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
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說簡單了就是如何通過“大數(shù)據(jù)”來積累經(jīng)驗、增長才干,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對我們教師而言,就是通過學習、采納、接收、利用“大數(shù)據(jù)”平臺,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使學生在沒負擔或少負擔的前提下投入期中,有效教學,實現(xiàn)雙贏。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零存整取式”學習是其主要策略,其關鍵就是通過不斷借鑒,虛心接納,不斷地“刷新”,使碎片化的知識逐漸整合起來,豐實起來,飽滿厚實起來,并與個人原有的知識體系實現(xiàn)融合與“鏈接”,從而達到化零為整的目的,實現(xiàn)知識創(chuàng)新,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學生之目的。
一、“零存”時去偽,“整取”時選精
“零存”是為了“整取”,“整取”離不了“零存”。我們要學會“零存”,善于“零存”,積極“零存”,樂于“零存”,做到,“去偽存真”而不是“亂存一氣”?!罢 币鶕?jù)教材的需要,學生的需要而取,而且還是一個再次“篩選”、加工的過程,因為我們前先“零存”的資源,是在日積月累中,逐漸豐實起來的,在真真運用的時候,我們又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足,甚至是“糟粕”,這就要求我們在““整取””的時候,切忌“大撒手”、“全盤化”,而要做到“去粗取精”。這樣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就能真正凸顯“學生”會更多地變成“學習者”,而“老師”將更多地變?yōu)椤皫熣摺钡牡匚?、作用了?/p>
同時,“零存”時要善于篩選信息,“整取”時做到重在精細化,彰顯個性優(yōu)勢,做到“好剛用在刀刃上”,切記畫蛇添足,以助推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也可以這樣說,這些“大數(shù)據(jù)”帶來的“資源”,要能夠使我們的課堂最優(yōu)化,老師利用起來要做到如魚得水,瓜熟蒂落的程度,學生接受起來如浴春風,得心應手,否則,我們的“+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徒勞,就是在做無用功,甚至是相反。試想,學時不精(精益求精),用時不通(融會貫通),選時不備(備資源備教材備學生),那就是“亂用一氣”,就是胡鬧,就是瞎折騰,就是拿我們的學生做實驗,就是在誤人子弟,就是戕害文化,作踐祖國的教育。
巧借微信這個“小”平臺,重視從微信公眾號中獲取資源,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提高教學效果,成就“翻轉課堂”的有效途徑。微信公眾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渠道,通過官方微信,關注的微信公眾號,可以查閱一些歷史文章,瀏覽在朋友圈里轉發(fā)的一些有價值的教學方面的“碎片”,把微信里面的文章分享到自己的QQ空間里,再通過電腦就可以把相關資源的電子稿整理出來,變成了自己的學習資料,“為我所用”十分便利。不夸張地說,微信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視和引用,是一種很好地教學手段,微信、微信公眾號是重要的學習資源、教學資源來源。
二、加強創(chuàng)新訓練,積極適應新常態(tài)
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收者,同時還是啟迪者。在教育“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熟悉新技術、應用新技術,這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教室和先進的硬件設備只是課堂的一部分,擁有整合各項資源能力的教師們的作用越來越顯得突出和重要。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想、誠信行為直接影響著懵懂學生的價值走向。其實,引導學生不拘一格的訓練也是創(chuàng)新性的主要內(nèi)涵。試想,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品德和習慣的養(yǎng)成、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yǎng)、智力的開發(fā),等等,哪一項離得開訓練?一切學科都有實踐性的性質(zhì)和特點,學生要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適應生活,并在實踐中提高能力,更不能離開訓練。排斥訓練無異于抽空教學的內(nèi)容,使課程蛻變成一個徒有其表的“空殼”,必然會嚴重教學的質(zhì)量。時間也充分證明,創(chuàng)新訓練是一個處理好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關系問題的切入點。教師在進入教學過程之前,首先必須真心實意地確認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是僅僅把“學生為主體”掛在口頭上,而是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靜下心來,要尊重每個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絕不能越俎代庖,把教師自己認知的結果強加給學生;其次,必須真正把自己的作用定位在“導”,也就是只能因勢利導,導而弗牽,使教師的“導”成為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削弱或取代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育+技術,是一種趨勢,也將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我們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角色、能力和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要經(jīng)常“刷新”自己的“知識屏”,適應新常態(tài),在新常態(tài)中有所為,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素養(yǎng)和能力。
三、以服務學生為中心,善于“營銷”自己
在市場,顧客就是上帝,掌握了用戶需求,就掌握了經(jīng)濟來源。同樣,在學校,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最終效果的獲取也只能在學生身上得以體現(xiàn)。
學生不是工具,是有情感有溫度有是非感的生命體,是活潑潑的人。他們來到學校不僅是來求知識的,也是來學習做人,學習合作,學習相處的。只有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孩子才能夠更好地學習生活。親其師,才會信其教;信其教,才能達其育。在溫情脈脈的師生關系中,在一種愛意的籠罩下,孩子才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才會更主動更愉快地投入學習。教師愛學生,要以極大的愛心、耐心、細心、信心、責任心,尊重他們,激勵他們,參與他們的生命成長,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引路人。
移動改變生活,也正在改變學習方式。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個性化與個別化,以及大規(guī)?;梢酝瑫r實現(xiàn)。這個時代知識信息的獲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容易,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有問題意識,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與綜合運用知識信息的能力就是必須具備和有的素質(zhì)要求?;ヂ?lián)網(wǎng)時代學生是客戶,成功的教師要會營銷自己,教師的教學也要有營銷意識。你的專業(yè)知識、人格魅力與豐富思想、深邃智慧,就是你的產(chǎn)品,你的教學方式就是你的營銷方式。一個教師的教學是否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要看成是這個教師面向?qū)W生、面向社會營銷自己是否成功。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 教師是“公共服務平臺”的掌控者,教師就是導師,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說,教師不是幫助學生回答問題,而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幫助學生會提問題,要做到謙遜隨和、做到自愿自助,做到不迷信權威,敢于挑戰(zhàn),善于創(chuàng)新。
四、加強科研意識培養(yǎng),提高教師認識水平
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教育理論日新月異,“三生”課堂、靈動課堂、互動課堂、翻轉式課堂、慕課等課堂變革,家教觀念的更新等,都為中小學教師加強理論業(yè)務學習提供了新的視角,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認識是行動的先導,要讓廣大中小學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必須先解決教師的認識問題。學校可通過請專家開展講座,請教改積極分子現(xiàn)身說法等方式,讓教師充分認識到參與教育科研是時代的要求,是教育教學實際的需要。廣大教師應適應新的課程改革,轉變教師角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實現(xiàn)民主、合作、探究的開放式課堂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要有教育科研的意識,要真正認識到教育科研不是學校少數(shù)幾個教學骨干的事,而是每一個教師都必須主動參與的、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和科研素養(yǎng)的必由之路。另外,學校要加強教研處、教研組和備課組的建設、選拔,讓既有組織能力又有教研影響力的骨干教師擔任領導,著力構建高效的教研網(wǎng)絡。
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躬親實踐的優(yōu)勢,立足教育教學第一線,更多地接觸、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對象,把研究每一個學生,研究每一堂課和研究教育教學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注重個案的積累,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和提煉研究課題。根據(jù)校情和學情,構建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減負增效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作者單位:甘肅酒泉市肅州區(qū)果園鄉(xiāng)丁家閘小學) 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