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范大學政治學院 楊曉君
關于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情感教育投入的研究
安徽師范大學政治學院楊曉君
初中生處于學齡中期,即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又被稱為“心理斷乳期”或“危險期”。這個時期的初中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的矛盾。這個階段的學生獨立性和批判性有所發(fā)展,但仍帶有一些主觀性,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入一些情感教育,用心打動學生,以此提高教學效果。
情感教育 團隊精神 自我認可 情感互動
初中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與心理情感密不可分。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情感互動會提高教學效果。因此,課堂教學加大情感教育投入,是今后教學活動的必然趨勢。
教師要對學生的各種表現(xiàn)細致觀察,從外在表現(xiàn)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給他們獨立的空間和人格尊重,要通過對其本人以及家長的溝通,使學生信任教師,向教師傾訴,把教師當成可以交心的伙伴。
教師要在教育活動中注重情感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教授文化課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在心理素質、健康意識等方面的培養(yǎng),運用貼近他們身邊的案例互動討論,洞悉學生的心理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學著理解教師,從“讓我學”到“我要學”,適當調整學習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最好的精神狀態(tài),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了解和把握,是每位思想品德教師必備的基本能力。
教師具備自身的人格魅力,能吸引學生跟隨自己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人只能靠人來建樹?!彼枷肫返抡n堂教學中投入情感教育,必然要求教師本身具有高層次、高水平的心理素質和人格魅力。知識淵博、平等對待學生、為人善良、語氣和藹、性情溫和、儀表端莊,這些都是教師應具有的基本素質。
思想品德課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和廣泛的興趣,要有高尚的情操等重要品質,以此吸引學生跟隨教師腳步走進知識的殿堂。教師以身作則,能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做好榜樣。思想品德課教師在知識傳授中應注重與學生的心理互動,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通過討論、談話等方法洞悉學生心理的真實想法。
教師應用真誠的個人情感使學生打開心扉,讓學生以快樂和愉悅的心情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的心理更加健康。教師應用心組織教學活動,在課堂上能讓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而不單調。教師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以成績論好壞,讓學生在學習中領略到情感的一面,促進學生知識和心理的成長。
思想品德課教師要為人師表,做出表率,用自己和藹尊重的態(tài)度和關心愛護學生的情感感化每一個學生,讓學生自己判斷是非曲直,帶領學生積極體驗,豐富學生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初中生處在叛逆期,學業(yè)壓力和考試壓力等各種矛盾讓學生對學習和生活充滿矛盾、迷茫,甚至會做出一些過激行為。思想品德課教師應注重學生的情感變化,仔細觀察學生的異常表現(xiàn),注意學生的消極情緒。思想品德課教師要積極引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
筆者認為教師對學生的鼓勵性教育非常實用,會收到好的效果。教師對學生的定性應是全方位的、客觀的評價,要讓學生能體驗自身價值,發(fā)現(xiàn)自我潛能,主動發(fā)掘自己的潛力和主觀能動性。教師對學生采取正確科學的評價,可以真正了解每個學生,發(fā)現(xiàn)其特點,發(fā)掘其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有勇氣和動力。
團隊精神是一項重要的心理表現(xiàn)。學生踏入社會需要團隊精神來適應工作需要。團結與合作是一個人基本的行為準則和能力。教學活動中,學生應適時地以小組或者若干小團體進行各種配合競技活動。
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小組情景表演是筆者經常采取的教學方法。這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寓教于樂,使思想品德教育不枯燥、乏味?;顒舆^程中,學生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與必然性,提高學生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能力和信任度。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展開團隊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的人格塑造密不可分。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提高了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是素質教育培養(yǎng)模式的必然體現(xiàn)。
思想品德課教師不能墨守成規(guī),照本宣科,要將教書與育人放到同一個重要層面。思想品德課教師不僅要傳授教科書的知識點,還要以教學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的心理調控能力,努力促進學生學習和心理的協(xié)同健康發(fā)展。好的學科教學必然要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各方面滲透情感是思想品德課教師的職責所在。
[1]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二)解讀[M].北京: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鞠振榮主編.新課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趙秀菊.張昌運.學校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
[4]孟建芳.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與嘗試[J].作文教學研究,2006
[5]徐仁忠.科學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網(wǎng)絡科技時代,2007
ISSN2095-6711/Z01-2016-11-0187
楊曉君,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實驗區(qū)陳集中學政治學科教師,區(qū)優(yōu)質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