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雪
(運城學院,山西 運城044000)
?
《詩經(jīng)》時代的女性審美觀
陳 雪
(運城學院,山西 運城044000)
《詩經(jīng)》中記載了豐富多彩的美女形象,歌者用比興、虛實相生的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了《詩經(jīng)》時代女性的體態(tài)美、容顏美、服飾美、性情美、心靈美,反映了當時女性在以男性為審美主體的社會背景下,追求外美與內(nèi)美的統(tǒng)一及其崇尚積極向上的審美觀。
《詩經(jīng)》;女性;審美觀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00年的詩歌。據(jù)統(tǒng)計,在《詩經(jīng)》的305首詩歌中,與女性有關的詩共有100多首,占了《詩經(jīng)》1/3的篇幅,僅在“國風”中關于女性的詩歌數(shù)量就有80多首,其中,出現(xiàn)“美”字的詩篇共14首,詩句共40句,可見,那個時代的女性美已經(jīng)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為了更好地了解那個時代的社會風情、女性的社會地位及當時女性的審美意識,本文試圖透過這些作品,從《詩經(jīng)》時代女性的審美標準,審美特征、審美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探討《詩經(jīng)》時代的女性審美觀。
1、體態(tài)美:以“碩”為美
《詩經(jīng)》時代,人們對女性體態(tài)美的審美趨向,主要傾向于以“碩”為美,程俊英在《詩經(jīng)譯注》里談到:“古代不論男女,皆以高大修長為美”[1]89,男性在擇偶時,也喜歡那種高大豐碩型的美女。 《衛(wèi)風·碩人》開頭第一句即言“碩人其頎”,描繪了出嫁途中莊姜所展現(xiàn)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大、健美的身材?!短骑L·椒聊》中有“彼其之子,碩大無朋……彼其之子,碩大且篤”[1]175所贊美的婦人體態(tài)也是高大豐腴型的,《小雅·白華》篇中用“嘯歌傷懷,念彼碩人”[1]398詩句,表達詩人所思慕的對象也是個“碩人”,從《小雅·車轄》篇“辰彼碩女,令德來教”[1]376的詩句中也可看出被新郎極力歌頌的新娘也是一位身材健壯的女性。由此可以看出,《詩經(jīng)》時代的人們在女性的體態(tài)審美上,都是追求以“碩”為美,“碩人”是詩經(jīng)時代男人們理想中的結(jié)婚對象。
2、服飾美:以“素”為美
《詩經(jīng)》中的詩篇充分說明了女性在服飾色彩上以“素”為美的審美傾向?!缎l(wèi)風·碩人》作為身份尊貴的莊姜,作為出嫁的美麗新娘,也只是身著“衣錦褧衣”,“褧衣”就是麻紗罩衫;《鄭風·豐》中的女子“裳錦褧裳”,外披縐紗白罩衫;《鄭風·出其東門》中男子的意中人穿著“縞衣綦巾”“縞衣茹藘” “縞”是白色, 它的心上人穿的是白衣綠裙,白色是主色; 《鄘風·君子偕老》中宣姜雖然身穿“玼兮玼兮,其之翟也?!币路伾r艷耀眼, 但是這是一首諷刺宣姜丑陋行為的詩歌,衣服雖艷麗耀眼,但人們不認為她美,用衣服的顏色反襯出人們當時的審美觀。沈從文在《古人的文化》中講到:“照周代制度,至于一般百姓,自然還是只能穿本色麻布或粗毛布衣服,極貧困的就只好穿草編的‘牛衣’了。”[2]80可見,在《詩經(jīng)》那個時代,女性在服飾顏色的審美趨向上,不追求華麗美,而更喜歡本色,追求以“素”為美。
3、容顏美:以“目”為美
《詩經(jīng)》在描寫女性外在美時,重視五官的刻畫,在五官刻畫中又注重眼睛的描寫,如《衛(wèi)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1]88歌者從美女莊姜的手指、肌膚、脖子、額頭、眉毛、眼睛、笑容等方面?zhèn)髌嫘蜗蟮拿枥L了莊姜的音容笑貌。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一句最為傳神生色,清代著名學者方玉潤在《詩經(jīng)原始》中說“千古美人者無出此二語,絕唱也?!鼻f姜笑起來兩個酒窩像花兒一樣,一雙美目黑白分明。又如《鄭風·野有蔓草》中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1]139,“清揚”意思為眉目清秀,通過眼睛的描寫,把這位戀愛中女子的嫵媚樣子描寫得淋漓盡致?!多{風·君子偕老》通過“子之清揚”也道出了宣姜的容顏美。
4、性情美:以“真”為美
