著牧草和野花的芳香,碧波緩緩地綿延開去,心潮隨風蕩漾。傍晚,草原的夕陽正紅,絢麗的風景映入眼簾,倚望著云霞滿天,流水芳蹤,仿佛如夢似幻,如醉如癡。
每天都能看到遼闊的草原,呼吮著新鮮的空氣,讓人感到心曠神怡,有一種甘甜清爽的味道。藍天和白云,一望無垠,讓人不禁沉浸在親近大自然的美妙當中。牧草周邊有綠色的屏障,空中常有大雁和天鵝飛來。有時還能看到野鹿、野兔和雉雞從牧草里鉆出,一不留神,會嚇你一跳,這里就是一年兩熟的新澤西鄉(xiāng)下夏季、秋季草場。
時間匆匆過,轉(zhuǎn)眼就到了牧草收割的季節(jié)。這時的草原,天更藍、云更白、鳥更多、空氣更新鮮。看著陽光灑滿在金色的草原上,將這里的田園牧場渲染成一幅濕潤而美麗的畫卷,讓人充滿了難以抑制的興奮。唯美的草原,猶如金色的地毯,呈現(xiàn)出自然和諧的生態(tài)之美。
說到草原,大家自然會陶醉于草原的蒼茫、遼闊、廣袤、高遠、寧靜之中,自然會想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民歌;可能也知道,這個季節(jié)是牧場最忙的時候,幾乎每家都是全體出動,男女老少集體上陣揮鐮、割草、捆草,唱著歡快的歌兒,享受著豐收的喜悅。年輕的牧民頭頂藍天白云,騎一匹駿馬,縱橫馳騁。這種境界,既讓人驚嘆,又叫人舒服,給草原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其實在北美鄉(xiāng)下的草原,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為便于經(jīng)營和管理,巨大的草場已被分割成若干片方圓幾公里的小草場。各家的草場四周,以綠樹屏障作為彼此的地界,每戶都在自家草場的中心,建有自己的樓房、糧倉、草庫,同時還備有牧草收割機、翻草機、捆草機、拖拉機等等。在盛夏和深秋,我們趕上兩次收割牧草。
第一次是6月下旬,我們有幸親眼目睹了草原收割的全過程。隨著馬達的轟響,一位中年司機駕著一輛紅色的拖拉機向牧場駛來,收割機的刀具在機身的右側(cè),拖拉機由東向西行駛,從北側(cè)開始收割。司機開過的地方,五攏牧草同時整齊地放倒平鋪。就一個司機,僅用大半天的時間,就將方圓幾百畝的草場全部收割干凈。
兩天后,還是這個司機,又開來一輛翻草機當天內(nèi)完成牧草翻曬;接著仍然是他,又換了一輛新型萬能自動撿拾進料捆草機,用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完成了牧草的收割、撿拾、打捆、裝車和運輸。工作效率每小時2000公斤左右(100余捆),成捆的牧草系長方體,長高寬分別為100、50、40厘米。前后5天,一人一機,牧場收割完畢。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讓人嘆為觀止。
第二次是10月下旬,秋季收割牧草。收草程序與夏季一樣,只是捆草機換成了圓柱體,每捆重60公斤左右。草捆不是馬上運走,而是一直放到次年春暖花開之際,才移至另外一處閑置的地方存放。
最讓我們難以忘懷的是:在牧草收割的季節(jié),鳥兒出奇的多。這主要是源于草原的四周,不僅有綠色屏障,附近還有瀲滟的湖泊,林豐水秀鳥自多。在這里經(jīng)常能看到黃鸝、杜鵑、白鷺、灰鷺、天鵝、大雁、鴛鴦、鴿子、兀鷲、禿鷲、布谷鳥、貓頭鷹、啄木鳥等等,不下幾十種。
步入后院的林間小路,腳下的小草柔軟而濕潤,帶著晶瑩的朝露,不時親吻你的褲管和腳面,陶醉于草原和泥土的清香。空靈的叢林里,鳥兒的歌唱喚醒了沉睡的大地,美妙的音符就這樣紛紛揚揚飄浮在空中,眾多的鳴叫聲迎面撲來:有顫音的,有呼聲短促的,也有長調(diào)的,還有婉轉(zhuǎn)悠揚的,好像正舉辦著森林音樂會。鳥兒在空中飛來飛去,有時還會落在草坪上覓食、打斗,讓我們獨享大自然的天籟。
在驕陽似火的盛夏和碩果累累的金秋,牧草一片金黃,家的后面儼然成為一個豐富的天然飛禽園?!拔嗤┦[蘢待鳳凰,水秀山青鳥自來?!弊诩依锞湍芸吹届`禽飛鳥在空中起舞,潑墨藍天,不能不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尤其是秋季,牧草收割、放倒、晾曬的時候,鋪天蓋地的麻雀會來草地上覓食,麻雀、兀鷲、海鷗、大雁等鳥類隨處可見,那壯觀的場面,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