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陳 樹
(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244061)
新常態(tài)下高校圖書館館員心理健康問題探析
李明,陳樹
(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244061)
摘要:新常態(tài)下高校圖書館工作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館員作為圖書館轉型和創(chuàng)新的關鍵因素,其心理健康問題已顯得較為突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圖書館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文章透過現象找出問題原因,探析通過圖書館制度建設、人本管理和館員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來預防和緩解館員心理健康問題,實現圖書館和館員兩者共同發(fā)展的目標。
關鍵詞:新常態(tài);高校圖書館;館員;心理健康;圖書館管理;館員職業(yè)
1引言
上海圖書館館長吳建中(2012年)認為,新常態(tài)下影響圖書館未來發(fā)展的將是推廣活動、社會媒體、數字流通和數字參考四個新指標。提倡圖書館要注重發(fā)揮城市第三空間的價值,注重建設復合型圖書館,注重提高信息交互和咨詢能力,注重開展與社會各界的廣泛合作[1]。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黃俊貴先生(2015年)指出:我國圖書館新常態(tài)的實質是落實圖書館科學發(fā)展觀,即以關愛讀者需求為動力;以完善服務資源結構為基礎;以規(guī)范管理制度為杠桿;以凸顯館員核心作用為保障,最終實現圖書館核心價值——服務效益[2]。
阮岡納贊曾指出,不管圖書館坐落在什么地方,開館時間和設備情況怎樣,也不論看管圖書的方法怎樣,一個圖書館成敗的關鍵在于圖書館工作者[3]。美國也有一種說法,即在圖書館所發(fā)揮的服務作用中,圖書館建筑物占5%,信息資料占20%,而圖書館員占75%[4]。新常態(tài)下,圖書館轉型升級勢在必行,館員將是關鍵因素。然而,新環(huán)境下館員的心理健康卻不斷亮起了“紅燈”。
2高校圖書館館員心理健康新問題
2.1職業(yè)效能感不足
職業(yè)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勝任與職業(yè)有關的任務或活動所具有的信念,它是評價個人工作自信心、職業(yè)緊張度和工作責任感的重要指標[5]。新時期,館員職業(yè)效能感并沒有隨著圖書館硬件的升級而提高,反而隨著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變呈現出下降趨勢。
2.1.1自卑心理蔓延
圖書館一直享有“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和“知識的殿堂”等美譽,但也常被冠以“養(yǎng)老院”“家屬后院”等稱呼。部分專業(yè)不對口、學歷層次不高的館員,基本可以勝任單調、重復的上架、倒架、借還書等工作,但要求他們接受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變被動服務為主動出擊,開展閱讀推廣、導讀服務、讀者跟蹤調查等工作,則使他們感到力不從心,自信心不足。
2.1.2恐懼心理嚴重
隨著數字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移動圖書館的建設,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挖掘技術的應用,慕課、微課資源的構建與使用,數字流通、數字參考、閱讀推廣、個性化信息推送等服務的興起,對館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崗位聘任、績效考核、職稱職務晉升等制度的不斷建立健全,內部競爭愈發(fā)激烈。導致部分館員產生恐懼心理,甚至抗拒新思想、新事物,開始擔憂自己工作和職業(yè)生涯。
2.1.3工作責任心不強
部分年輕館員雖然受過良好的學歷教育,但由于教育體制的缺陷,嚴重缺乏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也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當工作內容不再簡單,易操作,而是變得復雜時,他們首先會顯得缺乏信心,畏手畏腳,進而焦慮不安,滿腹牢騷,最后不斷發(fā)出請求幫助的信號或者采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退避措施。
2.2職業(yè)情感危機
圖書館員的職業(yè)情感是館員對圖書館職業(yè)的態(tài)度和體驗[6],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可以將其分為職業(yè)認同感、職業(yè)榮譽感和職業(yè)敬業(yè)感三個層次。新常態(tài)下,讀者、學校(社會)與圖書館之間的關系會越來越微妙,館員的職業(yè)情感受到了極大的考驗。
2.2.1工作得不到支持,職業(yè)認同感低
一切改革與創(chuàng)新都需要內部團結和外部支持,然而“教學第一”使學校對圖書館工作的支持度明顯不足,使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挫傷。如:財政保障不到位,創(chuàng)新得不到有效實施;教育培訓不強化,理念得不到及時更新;教科研政策不扶持,實踐得不到理論指導;工資待遇低,生活質量和地位得不到提高等。
2.2.2工作得不到贊美,職業(yè)榮譽感低
圖書館改革征途中,將面臨著重重困難與阻礙,需要圖書館人付出前所未有的艱辛和努力才有可能實現目標。然而圖書館的工作性質又決定了其成效顯現周期長,隱蔽性大,認可度低等特點,館員經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汗水與淚水交織的情境時有發(fā)生。
2.2.3人生價值得不到展現,職業(yè)敬業(yè)感低
