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姬霞 張芳 伍洋
(桂林航天工業(yè)學(xué)院 外語外貿(mào)系,廣西 桂林 541004)
?
柔情中的關(guān)懷,浪漫中的恐怖*
——析《好女人的愛情》及其哥特意象
唐姬霞**張芳 伍洋
(桂林航天工業(yè)學(xué)院 外語外貿(mào)系,廣西 桂林 541004)
艾麗絲·門羅在《好女人的愛情》這部作品里塑造了一位“好女人”(“圣女”)形象,并伴以一個“謀殺”、兩個“死亡”和多種“意象”。這部小說里大量意象的使用,對渲染恐怖氣氛、表達復(fù)雜情感、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刻畫人物形象、襯托主題和豐富小說內(nèi)涵起著很大的作用,從而使柔情的關(guān)懷和浪漫的恐怖相結(jié)合,達到“門羅式的哥特”效果。
艾麗絲·門羅;好女人的愛情;哥特;夢境;意象
18世紀(jì)末19世紀(jì)初,哥特式小說逐漸發(fā)展成了兩個派別:恐怖派與傷感派[1]。這兩種哥特式寫作流派在多個方面影響著當(dāng)代作家,艾麗絲·門羅就是其中之一。她既繼承了哥特式的一些傳統(tǒng)寫作方法,同時又有所突破,形成了自己平淡、細(xì)膩、朦朧、陰郁的獨特寫作風(fēng)格[2]。這里筆者稱其為“門羅式哥特”。隨著艾麗絲·門羅(Alice Munro,1931-) 20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在國內(nèi),她本人幾乎已從鮮為人知到家喻戶曉。同時,她的作品也被掀起一股股閱讀和研究的熱潮。她的代表作《好女人的愛情》獲得吉勒文學(xué)獎和全美書評人協(xié)會獎,并集以精彩的細(xì)節(jié)和堅定的勇氣,奠定了門羅作為當(dāng)代最出色的小說家的地位[3]。此文細(xì)致深入地探究了其具有代表性的“門羅式哥特”作品《好女人的愛情》中的哥特意象:紅箱子意象、夢境意象、環(huán)境意象、顏色意象和氣味意象。大量不同哥特意象的使用體現(xiàn)了門羅對哥特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彰顯了其獨特的寫作方法和藝術(shù)魅力。
《好女人的愛情》共78頁、四節(jié)。故事的第一節(jié)就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死亡的畫面:初春的一個周六上午,三位小男孩發(fā)現(xiàn)驗光師D.M.魏倫斯的尸體在河里他自己的藍色轎車?yán)铮囊粋?cè)肩膀浮在車頂下方,胳膊戳出窗口,露出一只蒼白的手,此手歪歪扭扭、優(yōu)柔寡斷地漂在那兒,好像一片羽毛,卻又像一塊面團一樣敦實[3]。魏倫斯先生到底是怎么死的?作者首先留下了這個懸念,直到第二節(jié)、第31頁才給我們介紹女主人公好女人的形象。這位“好女人”名叫伊內(nèi)德(Enid),是位37歲仍單身的家庭護士。在她從事家庭護士這一職業(yè)的16年中,她充滿熱情、努力工作、樂于助人、勇于奉獻、任勞任怨、不計報酬……她具有傳統(tǒng)意義上“好女人”的所有美好品質(zhì)。用文本中的說法就是她是一位“仁慈的天使”(“Her hope was to be good, and do good, and not necessarily in the orderly, customary, wifely way.”[4]; “Trying to ease people. Trying to be good. An angel of mercy... ”[4])?!昂门恕卑蠢響?yīng)該得到美好的愛情,然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位“好女人” 卻沒有愛情。社會認(rèn)可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女人是沒有欲望的、犧牲自我的圣女。伊內(nèi)德努力做圣女,她出身富裕家庭,卻義務(wù)照顧各類病人,甚至是她的“情敵”[5]。她一直暗戀著自己的高中同學(xué)魯佩特,但他卻已婚,還請她照顧自己垂死的妻子;她有欲望,卻都壓抑到夢里去了,只有通過夢才能發(fā)泄。