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灤縣第一實驗小學 趙桂蘭
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方式的教學策略
河北省灤縣第一實驗小學趙桂蘭
個性化閱讀是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較為特色化的閱讀方式。學生采取個性化閱讀方式,能使個性得到釋放,使學生以輕松的心態(tài)進行語文閱讀,對閱讀的信息構成較為特別的認識。我國新課程改革一直強調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性。小學語文實施個性化閱讀方式,教師除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外,還要保障學生能通過此方式獲得啟發(fā)和感悟。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方式在實踐應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都需要教師不斷地完善和探究。
小學語文 個性化閱讀方式 策略
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較為重要的構成部分,是寫作和識字等學習內容中較為靈活的一項。個性化閱讀教學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語文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進行,比較重視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對語文知識的需求。教師采取個性化閱讀方式能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的意識以及求知欲。個性化閱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與我國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吻合。首先,個性化閱讀方式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取個性化閱讀方式;其次,教師的個性不同所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取得的成效也不同。針對不同的小學語文內容和題材,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師通過實施個性化閱讀方式完成教學,培養(yǎng)學生通過閱讀構成探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能力,進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
1.重視主體對象,忽視文本。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這種情況下我國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逐漸走進失衡狀態(tài)。文本包含作者的文筆精華和表達的感情,是語言的結晶。小學生通過挖掘文本內涵能吸取其中的精髓,如果忽視文本材料所表達的深意,那么就等同于舍棄了文本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例如,《漁夫和金魚》一文表達的含義是:人要知足,不要貪得無厭。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同學認為:文章告訴人們要把握住機會。教師問學生依據(jù),學生說漁夫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金魚給的,一開始就抓住金魚不放,那么所有的金銀財寶就都有了。這可以看出這個學生對文本有了偏差認識。對此,教師要鼓勵和正確引導學生明白文本的實際蘊含意思。
2.定位不當導致閱讀效率低。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學生作為主體,教師進行主導。由于教師對個性化閱讀教學理解存在偏差,使其在課堂教學中無法找準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使學生個性化閱讀效率不高。
例如,有的小學語文教師過于放開,語文課上學生都是在朗誦和閱讀,或者組成小組進行探討。教師沒有具體的行為,只針對學生的發(fā)言和讀書情況給予贊揚。這樣學生無法理解教師的意思。教師無法找準定位,個性化閱讀教學課堂中沒有適時引導,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比較膚淺,收獲的閱讀成效較低。
3.個性化閱讀教學安排較隨意。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為更展現(xiàn)“個性化教學”,而對語文內容進行隨意取舍,常常讓學生自己決定閱讀哪一段文章,或讓學生自己選擇閱讀方式。
例如,《司馬光砸缸》的教學中,教師設計了辯論“司馬光砸缸救了人,但是要不要賠缸”這樣的活動。有的學生認為不用,因為司馬光是為盡快救人才砸的。有的學生認為要賠償,因為雖然是為救人,但是把人家東西打破了就得賠。學生爭執(zhí)半天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沒有時間閱讀課本內容。個性化教學并非隨便化教學,教師如果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隨意發(fā)揮,會導致閱讀教學跑題。
1.正確對待語文文本,培養(yǎng)正確價值觀念。小學語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有著非常鮮明的價值特色,其價值取向如果被忽視會導致文本價值殘缺和扭曲。個性化閱讀方式教學中,教師要在遵循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倡導多元化見解。小學語文教師切勿一味強調以個性化閱讀方式進行文本解讀,要引導學生,不能被“學生為主體”的觀念束縛。教師要對新課程標準所提提倡的個性化給予合理解讀,冷靜深入地分析小學語文教材,深刻領悟教材內涵,引導學生正確領悟文本內容,做出個性化解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理念,讓其情感得到熏陶。
2.準確定位,發(fā)揮個性化閱讀指導功能。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放棄主導作用,要加強主導能力對學生進行指導。提高學生個性化閱讀質量,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準確把握自身的角色,充分發(fā)揮主導功能。對學生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異議,教師要在尊重的基礎上給予合理引導,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展現(xiàn),創(chuàng)造出新的知識火花。
例如,強化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以循序漸進的形式讓學生進入學習的規(guī)劃中,最終實現(xiàn)閱讀目的和知識中的價值。這樣的探究閱讀方式能給學生學習時間,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有個性體驗,感受個性化閱讀的愉悅感。
3.制定個性化閱讀教學計劃。首先,教師要結合學生差異化的心理特點。小學生在不同的年齡段,其思維和興趣趨向有著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根據(jù)語文內容特點,實施激發(fā)情感的方式,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其次,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理論知識和生活經驗累積情況為引導。鑒于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需要從不同的層面引導,讓學生對知識的經驗和背景給予認可。
例如,《狼牙山五壯士》表達了抗日英雄的英雄氣概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教師可以采取圖片或視頻的播放形式,帶動學生的情緒,加深學生的感受和理解,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質量的提升。
[1]李文潔.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J].快樂閱讀,2013
[2]劉雪嬌.關于提高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4
ISSN2095-6711/Z01-2016-11-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