《詩經(jīng)》中記載了很多大膽可愛,率真自由,不受禮教約束的女性形象。如《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盵1]140這首詩歌反映了青年男女在上巳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自由交往的快樂。從一問一答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女性在愛情中毫不掩飾、真誠、大膽地追求自己心儀的男子,短短的對話將女子率真熱情、調(diào)皮可愛、活潑開朗的性格特征躍然紙上?!墩倌稀坑忻贰防镆裁枋隽艘晃粺崆闈娎薄⒕哂新收?zhèn)€性的女主人公形象,可見在《詩經(jīng)》時代,女性誠摯的情感、率真的個性是中國傳統(tǒng)審美情趣的一部分。
5、心靈美:以“德”為美
《詩經(jīng)》中,有不少贊美女性“品德”美的詩歌,而那個時代女性的品德美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脾氣和順,《周南·桃夭》篇闡釋了出嫁后的女子應和順對待你的夫家。二是嫻雅大方,《鄭風·有女同車》“彼美孟姜,洵美且都”[1]128“都”是嫻雅大方之意,三是品德端正,《鄭風·有女同車》“彼美孟姜,德音不忘”[1]128說明女子必須要有好的聲譽。四是心地誠實,《邶風·燕燕》中“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盵1]41“塞”是誠實之意,作者在勸自己的二妹在出嫁后要心地誠實慮事深;五是善良謹慎,《邶風·燕燕》中“終溫且惠,淑慎其身”[1]41囑托二妹不但要脾氣溫和,而且要善良不斷修身。這五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詩經(jīng)》時代對女性“德”方面的具體要求。
1、 外美與內(nèi)美相統(tǒng)一
《詩經(jīng)》時代的審美標準不僅關注外在美,同時還關注內(nèi)在美。 《周南·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3,“窈窕”一詞據(jù)馬瑞辰的解釋:“《方言》:秦晉之間,美心為窈,美狀為窕。”[1]4可知,采荇菜的女子是一位心靈美與外在美相統(tǒng)一的美人形象。又如衛(wèi)國人為贊美莊姜所寫的《碩人》,表面上看是贊美她的美貌,而實際上是感嘆于她的端莊德行?!睹娦颉方忉專骸按T人,閔莊姜也。莊公惑于嬖妾,使驕上僭。莊姜賢而不荅,終以無子,國人閔而憂之?!盵3]228《鄘風·君子偕老》一詩極力渲染宣姜華麗的服飾、美麗的佩飾,她雍容華貴、風華絕代,但人們認為她行為不端,所以才有詩中“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一句,表面上贊美她國色天香,實則辛辣地嘲諷她表里不一的“丑”??梢姡莻€時代的美麗女子是要具備內(nèi)美和外美兩個條件。
2、 崇尚積極向上的審美觀
《詩經(jīng)》時代的“碩人”傾向,極為典型地反映出當時人們以健康和生殖崇拜為尚的審美觀,體現(xiàn)了當時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因為社會生產(chǎn)力極端低下,不論男女都要從事生產(chǎn)勞動,高大壯碩的身體是人類生存的優(yōu)勢,他們不僅能勝任各種體力勞動,更重要的是健壯的女人有利于生育、繁衍后代。生育使萬物繁榮,蘊含著力量、未來以及生命,因此,在古人看來,生育是十分值得重視的,《唐風 ·椒聊》中所贊頌的婦女就是多產(chǎn)高生育的母親:“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椒聊且,遠條且”,[1]175用一串串的花椒果實來比喻這位夫人子孫多,身材健壯高大誰也比不上。
3、 男性是女性的審美主體
《詩經(jīng)》時代男女交往的自由程度相對輕松,但那只是局限于婚前,婚后的家庭生活,依然是以男性為主體,女性處于從屬地位。同樣,在人物審美中,女性美不美也是站在男性的視野角度而言,女性作為審美客體出現(xiàn),男性擁有審美主體權(quán)?!对娊?jīng)·衛(wèi)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盵1]98這一詩句就形象地說明了在那個時代“女為悅己者容”的審美特征,女子化妝、打扮、美容完全是為了供男子欣賞,并且女性認為,“自身的美似乎只有為男子所擁有并欣賞才具有價值?!盵4]這充分反映了在對女性的審美中,男性處于審美主體的作用。
1、虛實相生的表現(xiàn)手法
《詩經(jīng)》在表現(xiàn)女性美方面,采用了虛實相生的表現(xiàn)手法。所描繪的女性形象都是客觀存在的,如淑女形象、游女形象、佼人形象都是實象、實境。但就在這種實境下,又給人提供了無限想象的空間,創(chuàng)造了夢境般的想象,讓人回味無窮。