她面對著社會的壓力、情感的壓抑、內(nèi)心的陰郁、陰森的氛圍、護理垂死情敵的無奈、難以置信的真相、理性與情感的矛盾、復(fù)雜的人性和朦朧的感情……所有種種,都在“好女人”身上體現(xiàn)。故事直到第三節(jié)(MISTAKE)通過垂死的奎因夫人之口道出了魏倫斯先生的死因:魏倫斯先生在給奎因夫人看眼睛時,因動作過于親密,在魯佩特看來完全是一種“通奸”,于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魏倫斯先生被魯佩特活活打死,并夫妻合謀將其尸體開車運到河里,造成了一個交通事故的假象。這個謀殺的意義和影響是不可思議的。它不僅造成了魏倫斯先生的死亡,而且也是奎因夫人的病根,同時這個事實也成了伊內(nèi)德的惡夢。到第四節(jié)伊內(nèi)德內(nèi)心掙扎著、矛盾著,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一直暗戀的高中同學(xué)魯佩特會是一個殺人犯,她一直憧憬和向往的美好愛情該何去何從?她面臨著兩個抉擇:一是假裝什么也沒發(fā)生、保持沉默、順其自然,跟魯佩特過她一直魂牽夢縈的日子;二是向魯佩特求證事實,甚至不怕冒被他滅口的風(fēng)險,如果是真實的,她愿意和他一起分擔(dān)后果:哪怕是蹲監(jiān)獄,她也會一直陪伴他,等他歸來。受到良心和愛情的考驗,她選擇了后者,并以拍照為由,請魯佩特劃船帶她到河中心去……但故事就這樣嘎然而止,成了沒有結(jié)果的結(jié)局。也許魯佩特將其溺死于河里了,也或許真像伊內(nèi)德計劃的那樣,魯佩特向她坦白,并最后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讀者不得而知,但是筆者更愿意相信后者:好女人最終獲得了美好的愛情。因為據(jù)筆者推測,故事開頭提到匿名捐贈紅箱子的人,有可能就是伊內(nèi)德,當(dāng)然也不排除其他的可能。
“意象”(即“形象”的總稱)用于指代一首詩歌或其他文學(xué)作品里通過直敘、暗示、或者明喻及隱喻的喻矢(間接指稱)使讀者感受到的物體或特性。“意象”不僅包括視覺特征,還包括聽覺、觸覺(觸摸)、溫度(冷和熱)、嗅覺(氣味)、味覺(味道)以及運動感覺(運動的感覺)[6]。意象在文學(xué)作品中隨處可見,發(fā)揮著各種各樣的作用。在《好女人的愛情》中,作者運用了幾種意象:紅箱子意象、夢境意象、地點意象、顏色意象和氣味意象。它們對渲染恐怖氣氛、表達復(fù)雜情感、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刻畫人物形象、襯托主題和豐富小說內(nèi)涵起著很大的作用。
2.1 紅箱子意象
“紅箱子”意象在文本中代表了侵略性窺探、不正當(dāng)之愛欲、暴力和死亡。“紅箱子”在文本中一直是神秘的中心,與之有聯(lián)系的三個人到最后均沒有了聲音:紅箱子的主人驗光師本人提著它到處出診;奎因夫人在臨死前提到它;匿名的捐贈者把它送到博物館,并已經(jīng)展示了幾十年[7]。這一意象共出現(xiàn)了四次,它對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一次是文章引言部分,作者從歷史的角度、開門見山地特意介紹了博物館里的“紅箱子”:“……有紅箱子一口,印著‘驗光師D.M.魏倫斯’字樣,說明牌上寫著:此乃一驗光師之器材箱。雖年代不太久遠(yuǎn),念其主人D.M.魏倫斯先生1951年溺死于佩瑞格林河之故,亦當(dāng)躋列地方重要文物。此箱于事故中幸存,由佚名捐贈者,或即發(fā)現(xiàn)者本人,惠予我館收藏?!盵3]這句話介紹了紅箱子主人的姓名、死因和來歷,可見箱子的重要性。第二次在第三節(jié),當(dāng)魏倫斯先生給奎因夫人看眼睛時,“他跪在地上,一手舉著儀器對著她眼睛,另一只手按在她腿上維持平衡。為了穩(wěn)住身子,他緊緊攥住她的大腿……”[3]但是這一幕卻被奎因夫人的丈夫魯佩特看到了,“他猛地一撲,閃電一樣撲到魏倫斯先生身上……魯佩特把他的腦袋在地板上反復(fù)碰撞,撞到?jīng)]氣為止,她猛地跳起來,椅子都掀翻了,撞翻了魏倫斯先生裝檢眼儀器的箱子,儀器掉了一地。”[3]箱子和它主人的命運緊密相連,箱子被掀翻也就預(yù)示著它的主人命喪黃泉。第三次是在確定魏倫斯先生已死之后,魯佩特“拾起儀器,一一塞進魏倫斯先生的箱子,每樣?xùn)|西各就各位。慢吞吞弄了好長時間。盒子是特制的,襯著紅絨布,儀器各有位置,你必須把所有東西都放到位,才能合上盒子”[3]。