工作過程中,時常會存在著年輕館員與年長館員之間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工作方式等差異;也存在著年輕館員人輕言微、個人英雄主義和年老館員位高權重、倚老賣老等現象。上述現象會引發(fā)館內缺乏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不利的人際關系氛圍,使年輕館員難以大展拳腳深感沮喪,年老館員缺少尊重深感失望,使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舉步維艱,館員的職業(yè)目標難以完成,人生抱負難以實現。
2.3職業(yè)忠誠度低
館員忠誠是館員對圖書館的認同和竭盡全力的態(tài)度和行為,即在思想意識上與圖書館價值觀和政策等保持一致;在行動上盡其所能為圖書館做貢獻,時刻維護圖書館集體的利益[7]。新常態(tài)下,館員忠誠度低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2.3.1服務態(tài)度差
當工作難度和工作量增加,讀者需求多元復雜化和自身社會地位逐漸提升時,部分館員沒能將個人發(fā)展與圖書館事業(yè)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開始變得情緒緊張、態(tài)度惡劣、工作方式粗野,服務態(tài)度逐漸與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不協(xié)調,開始對讀者不友善,對圖書館事業(yè)不忠誠。
2.3.2服務能力低
服務能力包括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由于館員未能及時領悟新常態(tài)下圖書館的工作理念和內容,服務意識未能及時提升,同時也不能主動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導致服務水平也未能有效提高,嚴重阻礙了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意愿和效率,阻礙了圖書館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2.3.3離職離崗現象嚴重
部分剛畢業(yè)不久的館員本就抱著拿圖書館當跳板的心理,對圖書館工作的作用與意義認識不夠,缺乏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道德精神。當圖書館工作不再“清閑”時,便深感壓力,羨慕他人,特別是專任教師。一旦遇到合適的機會,他們就會想方設法“逃離”圖書館。另外,當圖書館工作被學校(社會)認可之時,也是館員能力得以提高之際,此時會出現其他部門或單位“挖角”的現象,部分館員可能經不住待遇和地位的誘惑而選擇轉崗、跳槽。
2.4職業(yè)倦怠現象嚴重
職業(yè)倦怠是在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yè)領域中,個體的一種情感耗竭、人格解體和個人成就感降低的癥狀[8],體現在館員身上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
2.4.1身體表現
今天,讀者找圖書館并不是為了要求解答一兩個問題,而是想在長遠的人生信息搜尋旅途中希望合作和被指引[1]。所以圖書館首先要了解讀者信息需求,再通過館員激活資源,開展移動閱讀、數字參考咨詢、網絡推廣閱讀等服務,同時還要通過互聯(lián)網開展實時的跟蹤服務,甚至幫助讀者現場解決問題。相對于原來簡單、重復的工作,新常態(tài)下圖書館的工作量將會以幾何級方式增長,工作難度也會成倍增加。在圖書館普遍缺乏人員的情況下,館員會長期處于高節(jié)奏的工作狀態(tài),如果再加上缺乏必要的體育鍛煉和發(fā)泄途徑,身體會陷入亞健康狀態(tài)。
2.4.2心理表現
相對于被動看守,主動服務意味著工作方式將會徹底發(fā)生變化。工作時間不再只是白天八小時,可能常規(guī)放學下班后的工作量會更大;工作地點不再只是圖書館,可能更多的要深入院系(部)和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工作對象不再主要是沉默的資源,可能更多的是多元化信息獲取者的需求;圖書館也不再只是校園信息資源中心,可能會變成校園文化、教育和社區(qū)工作中心。性格、能力和抗壓力不足的館員,由此可能會出現緊張、易怒、抑郁等負面情緒。
2.4.3行為表現
由于身體和心理健康同時面臨著巨大的危機,館員往往會出現以下異常行為:一是工作成效甚微,出現消極怠工、敷衍了事行為;二是工作內容繁重,出現抵觸讀者、同事和領導行為;三是工作對象復雜,出現人際關系危機;四是工作職責無法履行,出現離職轉崗行為;五是工作壓力過大,出現暴躁、破壞等行為。
總體上,館員心理健康問題,是由學校(社會)、圖書館和個人三個方面錯綜復雜的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其中圖書館方面的因素又是核心因素。所以需要圖書館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自身服務水平,贏得尊重和支持,為圖書館和館員的共同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和保障。
3高校圖書館館員心理健康問題解決對策
3.1健全和落實圖書館管理規(guī)章制度
科學的管理制度,是圖書館正常運行的保障,是調動館員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動力,是預防緩解館員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本。
3.1.1健全決策管理制度,提高館員主人翁意識
控制感是參與決策的程度和自主權多少的反映,參與決策主要表現為對資源和工作要求等方面的控制[9]。圖書館工作是全體館員的工作,要制定科學的決策,必須要統(tǒng)一思想,廣泛宣傳,群策群力,團結一致。通過提高館員在圖書館事業(yè)決策過程中的控制感,滿足館員的職業(yè)歸屬需求、社會地位需要和人生價值需要。
3.1.2完善績效考核制度,提高館員積極性