《詩經(jīng)》中大多數(shù)的美女都是虛化的,罩著一層面紗,我們都知道他們是美的,卻說不出具體美在哪里?!吨苣稀りP雎》中令男子輾轉(zhuǎn)反側(cè)的淑女形象,《周南·漢廣》中令男子愛慕的游女形象,《秦風·蒹葭》中令男子渴望追求的伊人形象,《陳風·月出》中令男子心焦的佼人形象,這些美人形象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他們都是朦朧的、虛化的、模糊的,她們在詩歌中沒有任何的言語、沒有任何的思想,我們不知道她們的眉眼是否清秀、臉蛋是否圓潤、皮膚是否白皙、頭發(fā)是否濃密、聲音是否好聽……我們只能看到她們綽約的身姿,她們始終沒有給讀者一個正面的形象,始終與追求她們的男子保持著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距離美。
2、比興手法的運用
賦比興是《詩經(jīng)》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在描寫《詩經(jīng)》女性美的詩歌中,比興手法的運用較為廣泛,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衛(wèi)風·碩人》在描寫莊姜的容顏之美時,把比的手法運用到了極致?!笆秩缛彳?,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盵1]88用白茅草的嫩芽、凝固的油脂、潔白豐滿的天牛幼蟲、整齊晶瑩的葫蘆籽、飽滿方正的螓蟲、觸須細長的蠶蛾來比喻莊姜的纖纖的手指、柔滑的肌膚、潔白的脖頸、整齊的牙齒、方正的額頭、細長的眉毛。比手法的運用,把莊姜的美描繪的像一幅工筆畫。除了《碩人》,比的手法在描寫其它女性美的詩歌中也得到了體現(xiàn),《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華”“顏如舜英”[1]128用木槿花來比喻孟姜的臉頰,《衛(wèi)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1]91,用嫩潤的桑葉比喻女子年輕時的貌美。興是先言他物而引起所詠之物,興在女性詩歌中的的運用也比較常見,《周南·桃夭》開頭用“桃之夭夭,灼灼其華”[1]10起興,茂盛的桃枝與鮮艷的桃花映襯 出出嫁女子的年輕貌美,“有蕡其實……其葉蓁蓁。”[1]10暗示了對新娘的多子多孫的祝福。
結(jié)語
《詩經(jīng)》中記載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眾多的女性形象,既有像莊姜那樣刻畫清晰的美女形象,又有像游女、伊人那樣的描畫模糊的美女形象,但不管歌者是用比興的手法還是用虛實相生的手法所塑造出的美女形象,都向我們當代人傳遞出了那個時代的女性審美都是站在男性的角度而言的,那個時代的女性審美追求的是健康、自然、不加以粉飾的美,那個時代更加注重女性的內(nèi)在美,崇尚盡善盡美的審美觀。這樣的審美觀對我們當代女性過度追求人造美、崇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觀念有一定的啟迪意義。
[1] 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 沈從文·古人的文化[M].北京:中華書局2014.
[3] 劉冬穎·執(zhí)子之手——《詩經(jīng)》愛情往事[M].北京:中華書局,2010.
[4] 張雪梅·《詩經(jīng)》時代女性審美論[D].青島大學碩士論文,2007.
(責任編輯:顏建華)
On the Female Aesthetic in the Age of “The Book of Songs”
Chen Xue
(Yuncheng University, Yuncheng 044000,Shanxi,China)
In “The Book of Songs”, the images of beautiful women are recorded. The poet expresses the beauty of the body, beauty of the dress, the beauty of the dress, the beauty of the nature, the beauty of the mind and the beauty of the beauty in the times of “The Book of Songs”.At that time women in the male aesthetic subject of the social context, the pursuit of the beauty and the beauty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advocating a positive aesthetic.
“The Book of Songs”,female, Aesthetics
2016-09-18
陳雪(1986~),女,山西運城人,運城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I207.222
A
1673-9507(2016)06-0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