這里,要準(zhǔn)確地將散滿一地的儀器放置到箱子里各個合適的位置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與魯佩特當(dāng)時的心境是很不相符的,可想魯佩特在謀殺了箱子的主人后心情是何等的復(fù)雜和慌亂。第四次是在處理好尸體和清理好謀殺的痕跡后,奎因夫人再次回到房間,又發(fā)現(xiàn)那個箱子竟還在桌子上,慌亂中的她將箱子藏到這里,藏到那里,她從沒跟人說過藏在哪里,也不打算說。所以,到此,箱子已銷聲匿跡。但是,讀者也許會問,到底是誰將箱子捐贈給博物館的?唯一知道箱子下落的奎因夫人已經(jīng)病死,是魯佩特、伊內(nèi)德,還是三個小男孩中的一個?這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2.2 伊內(nèi)德的夢境意象
“夢境”特別是“惡夢”在哥特小說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一定程度地烘托恐怖氣氛、反映做夢者的內(nèi)心真實情感和需求并促進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逗门说膼矍椤分小昂门恕钡姆N種夢境象征著女主人公的壓抑和欲望,生動地展示了她真實的隱秘精神世界,是她長期被壓抑的情感和欲望的另一種發(fā)泄方式。文本中“好女人”的夢基本上有三種:一是壞夢(bad dreams),二是浪漫的夢(romantic dreams),三是骯臟的夢(ugly dreams)。在壞夢中她夢見自己呆在一棟陌生的房子里,房間不斷變幻,要干的活兒總是讓她力不從心,以為已經(jīng)做完的工作都還沒做,有無數(shù)事讓她分心[3]。這種夢暗示著雖然她熱愛家庭護士這一職業(yè),但她精神壓力很大,總是擔(dān)心事情做不完。在浪漫的夢(romantic dreams)中她夢見某個男人用胳臂摟著她,或者緊緊擁抱她……這些夢會讓她沉思,或者惆悵,不過也有點欣慰,它們表明這類情感對她而言也是可能的[3]。這說明在她心底她對愛情是非常憧憬和渴望的,她渴望得到某個男人的愛和呵護,但是現(xiàn)實卻截然相反。就如文本中提到的那樣,“還在青年時代,她就飛快地、輕易地滑入一種必不可少、位于中心,卻又相當(dāng)孤獨的角色……她備受推崇、情緒飽滿、衣著得體、相貌出眾,卻總與人若即若離。她不乏男性朋友,卻沒有男朋友”[3]。在骯臟的夢(ugly dreams)里,她會與不可思議、完全出乎意料的對象交歡,或者交歡未遂。肥胖扭動的嬰兒、裹滿繃帶的病人、甚至她的親媽……[3]這種夢也體現(xiàn)了她那長期壓印著的情感和欲望因無法得到實現(xiàn)而只能在潛意識的夢里得到發(fā)泄。她夢里的對象是不可思議和荒謬的,不過探究其因,卻不難發(fā)現(xiàn)那是因為和她平時打交道的基本就是這些人:嬰兒、病人、她的親媽……夢醒后,“她在黑夜中顫抖地躺著,充滿厭惡和羞恥。她思忖如果她是天主教徒,會在懺悔時坦白嗎?……她已經(jīng)不怎么祈禱了,除非參加正式的禱告……上帝會為之蒙羞吧。她自己的思想令她蒙羞。她的宗教是充滿希望、質(zhì)樸實在的,沒有空間容納糟粕,比如惡魔對她安眠的這種入侵……”[3]可見,雖然伊內(nèi)德骨子里不想信奉上帝,對上帝和宗教有自己的不同見解,但是實質(zhì)上還是受到宗教和上帝的束縛。
2.3 環(huán)境意象
“哥特羅曼司作家都認(rèn)識到, 要想創(chuàng)作一個令人悚然的恐怖故事, 首先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在氣氛上與之相匹配的背景?!盵8]故對環(huán)境的塑造在哥特小說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3.1 病房:地獄
此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環(huán)境是“病房”。病房是病人休息的地方,按理應(yīng)盡量布置得溫馨、舒適。這里病房也是主人公伊內(nèi)德工作的場所,然而,這個病房卻像是地獄。因為太多的事發(fā)生在這個病房(本來是前廳)里:伊內(nèi)德的種種惡夢、奎因夫人向伊內(nèi)德透露的奸情和謀殺、驗光師在這里被害、奎因夫人的死亡和奎因夫人的葬禮都發(fā)生在這個房間里。除此之外,還有房間的幽暗、令人窒息的悶熱、房間地板上的血漬,所有這些足以讓這個房間變成地獄[9]。
