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教者:哈爾濱市第八十六中學校 劉 亮評析者: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教師進修學?! ⌒ぴ撇刨e縣第一中學 孫義龍
?
生命化課堂中的精氣神
——《寫意菊花》教學課例、反思與評析
執(zhí)教者:哈爾濱市第八十六中學校劉亮
評析者: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教師進修學校肖云才
賓縣第一中學孫義龍
在大問題教學的指引下,完成生命化課堂的教學嘗試與研究。
本節(jié)課在課程設置上突破了以往“教師教,學生學,學生練習,教師改正”的傳統(tǒng)模式,本著新課程理念下的“生命化”原則,真正嘗試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在導課時拋出一個“大問題”,并使之貫穿本節(jié)課始終。其次,在教學設計上教者先將學生每三個人分為一個小組,之后大膽地采用分別教學法,依照學生的興趣進行講授教學。由于學生對自己選擇的內容感興趣,所以學起來就會積極主動,“課堂的生命”由此顯現(xiàn)。當小組內成員分別學會自己感興趣的繪畫技巧時,又給學生創(chuàng)造再一次合作的機會,這時候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邊教邊學,都熱情又興奮地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繪畫知識傳授給別人,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鞏固夯實了自己學習的知識,還通過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了整體畫作的學習。最后教師用陶淵明的一首淡泊悠然、遠離世俗的《飲酒》來作結,不但把國學教育貫穿始終,更使“君子”風范深入人心,使情感教育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1.學情分析:
哈爾濱市第八十六中學校地處城鄉(xiāng)交界處,學生的構成大部分為外來務工子女,他們缺少來自家庭的藝術方面的熏陶與感染,但是單純質樸的性格和孩子天真爛漫的品性是本學區(qū)學生最值得稱贊的地方。
2.課堂教學設計:
課題:君子墨韻
設計理念:構建綠色生態(tài)課堂——尊重、賞識、寬容、激勵生命。學習過程中,形成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研究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合作提升的學習模式,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先學自己喜歡的,然后把學到的知識教給別人,從而提高自己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是學生的,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也是從學到教、從教到學之間轉變的。
環(huán)節(jié)一:組織教學
檢查上課用具,為上課做準備。
環(huán)節(jié)二:導入新課
1.秋季觀賞花卉——菊花
同學們知道秋季最負盛名的花是什么花嗎?(它在深秋時獨自開放。)因為菊花不怕冷,不畏嚴寒,故它能在深秋獨放,而正是它的這種特性,能引起人們的心理共鳴,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從中尋覓出不同的寓意。
學生活動:思考菊花所代表的含義。
設計意圖:引起學生思考,培養(yǎng)國學情懷。
師:今天我們就用中國畫這種形式來探索如何讓菊花的精神躍然紙上。
設計意圖:拋出一個“探索”畫菊花的問題,圍繞如何畫菊展開逐步的思考和實踐。
2.觀賞大師作品——品菊
師:首先我們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古人怎樣表達對菊花的熱愛。品菊?。ㄓ^大師作品。)
環(huán)節(jié)三:講授新課
1.觀察菊花的組成
師:請同學們觀察,說出菊花的組成部分有哪些?
生:菊(花)——菊(葉)——菊(枝)。
學生活動:觀察菊花,分析菊花,了解菊花。
設計意圖:自主學習意識滲透,形成發(fā)現(xiàn)問題的習慣。
小組探究1:依照你們的觀察,菊花、菊葉、菊枝應該怎么來畫。給學生時間討論,依據(jù)自己的理解說出菊花三部分的繪畫技法。(小組進行總結。)
學生活動:自我探究學習,小組分析國畫菊花的繪畫方式。
設計意圖:小組探究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先自己解決,形成分析問題的自覺性。
2.作畫步驟
師:下面我們就依照同學們總結出的內容,對比古人的畫法,看看有什么是可以借鑒的。
學生活動:自己摸索思考的繪畫技巧與古人的繪畫技巧融合。
設計意圖:對比思考查找不足。
菊花繪畫技法。
小組探究2:學生三人一組,分別學習菊花、菊枝、菊葉的畫法。
(1)畫花:先用濃墨從花心往外有層次地勾出花瓣,等墨干后再上藤黃色,如枝頭有含苞待放的花苞,用淡綠色為小底藤黃色點出。(師示范后板書。)
(2)畫枝: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jié)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用色一般同葉色。(畫后板書。)
(3)畫葉:先用毛筆蘸淡墨,可調少量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點畫,趁墨色未干時用濃墨勾葉脈。(畫后板書。)
學生活動: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作品。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選擇最喜歡的部分學習,充分體現(xiàn)生命化課堂的精髓,團結合作完成作品。
小組合作完成作品。(教師指導。)
小組作品展示(直接展示),暫不評價。
小組探究3:經過小組的合作,學生已經對自己負責的部分有了掌握,小組內一名成員按照菊花—菊枝—菊葉的順序畫菊,小組內部為其他兩名同學進行講解和指導。講解、指導、練習過后,請學生自己完成一幅完整的菊花作品。(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互教互學,教學相長,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共同提高。