圖書館必須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辦法細則,將工作考核結果與館員年度考核、評先評優(yōu)和職稱職務晉升等方面直接掛鉤,鼓勵先進,督促后進,徹底改變“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局面,才能充分調動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制定相關傾斜政策,大力支持優(yōu)秀團隊和個人開展創(chuàng)新工作,徹底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強化服務意識和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提高基層館員的圖書館事業(yè)期望。
3.1.3落實教育培訓制度,提高館員學習主動性
阮岡納贊圖書館五定律之第五定律指出:“圖書館是個生長著的有機體,是由藏書、讀者和館員三個生長著的有機部分構成的結合體”[10]館員的發(fā)展與成長是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新常態(tài)下的作用尤為顯著。要健全和完善館員繼續(xù)教育和培訓機制,鼓勵館員不斷提高自學意識和能力,提高他們的業(yè)務水平和自信心,增強館員對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推動力。
3.1.4 嚴格實施輪崗制度,提高館員人生價值
工作不分高低貴賤,但能力有大小,術業(yè)有專攻。在明確崗位工作職責的基礎上,實施科學的輪崗制度,可以激發(fā)館員的工作熱情,實現“人盡其才”的目標。科學的分工與輪崗,也是充分挖掘館員才能,實現他們價值的有效途徑。
3.2營造圖書館人本管理文化
圖書館文化是指圖書館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形成的,為圖書館所特有的,且為大多數館員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職業(yè)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等總和[11]。館風則是圖書館文化的直接體現,優(yōu)良的館風能給圖書館提供源源不斷的發(fā)展動力。
3.2.1營造環(huán)境優(yōu)美的館舍
圖書館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重要前提條件是館員與讀者的良好溝通。構建一站式優(yōu)美的信息共享空間,為館員和讀者營造愉悅的工作和學習環(huán)境,是實現雙方溝通的重要保障。另外,拒絕家用家具、電器的工作環(huán)境是提高館員自信心的重要前提條件,也是提高館員職業(yè)道德風范的重要手段。
3.2.2塑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
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有利于圖書館員工的團結和工作的開展,更有利于提高館員的職業(yè)歸屬感和幸福感。圖書館必須搭建平臺,暢通機制,保障領導、館員與讀者之間的交流,及時消除館員心中的疑慮。
3.2.3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
圖書館應該積極采取靈活的管理方法,緩解館員的壓力,維護館員的身心健康。要時常關心館員生活,幫助館員解決生活問題;要適當地肯定和尊重館員的工作,提升館員自信心;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加深館員之間的情感;要加強與兄弟館之間的交流,提高館員的業(yè)務技能和見識度;要努力為館員爭取政策支持,拓展館員的職業(yè)成長空間。
3.3組織規(guī)劃館員職業(yè)生涯
杰弗里·H·格林豪斯認為,人們對自己生活中的重大事情能夠實施控制,盡管完全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但是愿意探索、愿意設置目標并制訂和實施計劃,就能使自己的職業(yè)和生活質量有很大的提升[12]。圖書館應該通過有組織性地開展館員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幫助館員實現職業(yè)目標,推動圖書館與館員的共同發(fā)展。
3.3.1正確認識自我
通過自我評價、角色建議和SWOT等專業(yè)測試工具,全面認識館員的興趣、個性、能力、特長、潛能和知識水平等特征,再結合圖書館的發(fā)展計劃與目標,分析館員的優(yōu)勢、劣勢、機會與威脅,做到“知己”,避免館員由于看不清形勢,產生恐慌心理,更要讓館員意識到通過努力來樹立信心。
3.3.2科學分析圖書館新常態(tài)
通過分析何為圖書館新常態(tài),使館員轉變思想觀念,自覺提高對圖書館工作價值的認識,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從根本上培養(yǎng)館員的職業(yè)情感和職業(yè)精神,充分調動館員的工作積極性,為圖書館獻計獻策,為圖書館事業(yè)添磚加瓦。
3.3.3整合圖書館與館員的發(fā)展目標
在規(guī)劃制定圖書館的短、中、長期和事業(yè)發(fā)展目標的基礎上,制定館員自身不同的職業(yè)發(fā)展階段目標,使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只有館員深刻認識到“圖書館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同樣也是圖書館的事”,“雖然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道路上充滿荊棘,但前途一片大好”,才能使館員自覺控制職業(yè)倦怠情緒,真正提高館員的職業(yè)忠誠度。
3.3.4科學制定實施策略
為實現圖書館及館員的事業(yè)發(fā)展目標,要制定具體可行、容易評估的實施方案與計劃。包括如何開展繼續(xù)教育培訓,提升館員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如何轉變館員服務理念,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如何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績效考核和職稱職務晉升方案,提高館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如何營造良好的館風,開展人文關懷行動,增強館員的體魄和心理抗壓能力等。