2.3.2 河流:溺亡
“河流”是一個開放的吸納體,無限制地包容,進而無限制的骯臟。它不僅是被現(xiàn)實擠壓的人們逃亡的地點,也是溺河而亡的眾多死亡者的載體[10]?!澳缤觥痹陂T羅的作品中是很常見的[9]。她的很多作品中都包含了溺亡事件,如 “Something I’ve Been Meaning to Tell You”,“Pictures of the Ice”,“Walking on Water”,“Miles City, Montana,“Lives of Girls and Women”等?!昂恿鳌币庀笤凇逗门说膼矍椤分谐霈F(xiàn)了兩次。第一次是在第一節(jié),三位小男孩發(fā)現(xiàn)驗光師D.M.魏倫斯的尸體在河里他自己的藍色轎車?yán)铮@非常自然地讓人聯(lián)想到謀殺或者溺亡,引起懸念。第二次是在第四節(jié),為向魯佩特求證事實真相,伊內(nèi)德以拍照為由,請魯佩特劃船帶她到河中心去。故事到此嘎然而止,留下懸念,結(jié)果存在兩種可能:一是魯佩特交代了事實真相,二是魯佩特將伊內(nèi)德推到河里溺死。故事以河流開頭,又以河流結(jié)尾,前后呼應(yīng),讓讀者充滿遐想。
2.4 顏色意象
在《好女人的愛情》中,作者運用了多種顏色意象,主要有紅色、綠色和黃色。紅色意象以其鮮明的特色和極具穿透力的視覺效果在哥特小說中通常象征著暴力、情欲、悲劇和死亡,它可襯托人物或環(huán)境,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好女人的愛情》中,多次出現(xiàn)的紅箱子,地板上紅色血漬,和死者口里流出的液體都是紅色(像草莓醬的顏色)。
綠色意象象征希望、生命、純潔,代表萬物復(fù)蘇、蓬勃向上和生長著的愛情?!逗门说膼矍椤防锍霈F(xiàn)了幾次綠色意象,如奎因夫人的眼睛和魯佩特姐姐婚后的姓。特別是在最后一章,伊內(nèi)德去見魯佩特時她精心裝扮了一下自己,她臉上施了粉,特地梳了法式發(fā)辮,穿件墨綠色絲綢裙子,再配上一雙綠色小山羊皮鞋子。綠色暗示了她的天真和生命力,正好與奎因夫人病體的灰色和血污形成鮮明的對比[11]。
黃色的明度比較高,看上去明亮鮮艷?!逗门说膼矍椤分械摹包S連翹”是季節(jié)的標(biāo)志,因為它是 “the very first thing in the spring”,是故事開始的時間,這正是早春季節(jié),冰雪還沒有完全融化。同時這里黃連翹的出現(xiàn)也引出對婚禮主題的一種諷刺,它象征兩樁婚姻名存實亡。魏倫斯先生提著就診箱到處出診,魏倫斯夫人就在家里整天種植著各種花兒,甚至魏倫斯先生一夜未歸,死于野外,魏倫斯夫人也一點都不知情;魯佩特的妻子奎因夫人病入膏肓,魯佩特不僅很少守在她的身旁噓寒問暖,而且還沒跟她住在一起(住在他姐姐家里),偶爾的探望也只是幾分鐘就離去或是寥寥數(shù)語就結(jié)束。種種跡象表明他們沒有真正的愛情,他們的婚姻也早已不復(fù)存在。
2.5 氣味意象
《好女人的愛情》里對“氣味”意象的描述主要有四處。第一處是在第二節(jié)(HEART ATTACK)對奎因夫人病體里散發(fā)出來的味道的描述“……呼吸和皮膚滲出一股辛辣、不祥的氣味。還有一種若有若無、爛水果似的味道,伊內(nèi)德覺得它來自病人體表冒出的淡紫棕色斑點”[3]。這種氣味象征著腐朽和死亡,暗示著奎因夫人已病入膏肓,行將就木。第二處是在第三節(jié)(MISTAKE)在將魏倫斯先生謀殺后,奎因夫人在處理包裹了死者頭部的桌布和身上沾有血跡的裙子時決定把這兩樣?xùn)|西燒掉而不是泡到水里洗掉。但是“它們燒出一股可怕的味道,讓她直犯惡心。這就是他的病根子”[3]。另外,還有油漆的味道,那是因為她清洗完沾有血跡的地板后,“總覺得還有污漬,便用棕色的油漆涂在地板上,她俯身在油漆上,吸著油漆的味道,她開始嘔吐。她的腰開始疼——這也是病根子。”[3]這里道出了引起奎因夫人生病的真正原因。第三處是在第四節(jié)(LIES),在奎因夫人咽氣前,她的“病體泛起的味道似乎在變化,漸漸褪去刺鼻的氨水味,轉(zhuǎn)變?yōu)樗劳鰧こ5奈兜馈薄?蚍蛉思磳⒀蕷?,一切都將歸于平靜,于是身體的怪味也褪去了。這三處氣味意象雖然分布在不同的章節(jié),但是卻有著緊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它們促進情節(jié)一步一步發(fā)展。