設計意圖:提升團隊合作精神,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初次畫和教別人畫之后的繪畫進步能夠得到體現(xiàn)。
環(huán)節(jié)四:學生作業(yè)展示
學生繪畫完成進行展示,之后相互指導學習其他內容。請學生對小組作品和個人作品進行評價。
學生活動:學生互評,小組合作研討,個人繪畫作品展示。
環(huán)節(jié)五:課堂小結
古人早有定論“晉陶淵明獨愛菊”,菊花已經是陶潛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與其道德情操融為一體,并且賦予了菊花高尚、隱逸的人格品質,可謂愛菊的最高境界。(詩略。)
學生活動:學生再品位古人的畫與古人的詩,感受菊的境界。
設計意圖:用古詩進行結尾,學生慢慢體會四君子之一——菊花獨特的魅力。
每節(jié)課,我都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與設計教學。這節(jié)課也不例外,在構思之初便思考如何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學習,因為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所以在設計導入的時候教師沒有直接說出課題,而是提問,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有興趣了,之后便會跟著教師精心的安排,逐步進行下去。問題的拋出容易,而如何讓學生愉快高效地學習成為了下一個難題。國畫繪畫課本來就難以掌握,讓學生完成一幅植物的繪畫作品,對于不熟悉筆墨的他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把難度分散,讓每個學生都學習不同的部分,這樣組合起來便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學生熟悉了筆墨之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便水到渠成。之后學生之間的相互教學,更是巧妙地運用了學生想當老師的心理,既體現(xiàn)了復習再提升的過程,又能在課堂上高效地完成整個菊花繪畫的學習。教學的生命在這里慢慢地生長,教師逐步由一個完全的講授者,變成了一個引導教學的輔助者,學生主動要學,最終形成了一節(jié)真正意義上的有生命的課堂。
每一次教學過后,我都在反思教學中的不足。講授繪畫步驟時設置的第一個問題并沒有難度,卻沒有得到預想的答案,導致時間拖延。這應是課前對學生的了解不深入,沒有掌握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缺少充分的課前預設造成的,這一方面應是接下來要努力彌補的。再經典的藝術品都會有那一抹小小的遺憾,這遺憾正是為下一次的完美而做的鋪墊。
1.文學提升素養(yǎng),藝術提升品位
首先,不得不說這是一節(jié)別具特色的國學繪畫課。在很多外行人眼中,國畫的主要色彩只有黑和白,而國畫的創(chuàng)作氛圍似乎也跟著它的色彩變得單一、沉悶。若要把有著幾千年歷史的經典國粹呈現(xiàn)在課堂上,呈現(xiàn)在十幾歲的青少年面前,似乎沉悶封閉的教學模式必然要開啟了。我們21世紀的中國教學,要的是“以生為本”;要的是“課堂上的生命跡象”;要的是大膽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追求。這節(jié)國畫課完全顛覆了傳統(tǒng)的國畫學習的模式,營造的是開放又自由的學習氛圍。無論是清晰的教學思路,還是流暢的教學過程,抑或是“分別教學”的教學方法,都可以看出,這是一節(jié)非常有品位的國畫課。
2.示范開拓思維,構建學習體系
本節(jié)課是對國畫寫意花卉課的一種初期嘗試,對于傳統(tǒng)教學來說,國畫在平時課堂開展上有一定的難度,關鍵在于對筆墨的認識和感覺,因為課堂時間短,沒有充分的體驗和感受,更不用說在課上完成一幅作品。所以在研究的時候,教師將重點放在了提升學生主動學習和難點分散上,課程的設置盡量讓學生先提升興趣,然后在技能方面變相降低高度,讓學生能輕而易舉地學會,能通過短暫的練習得到相應的提高和變化。為了提興趣、降難度,對教學設計有了新的要求,同時又要求教師有過硬的基本功,能夠簡單輕松地傳授知識,還要教師用個人魅力去引領,讓學生提升興趣主動學習。以學生的學為主線,以學定教。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替代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3.問題突破引領,生命自然綻放
教師的專業(yè)功底深厚,在范畫演示過程中動作簡單明快,步驟清晰明了,同時結合專業(yè)又富有親和力的語言進行講解,學生能夠輕松愉悅地接收到有用的訊息。整節(jié)課的設計中處處滲透著生命化課堂的理念,真正將預設的所有教學內容潤物無聲地傳遞給課堂上的所有學生。
首先,在分別教學和分組合作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不僅喚醒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激發(fā)了學生探究菊花繪畫的欲望;其次,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學生把生物課上的知識反映到美術課堂中;第三,喚醒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并且能夠學以致用,直接幫助組內同學互教互學;第四,喚醒學生沉睡的自我意識、生命意識,促使其價值觀、生命感、創(chuàng)造力的覺醒,以實現(xiàn)自我生命意義的自由自覺的建構。
生命化課堂,蘊含著教師對生命的理解與感悟,以及對學生的愛與奉獻。就像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教師進修校李軍校長所說:“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人的生命完整,藝術修養(yǎng)決定一個人精神生命的高度!美術教育,看似‘小學科’,實乃‘大作為’”!
編輯/丁俊玲
E-mail:563102683@qq.com