3.3.5重新評估館員職業(yè)規(guī)劃
有效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不斷進行跟蹤評價,不斷完善。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圖書館學與其他學科不斷交叉滲透,讀者閱讀行為特征不斷變化,需要館員在職業(yè)生涯中不斷調整自己的發(fā)展目標和行動計劃來實現亙古不變的圖書館宗旨。
4小結
圖書館管理,包括資源、讀者和館員,而館員是讀者與資源之間的橋梁,是激活資源的關鍵因素。新常態(tài)下圖書館要履行“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宗旨,實現“服務效益”的核心價值,助推學校的內涵建設和跨越式發(fā)展,必須凸顯館員的核心作用,必須關注館員的健康,而心理健康對館員乃至圖書館整體建設便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吳建中.新常態(tài)新指標新方向(2012中國圖書館年會主旨報告)[J].圖書館雜志,2012,31(12):2-6,67.
[2] 黃俊貴.縱說圖書館新常態(tài)——黃俊貴先生訪談錄[J].圖書館,2015,43(5):1-5,60.
[3] 孫麗文.論圖書館選擇人才的8項標準[J].圖書館學刊,2007,29(1):73-74.
[4] 田力.也談圖書館員的服務[J].圖書館學刊,2005,27(5):104-105.
[5] 王新榮.圖書館員的自我效能感與職業(yè)倦怠[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6,26(6):49-50,85.
[6] 王會麗.論圖書館員職業(yè)情感的核心——“三愛”[J].新世紀圖書館,2009,30(4):72-74,23.
[7] 鄭曉燕.如何培養(yǎng)高校圖書館員的忠誠度[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6,16(21):92-93.
[8] Maslach C,Jackson SE.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J Organizat Behav,1981,2(2):99-113.
[9] 杜剛.新時期高校教師職業(yè)倦怠的歸因及消解[J] 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0(6):130-133.
[10] 傅亮編譯.重訪阮岡納贊[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0,22(3):54-56.
[11] 劉希敏,黃紅.高校圖書館館員職業(yè)倦怠芻議[J].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27(4):84-86.
[12] 杰弗里·H·格林豪斯.職業(yè)生涯管理[M].王偉,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368.
(責任編輯:孟凡勝)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University Librarians under the New Normal Age
LI Ming, CHEN Shu
(Tongli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Tongling244061,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new normal age,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s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nd serious challenges. The librarian is the key factor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librarian’s psychological health has become a prominent problem, 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This article, to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through the phenomenon, analyzes by the library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human-oriented management and librarian career planning to prevent and alleviate the librarian’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to realiz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both library and librarian.
Key words:the new normal age; university library; librarian; psychological health; library management; librarian occupation
作者簡介:李明,男,館員。
收稿日期:2015-11-27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2014年質量工程重點教學研究項目(2014jyxm508)階段性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2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25(2016)03-0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