第四處也在第四節(jié),伊內(nèi)德精心打扮好自己后去找魯佩特求證事實,“透過威士忌的氣味,她聞到無眠之夜再加上一個難挨的白天之后的苦味呼吸;她聞到一個干體力活的男人身上被汗水浸透的皮膚味道,無論怎么洗漱 — 至少他所做的那些洗漱 — 都不可能把這種味道清除干凈。沒有哪種體味 — 哪怕精液的味道 — 是她不熟悉的,不過一個明顯不歸他控制,不由他照料的身體所發(fā)出的味道,還是包含著一些新鮮的、咄咄逼人的東西。她喜歡”[3]。這處的氣味描寫非常直接明顯地道出了伊內(nèi)德對魯佩特的喜歡。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暗戀,彼此的默契和心照不宣,至此,好女人的愛情也應(yīng)該有一個答案和結(jié)果了。她已下定決心,孤注一擲。
門羅在《好女人的愛情》中以深邃的洞察力探索了各種類型的愛,社會禮貌表層之下的沖突和欺騙,以及人心那些奇怪的,每每顯得可笑的欲望[3]。她獨辟蹊徑,通過對紅箱子意象、夢境意象、環(huán)境意象、顏色意象和氣味意象這些哥特意象的運用,將美好的愛情與欲望欺騙、陰森恐怖相結(jié)合,體現(xiàn)了她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的創(chuàng)新,形成其獨具特色的“門羅式哥特”效果。
[1] 陳榕. 哥特小說[J]. 外國文學(xué),2012(4):97-107.
[2] 賀娜. 艾麗絲·門羅對哥特式寫作風(fēng)格的創(chuàng)新[J]. 大學(xué)英語(學(xué)術(shù)版),2014,11(1):315-317.
[3] 艾麗絲·門羅.好女人的愛情[M]. 殷杲,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6,3,55-56,48-49,39,29,59,74.
[4] Alice Munro.The Love of A Good Woman [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1998: 41,52.
[5] 柯倩婷,李昀. 艾麗絲·門羅的小說藝術(shù)[J]. 文藝沙龍,2014(8):112-122.
[6] M. H.艾布拉姆斯.文學(xué)術(shù)語詞典[M]. 吳松江,譯.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9: 243.
[7] Catherine Sheldrick Ross. “Too Many Things”: Reading Alice Munro’s “The Love of a Good Woman”[J]. University of Toronto Quarterly,2002(71):786-810.
[8] 劉玉紅. 評坡恐怖小說中的惡夢世界[J]. 國外文學(xué),2003(1): 82-87.
[9] Ildiko de Papp Carrington. “Don’t Tell (on) Daddy”: Narrative Complexity in Alice Munro’s “The Love of a Good Woman”[J]. Studies in Short Fiction,1997(34):159.
[10]鄭希萌. 淺析蘇童小說中的河流意象[J]. 文藝?yán)碚摚?010: 8-10.
[11]Judith McCombs. Searching Bluebeard’s Chambers: Grimm, Gothic, and Bible Mysteries in Alice Munro’s ‘The Love of a Good Woman.’[J]. Short Story Criticism. 2007(95).
(責(zé)任編輯 駱桂峰)
2013年廣西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研究課題《哥特文學(xué)視野中的艾麗絲·門羅短篇小說研究》(13BWW002)。
I711.074
A
2095-4859(2016)03-0402-05
**作者簡介:唐姬霞,女,廣西全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